《年轻民警的小故事》
第16节

作者: 天海分离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物价飞涨,听说东海已经回到了票证时代,不管买什么都要票。上级要求我们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你说我们能打击谁?”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这两年,是个单位都在开公司。
  据说一些部委在短短的五个月内,就开办各类公司两万多家,大部分是以物资倒卖为主的“官倒”皮包公司。
  利用权力,将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平价调出,然后投入市场,转手高价卖出。
  前几天有一个新闻,说江城一个单位的一千吨钢材被炒卖了一百二十九次,价格涨了三倍!
  都只是合同上的交易,事实上钢材一直都储藏在仓库。
  而参与这件事的八十个部门,都是拥有专营权的物资交易中心等流通部门。
  具体到陵海也一样,买什么都需要条子。
  正因为如此,中央才下决心“价格闯关”,整治“官倒”乱象,切掉“老鼠尾巴”。
  然而事与愿违,随着价格放开,迎面而来的竟是全面失控,各地物价如脱缰野马般撒蹄乱窜……
  再想到大哥家盖房子没砖头,有钱都买不到,只能人托人去求相关的干部,王主任苦笑道:“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思考啊。”
  “倒卖船票也是投机倒把,群众意见很大,黄牛把一块多钱的船票炒卖到十五块,前几天都上《滨江日报》了,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应该支持他。”
  “这倒是,倒卖船票也是投机倒把。”
  有背景有来头的没法儿打,只能打击打击那些黄牛。
  王主任觉得有些讽刺,沉默了片刻又想起件事:“杨局,交通局的老葛今天一早给我打电话,问我们把那个咸鱼安排去了哪儿。”
  交通局是很牛,在县里其地位仅次于财政局,但公丨安丨局的人事安排什么时候轮到交通局管了……
  杨局觉得很奇怪,点上烟问:“他问这个做什么。”
  “我刚开始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托人打听了下,才知道这事不简单。”
  “怎么不简单。”
  这件事太敏感,王主任有些后悔提这些。可话都说出来了,不能只说一半。
  他犹豫一下,低声道:“县委办姜副主任的女儿也是今年毕业的,上的中师,照理说应该分配到教育局,然后按规定安排到乡镇教书,结果分配去了交通局,已经在交通局上了一个多月班。”
  杨局愣了愣,下意识问:“咸鱼应该分配到交通局,结果交通局的岗位被人家给挤占了。”
  “应该是。”
  “咸鱼知不知道。”
  “到底会分配到哪个单位,在学校里他就应该知道。”
  “他什么都没说,也没去找人?”
  “没有。”
  “还真是个老实孩子。”

  杨局轻叹口气,想想又问道:“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葛青山为什么给你打电话,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王主任笑道:“跟徐三野有一定关系,可能被徐三野给吓着了。”
  “跟徐三野能有什么关系?”
  “徐三野想把那条老拖轮修好去江上执法,知道局里经费紧张,昨天跑交通局去找老葛,问葛局能不能出点钱,帮着把船修起来,到时候两家一起用。老葛开始可能没当回事,后来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找我打听咸鱼的情况。”
  “他也知道怕呀。”
  “那可是徐三野,谁不怕。”
  “其实这事可大可小,前段时间南河就发生过一次,两个干部把孩子安排到省广电,把正式分配到省广电的大学生挤到了市里,最后一样不了了之,说什么那两个孩子是计划外安排的。”
  杨局顿了顿,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老葛怕不是坏事,徐三野不是没钱修船么。你回头找个机会暗示下,让他有时间再去找找交通局,这次应该能多少要到点钱。”
  感觉有点像是放狗咬人。
  王主任忍不住笑道:“我明天就给他打电话。”

  与此同时,韩渝刚收摊回到所里。
  本以为没人会买芦稷,没想到许多等船等车的旅客喜欢吃,徐三野让朋友上午送来的两大捆,竟卖的只剩下几根。
  韩渝煮上稀饭,回到宿舍数钱,一角一根,一下午竟卖了九块多钱。
  把钱数好放到一边,抓紧时间研究四厂派出所和白龙港派出所提供的前科人员材料。
  现在要做的是先记住那些票贩子,只有先记住才能对号入座。
  正在看的这个前科人员叫张前进,四厂人,初中毕业,城镇户口。

  一直没工作,整天游手好闲,从去年二月份开始在白龙港码头倒卖船票,被白龙港派出所处理过一次。
  今天下午见着他了,看着跟商业公司商店的营业员关系挺好,倒卖完船票就坐在商店门口跟营业员聊天……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材料只有文字没照片。
  现在材料上贴的照片,都是去年开始办理身份证之后拍的。
  韩渝也有身份证,去年在学校时办的。
  去学校旁边的书店租书时用过几次,就是当作押金押在人家那儿,后来就没怎么用过,连去人事局报到都不需要。
  他正看得入神,徐三野敲门走了进来。
  “徐所。”
  “坐。”
  徐三野捧着茶缸笑道:“芦稷人家明天一早送过来,但不能再卖这么便宜。”
  “那卖多少钱一根儿?”韩渝抬头问。
  “两角一根。”
  “涨一倍!”

  “现在什么东西都涨,再说你是去侦查的。”
  “盯了一下午,感觉怎么样。”
  “办案不简单,比电影里难多了。”
  徐三野拉开椅子坐下,笑道:“万事开头难,等入了行就没这么难了,你现在需要的是锻炼眼力。”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何况谁没一个丨警丨察梦。
  韩渝虚心地问:“怎么锻炼?”

  “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就是管人的。每天跟人打交道,要学会观察,要研究看到的每一个人。”
  徐三野顿了顿,接着道:“你在售票室门口卖芦稷,只要进去买票的人都要从你眼前过,所以不管看到谁,你首先要观察他是不是旅客。”
  “徐所,怎么观察。”
  “他没有带行李,着不着急,看着对白龙港熟不熟悉等等。如果一个人没带行李,没有同伴,看上去并不着急,甚至对白龙港很熟悉。那这个人十有八九不是旅客。”

  徐三野笑了笑,接着道:“再就是注意观察行人的眼神,有句话怎么说的,眼神……眼神是一个人的窗户。如果一个人眼神闪烁,东张西望,不敢与白龙港派出所的民警对视,那这个人肯定有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就是心灵的窗户。”
  徐三野微微一笑,补充道:“同时要注意行人的形迹可不可疑,这跟演员一样,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扮演各自的角色。
  知识分子说知识分子说的话,工人做工人做的事,农民只会关心农民感兴趣的事,如果一个人有与其身份不相符的举动,那这个人可能也有问题。”
  韩渝点点头:“明白了,我从明天开始注意观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