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15 18:39:47
第二十九章高宗清照(上)
一日,孔晓蕊正在阅读李清照的书,钱永祯进来看到,笑道:“朕发现你爱读李清照的作品,爱临宋高宗的贴,上次到牡丹园,看到你临的贴子都是宋高宗的。
可惜这两人都无儿子,你总看他们的书,也不讲点忌讳。李清照有才归有才,只可惜命薄了一些,丈夫早死,晚年还因为不贞落到一个不好的下场”。
见孔晓蕊不语,钱永祯故意道:“难道薇儿不是这样看的?”孔晓蕊摇头道:“臣妾不这样看”。
钱永祯问道:“那薇儿怎么看?”孔晓蕊摇头道:“臣妾说了会得罪皇上,让皇上不高兴,不如不说的好”。
日期:2012-03-15 20:15:34
钱永祯道:“你说吧,谅你无罪”。孔晓蕊得了这句话便说道:“臣妾认为宋高宗是个有福之人,所以才爱临他的贴,希望自己也占点他的福气,当然他的字也很好”。
钱永祯奇道:“他如何有福?朕倒是想听听,你且说来”。
孔晓蕊不紧不慢地说:“第一,他大难不死,在几千个宋赵皇室成员被金兵掳到北方时,他有幸避过一大劫;人在大难之中,能逃过这样的大劫数,就算万幸,也算有福,何况他还让宋朝国祚延续一百六十年;
第二,他活了八十几岁,属高寿之人,自古以来没有几个皇帝象他这样高寿,对于寻常百姓来讲也是高寿,就算汉武帝的寿元也无他的高;
第三,他与吴皇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就算是唐太宗长孙皇后也没有与他的皇后白头到老,古往今来像他这样与皇后相亲相爱、又能一直白头到老的帝王几乎没有;
高宗的吴皇后,可算是古往今来皇后之中的楷模;不但侍奉太后甚孝,待高宗也极为关怀备至,对儿孙也极好,可以说高宗之所以高寿,很有可能与她的温柔贤良有关;在孝宗驾崩以后,果断让宁宗继位办理孝宗的后事,让不会管事的光宗当太上皇,也是很英明的决断;
第四,他有孝子,高宗虽没有生儿子,但收养的儿子孝宗却极为孝顺,使他安度晚年,这样一个妻贤子孝之人当然是有福之人。反观孝宗,有亲生儿子光宗,却一点都不孝顺,活活被气死”。孔晓蕊说完,反问钱永祯道:“臣妾说的有没有道理”。钱永祯沉思道:“有点道理”。
日期:2012-03-16 09:53:14
第二十九章高宗清照(下)
实际上最主要是关于高宗收养孝宗这些话,最让钱永祯上心,因为他最近一直在担心要被百官和太后逼着收养儿子,现在听孔晓蕊说生的不如养的好,使他得到启发,生不了,大不了收养。
他平时因为要生儿子,不得不去宠幸一些他平时连看都不愿看的嫔妃,这件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钱永祯道:“那李清照李大姑呢?朕认为她真是个薄命女”。孔晓蕊摇头道:“臣妾并不这样认为”。
钱永祯道:“你又有什么新奇看法?”孔晓蕊道:“因为她与赵明诚夫妻恩爱、伉俪情深、夫唱妇随像神仙眷侣般地生活了整整三十年,想想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臣妾现在才十七岁,到三十岁还有十三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这么久”。
讲到这里,钱永祯捂住她的嘴说:“不许乱说,你肯定长命百岁,还会儿孙满堂”。
孔晓蕊笑道:“臣妾不求长命,但求活着的每一天都高兴”。
日期:2012-03-16 10:13:30
然后孔晓蕊接着讲:“本来,人生得一知已足矣。但李清照得到的这个知已是与自己日夜相伴的夫婿,而且还有三十年之久,岂不让人羡慕?至于赵明诚先死,战乱时期没有办法。没有子女的确是一憾事,但做人哪有那么完美,老天已经给了她一个好丈夫了,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他们的那些作品《金石录》就等于是他们的孩子;
至于说老来再嫁嘛,她到了杭州连房东都欺负她是一个女人,偷她的东西,想找一个依靠而再嫁人是正常的,找错了,也没办法,反正她前面几十年太顺了,后面有点坎坷是必然的,做人怎能无坎坷?后来她不也安安定定地过了晚年吗?这样的人怎么会是薄命女呢?臣妾认为她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之一。”
钱永祯听后点头说:“你的这歪理倒也能自圆其说,但朕还是希望你为朕生个儿子,将来让他继承大统后,好与你颐养天年。朕知道你是个好女人,你既认为高宗的吴后好,你就要像她那样待朕”。说完,眼中尽显期盼之色,希望孔晓蕊回应。
孔晓蕊无言,其实她最近已经习惯了那龙涎香了,每当上午他下朝的时间到了,下午他处理完奏章时,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多么地想见他,多么想闻到他身上的龙涎香。但孙后是前车之鉴,她不敢妄想钱永祯会一辈子待她好。她不想让自己期望太高,到时候失望更多,所以她仍对钱永祯仍以礼相待,行为处事泰然处之,不愿与钱永祯之间显得亲密,让钱永祯觉得她会对他有很深的情意。
钱永祯见她不答应自己,难掩失望及难过之色,心里就想,宋高宗是吴后心中的唯一所爱,而孔晓蕊心中之人却不是自己,是永基,自己这是作了什么孽啊?要受这样的折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