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你有本事了,今后画出的圆会更大,半径一定会超出澄海,超出广东,甚至会超出中国,不管你画多大的圆,但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圆心在哪里,否则,正不了朝夕……”临了,吴校长又拍着金海的肩膀说了一段让他记了一辈子的话。
第六天黎明,金海乘船去泰国华富里看望父母,临走时,大娘送了一程又一程,走到半路上,大娘把连夜做好的蚝仔烙和冰糖莲藕塞到金海手中,说:“金海,你快走吧,别误了船,大娘走不动了,大娘要是走得动,就走到北京,陪金海读完书。你给大娘读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娘才为儿子迁过一回,比不上人家孟母,不是好大娘……”
金海手托热乎乎的蚝仔烙和冰糖莲藕,望着眼前面黄清瘦的大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918年5月中旬,北洋政府为了遏制十月革命影响在中国的逐渐蔓延,与日本暗地勾结,签订了中日两国陆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议》,允许日本驻兵东北和训练、指挥中国军队。这是继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之后,北洋政府又一次大规模出卖中国领土与主权的行为。消息传到北大,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月的21日,北大、高师、工业专门学校两千多名学生联合集会,到总统府请愿抗议,要求废除这两个卖国协议,代总统冯国璋被迫出面接见八名学生代表,代表中就有邓翰生。
金海也跟随邓翰生参加了请愿,邓翰生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北洋政府采取欺骗伎俩,当面答应学生的请愿要求,背后却用卑鄙的手段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回校路上,金海完全沉浸在激动之中,特别是冯国璋答应学生代表的要求后,金海更是兴高采烈,对突如其来的暗算,根本没有任何防备。邓翰生则不然,他曾多次和军警交锋,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一路上频频环顾左右,提防着可能发生的意外。埋伏在小巷内的便衣军警准备用棍棒偷袭毫无防备的金海时,邓翰生先是高喊一嗓,趁便衣愣神之际,闯进人群,拽出金海,双手护头的同时,用两个胳膊肘和双脚与三五个便衣搏斗起来。金海跑出几十米远,看到邓翰生被打翻在地,雨点般的警棍落在身上,地上的人却一直双手抱着头,四处滚动,金海看到邓翰生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便想回来救他,只听到邓翰生嘴里不停地呼喊:“金海,别回来,快跑!快跑!”
最后,邓翰生被打得头破血流,肋骨断了三根。
金海每天都去给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邓翰生送饭。
“金海弟,这一段时间实在麻烦你了!”头缠纱布、肋间缠着绷带的邓翰生边吃金海送来的饭边说。
“翰生兄,你千万不要这样说,要不是你挺身保护,躺在床上的就是我了,也有更大的可能,我连这个床上也躺不了,而是躺在另一个世界里了。”金海感谢着邓翰生的救命之恩。
邓翰生放下饭盒,用手抹了一下嘴巴,眼望金海说:“金海弟,你也不要这样想,我不躺在这张床上,你不躺在这张床上,难道他们就会罢手?绝不会!肯定还有别的人躺在这里!也完全有可能连这里也躺不了。所以,这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
“翰生兄,我们请愿游行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你邓翰生,为了我许金海!”邓翰生的话一结束,金海马上补了一句。
“对!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还要补上一句话,兴亡之天下,必有兴亡之匹夫!”邓翰生脱口而出。
“说得好!说得好!翰生兄不愧是学国文的,学数学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金海默默复述着邓翰生刚才说过的话,更加钦佩眼前这位浑身是伤却百折不摧的兄长。
“金海弟,你是学数学的,人的一生有多少有效时间?”邓翰生突然话锋一转。
“按人活一百岁来计算,人一辈子总共有36500天,白天黑夜对分是18250天,刨去每7天一个休息日、每天做饭吃饭用掉的3个小时时间以及每年几十天的节假日,有效的也就剩下18000天左右。这18000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限,还是个上限,每个人一出生,不论愿意不愿意,有意识无意识,此极限每天就以级数‘1’为值呈等差数列递减,直至为0! ”学数学的金海对此类问题根本不用过多思考,各种计算数据信手拈来。
“你是按100岁计算的,如果按正常的六七十岁计算呢?”邓翰生问。
“介于10800天至12600天之间。”金海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11000天左右,人生苦短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不做出点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就枉来人世一遭了!”斜躺于病床上的邓翰生一下子坐了起来。
“翰生兄所言极是,人活一世,只顾自己吃喝拉撒,与猪马牛羊何异!”金海赞同。
“牛马能拉车耕地,猪羊能奉献自己的身体供人类享用,如果一个人只顾自个儿吃喝拉撒,真还不如它们!”邓翰生慷慨激昂。
“我这辈子决不做这样的人!”坐在病床边的金海呼地一下站了起来。
邓翰生没有直接接话,而是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面色凝重地说:“不光我们自己不做那样的人,还得唤醒其他国民不做那样的人!”
“翰生兄,你说的有道理,今后我许金海听你的!”
“金海弟,别听我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1916年9月,你的同乡中山先生自海宁盐官观看钱江潮回上海后,写下了一句警世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都听从时代的召唤,做一个浩荡大潮之上的弄潮者吧!”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四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金海和邓翰生从此成了患难之交,不论是面晤还是信谈,金海唤邓翰生“翰生兄”,邓翰生则叫金海为“金海弟”,这份“兄弟”交情一直延续到他们生命的终点。
这年七月,李大钊在北大筹建“少年中国学会”。北大学生邓翰生、黄日葵、朱自清、杨钟健成为骨干成员,***、赵世炎、张闻天、高君宇、杨贤江等纷纷加入,金海认识的恽长君也在其中。十月革命的火种在悄无声息地传播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孕育之中。年纪尚小的金海不是成员,但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他都和邓翰生两人并肩在校园内散步,听着大哥慷慨激昂的讲话,心里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意绪难平。
恰在这个时候,北京大学选拔一批赴德留学生。金海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八月即将奔赴欧洲。
得到这个消息,金海第一时间告诉了邓翰生,同时给远在武汉的恽长君写了一封长信。
十天之后,令金海没有想到的是,恽长君到了北京大学,由邓翰生引路,来到金海的宿舍。
“恽先生,您怎么来了?”金海喜出望外。
“堂堂著名学府,难道只能你这样的有大慧根的人在此学习,我等平庸之辈就不能前来一窥堂奥,变得更聪明些?”恽长君是个幽默的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