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59节作者:
老肃2009 日期:2012-03-19 07:06:21
● 岭南“圣母” 洗夫人
——大隋能臣录之八:冼阿英
南陈灭亡后,岭南的广大地区还没有归属,该地区的几个郡共同推举前陈朝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江市西)太夫人洗氏为首领,号称“圣母”,保境自守。
岭南中的“岭” 地势险要,由中国南部的五座山脉组成的,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岭相互连结,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断了南北之间的联系。而岭南也就是五岭之南,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以及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及越南。
日期:2012-03-19 07:07:10
对于地域广阔的岭南,隋文帝杨坚自然是志在必得,派遣柱国韦洸担任广州总管,前去安抚岭南百姓,对岭南行使主权。
南朝豫章太守徐璒据守在南康郡(今江西赣州市),凭险抗拒,韦洸的数万人马竟寸步难行。
此时,“圣母”冼夫人算是南陈的旧臣,正打算起兵援助徐璒,精忠报国。
日期:2012-03-19 07:07:58
这个“圣母”冼夫人可是大有来头的人物。
冼夫人为高凉郡人,相传她本名阿英,是俚人部落首领的女儿。“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俚人古称百越,多巢居崖处,即今日的黎族前身。
史载冼阿英“幼贤慧,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岭南是百越杂居之地,民族众多,冼夫人能行军打仗,威福诸越,绝对是个少见的女强人!
日期:2012-03-19 07:08:30
梁大同元年(535),冼阿英二十四岁时,主政当地的罗州(州治今广东化州)刺史冯融,久闻冼阿英大名,便下聘礼,迎娶为儿子高凉太守冯宝之妻,实现俚、汉联姻。冯氏和洗氏的联姻,实是政治联姻。冯融父子虽说一直父子相传着刺史、太守之位,但在岭南毕竟是外乡人,不为当地人所欢迎,以致衙门形同虚设,政令不通。由于洗氏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势力和威望,冼阿英婚后,亲自协助冯宝处理政事,并在俚、僚各民族中推行封建法制,仿效汉人的礼俗,学习汉人文化,影响空前。于是,冯融父子在岭南的实际政治地位迅速得以改善,“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日期:2012-03-19 07:09:10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二月,河南王侯景叛梁,进攻南梁首都建康城。高州剌史李迁仕却以勤王为名,出兵据大皋口(今江西吉安市南);并在州内暗中大规模铸造兵器,招兵买马;又派使者召会冯宝,妄图胁迫他一起谋反。冼阿英洞察其奸计,力劝丈夫不要前去,静观其变。数日后,李迁仕果然打出反旗,与发兵讨侯景叛军的陈霸先大打出手。冼阿英借此时机以送礼为名,袭取高州,击败李迁仕。冼阿英又乘胜率部跟踪追歼李迁仕的残部,然后与陈霸先会师于赣石城(今江西)。
日期:2012-03-19 07:10:34
在冼阿英的眼里,陈霸先精明能干,非寻常人,日后一定能成就大事业。果不出冼阿英所料,后来,陈霸先大败侯景叛军,收复建康城。
陈霸先灭梁称帝不久,广州剌史萧勃即起兵反陈,岭南各州郡骚乱,人心惶惶。此时正值丈夫冯宝故世,为了维护岭南的安定,冼夫人以百越族首领的身份,号令岭南各州郡长官,应以国家团结统一为重,不要参与叛乱,不要支持萧勃。萧勃由于孤立无援,很快便被陈霸先打败。陈霸先拜冼阿英年方九岁的儿子冯仆为阳春郡(今广东阳江一带)太守,以示褒奖。
日期:2012-03-19 07:11:47
太建元年(569)九月,广州剌史欧阳纥又反陈,并诱扣阳春太守冯仆为人质,意欲胁逼冼阿英参与他的叛乱。冼阿英接到冯仆的报告,十分气愤地说:“我忠贞贯经梁、陈二代,今日不能为了保全你,而负国家!”即发兵守境,并动员各州郡百越酋长共同出兵,配合南陈政府军夹击欧阳纥。
欧阳纥兵败如山倒,最终被擒。其叛军残部南撤渡过琼州海峡,企图在海南岛搞武装割据。
日期:2012-03-19 07:13:13
公元570年,陈宣帝命冼夫人和儿子冯仆率军渡海南下,追击欧阳纥的党羽。在苏寻峒、苍兴峒(今海口市三江镇、红旗镇、旧州镇一带)经过一场激烈大战,冼夫人亲自披甲上陈,率部大破叛军。
冯仆因母亲冼阿英有助平欧阳纥之功,被南陈朝廷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石龙(治在今广东化州东北)太守。冼阿英也被朝廷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并赐以刺史的仪仗。
女人当中郎将还是前无古人的事情!
日期:2012-03-19 07:13:54
及至陈祯明三年(589)正月,南陈后主叔宝降隋,陈朝宣告灭亡,冼夫人尚不知情。
这年三月,隋柱国,新任广州刺史韦洸为徐璒所阻,无法进入岭南。南陈东衡州(州治在今广东始兴县)刺史王勇“征兵据守”,韦洸虽是战神韦孝宽的侄子,此刻身上全无半点“战神”遗风,“逡巡不敢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