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权三重突围——小公务员成长日记》
第5节

作者: 村里的老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4-07 15:59:48

  微薄的土地无法承受一家五口的生活压力,家里并没有因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得到彻底的改变。家庭生活的一点点改变并没有掩盖没日没夜辛勤劳作的父母的苍老。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不到40岁就已经满头白发了,而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我们应该都是到60岁还是很少白发的。
  姐姐很懂事。小学毕业就自动申请不上学了。那场景依然烙印在我的童年记忆中。
  八月的天空非常闷热。吃过晚饭了,村里人都搬着竹椅、松树凳子,摇着蒲扇走出家门乘凉。劳累了一天,只有这个时间才是放松的时间。一杯热水、一颗烟,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聊东家说西家。我们小孩就在月光下面疯跑、追打。村里不时传来狗叫的声音。这时候,最爱凑热闹的就是蚊子。“嗡嗡嗡”地飞来飞去,找准机会就叮咬。吃饱了、喝足了,也飞不动了,等待她们的将是蒲扇的鞭打。一蒲扇打下去,蚊子满肚子的血都沾在腿上了。

  “爸,我不想去上学了。”姐姐的突发想法让乘凉的人都大吃一惊。
  “不是上着好好的嘛?”父亲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你看两个弟弟都要上学。我就不上了。”或许真的老大就是懂事早,姐姐说这话,肯定在脑子里已经与自己斗争了千百遍了。
  乘凉的人都在劝姐姐。父母反而成了听客。
  姐姐的决心已定,谁也无法动摇了。而父母也确实供我们上学有些费劲。就这样姐姐成了家里的劳动力,远离了呆了五年的课堂。

  在家种了两年地,15岁的姐姐就随村里的建筑工人去工地了。由于长期的劳动,15岁的姐姐已经看上去和成人一样了。姐姐去工地主要是给村里做泥水的人做饭。第一次远离父母,第一次走出家门,父母还是有些牵挂,虽然这些人都是村里的村民,都是知根知底的。
  18岁那年,经人介绍,姐姐与邻村的贺姓人家订婚了。20岁那年,我的大外甥贺龙辉出生了。23岁那年,小外甥女贺雯辉出生了。两个孩子相隔三年,和我们姐弟一样,真是巧合。
  姐姐虽然出嫁了,但心里还是一直很疼我们。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我们送过来。每次看到姐姐晒得黝黑的皮肤,不到三十的年龄看上去像四十多岁的时候,我的心里就阵阵酸疼。
  “姐呀,弟弟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关照你。”我的眼光总是刺激我的内心。
  每次吃着姐姐送过来的东西,我的泪水总是不由自主的流淌。
日期:2010-04-08 09:13:24

  南方水多。经常听到某某村有小孩淹死了。父母也担心我掉到水塘里(奶奶也去世早,我三岁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姐姐除了上学还要帮父母做很多的家务和田地活,哥哥就经常带着我去上学。
  学校离我家很近。翻过一座小山就到了。每天早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哥哥背着书包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跑。实在跑不动了,哥哥就抱着我走一段。现在回想起当初的那一幕,依然让我热泪盈眶。

  由于哥哥个子小,上小学三年级前都是坐在第一排。哥哥去上课,我就躲在哥哥的桌子底下。因为正好是讲台下面,老师经常发现不了。
  哥哥担心我随他到了学校,如果在外面,我又会乱跑。就让我在桌子底下呆着。
  那时候,毕竟我太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纪律。有一次,我实在在桌子底下受不了了,就哇哇地哭了。
  哥哥一下慌神了。
  老师没有批评哥哥,反倒是拿了一个小凳子让我坐在讲台边听课。
  那时候,我已经有记忆了。我记得我听得那么的认真,虽然我一句都不能完整地理解。
日期:2010-04-08 17:17:12

  1992年。正是全国上下都喊着下海的年头。
  那一年,我初三毕业,哥哥高三毕业。

  我考上了县里的一所中学。哥哥高考差5分。那时候是不降分录取的。他们是分文史、地矿油等四类。基本上是百里挑一的。
  其实,那时候哥哥很想再复读一年,这样就有机会考上大学。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班级的复读同学都考上了不同的学校。
  我马上要上高中。哥哥再复读一年。等于一家两个上高中的。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家庭之重。
  快开学了。哥哥跟着村里的一位泥水匠去盖房子了。
  1992年国庆。我从县城回家。一副衣锦还乡的样子。当我走到村口,看见哥哥正满身泥土地在和水泥。
  我的心顿时疼了。什么狗屁衣锦还乡。我赶紧放下书包,帮哥哥一起和水泥。
  “你快回去吧,换件衣服来干活。”哥哥属于性格不张扬的人。说话也那么淡定。或许,我的这种回家心情当时他也有过。
  “不用了,脏了洗一洗吧。”

  一个下午。我的心里那种难受呀。
  在家干了三个多月。哥哥去了珠海。随着下海潮到了广东。
  在一家布艺厂做假花。一个月300元。那年春节哥哥没有回家。平生第一次,我和父母,没有哥哥过了一个年。
  看着别人的孩子回家。母亲总是偷偷地抹眼泪。
  父亲就一次次地给哥哥写信。一个19岁的小伙子孤身一人在外,父母不放心呀。父亲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够收到哥哥从广州邮寄过来的信。父亲写了很多,哥哥回得很少。
  “你哥哥是不是在怨我们呢?”写完一封信后,父亲总是和母亲说这样的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