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乱----金川.乳峰.绿林》
第51节

作者: 水川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荣老板左右为难,“我呀……不合适哟……”
  “什卫长”狗仗人势,“锤子不合适!叫你传话,又不是给你续弦找婆娘,要讲门当户对呀?”

  “嘿嘿,大兄弟说得好,”老荣头顺势转弯,“这事硬还要‘丁对丁,卯对卯’才行。我一鬼老头,大半夜的,去找一小姑娘,莫管用什么借口,那都名不正言不顺……”
  “锤子”性格的抢话,“找锤子借口,直接说耕爷要人!”
  “和气生财”的继续打哈哈,“吔,打耕老爷的金字招牌,我还不够格。常言道,‘穿那身行头,唱那角戏’。舞台上喊‘宣旨’的,哪有我这种胡子八叉的?”
  席上已有笑声,“锤子”脑壳还转不过弯,“说这锤子事,还要嘴上无毛?那妓院龟公不都跟你一样的一大把岁数?”
  太子党各识其趣,一阵哄堂大笑。

  荣老板缓兵之计已成,也不见气“锤子”的无知无理,“那是,那是。来来来,大家笑口常开,筷子酒杯也莫歇着。今天新年,各位新郎倌先喝喜酒----端起,端起----等哈儿再说洞房……”
  “水火融”雅间杯觥交错,一时皆大欢喜。
  时近五更,镇西关军民的鼾声仍然鼓号低鸣,只有群鸟在树梢“摇旗呐喊”。城里依旧“春眠不觉晓”,全然不知“处处闻啼鸟”之后将是什么“风雨”什么“花落”。
  东城药材街,早已是锦囊妙计第三波的重头戏。下半城那几个马匪的鼹鼠初来乍到,还不知道闻名龙脊山的“龙螃蟹”和药材街的“龙九爷”为同一人,否则天草堂将是土匪“雪耻”的点晴之笔。但“药材新秀”的独子和家人刚从灌县来到镇西关的“热闹”,又让“尖尖石房子”成了锦囊妙计“锦上添花”的即兴之作。
  曾进过城的土匪,几乎都耳闻目睹过高耸一隅又别具一格的天草堂。因为新建不久,“尖尖石房子”的楼院比平房老建筑的孔庙和神农堂更易辨认,天草堂也是锦囊妙计的行动地标。

  于是,天草堂所在的拐角,即药材街、文庙街、米市街和杂货街的十字街口,也成了马匪埋伏和防御东城哨营的集结地。
  日期:2012-03-14 23:34:21
  除脱----四川方言,消灭、干掉和杀死的意思。
  暗起----四川方言,藏着或埋伏的意思。
  起纤纤----四川方言,如拉船的纤绳似的一连串,接踵而至。

  添火材----四川方言,指烧火煮饭用的柴草,喻意为无用的东西和不成材的人,与“泡桐树”同义。
  纠纠----四川方言,孩童的小辫子,一般编束成朝上的样式。
  打摸摸掌----四川方言,一种掌上游戏。两人对抗,攻击者手掌在下,防守者的掌心放于其手背上。攻击者须迅速抽手打击对方手背,如打空为败,防守者便成为新一轮攻击者。
  鬼东哥----四川方言,原指猫头鹰,借指诡异之人,与“鬼东西”近义,亦有“怪物”之意。
  红苕妹----成都平原居民对丘陵和山区乡村姑娘的蔑称。
  犟拐拐----四川方言,指牛脾气,与“牛黄丸”同义。

  怄价钱----四川方言,指抬价、讨价还价和囤积居奇等。
  窖窖铺----四川方言,指猪圈似的地铺,很多人连排睡在一起。
  开山----四川方言,指斧头。另有“开山脑壳”的比喻,既说头型像斧头,也骂人“不动脑筋”,暗含“只会做粗活”的人。
  钱盘箱----四川方言,指商家柜台装钱的抽屉。
  贴起----四川方言,指跟随、支持等意思,也同“扎起”。

  干钱起本赢和尚----四川方言,指不带钱来赌博,却赢得别人成“光头”,与“空仓打粮仓”同义,但程度更甚。
  亮梢吃注----四川赌徒用语,指出示赌金后才可下注赢钱,亦作“亮梢吃铜”。
  生----四川方言,与“有”或“没得”搭配时,特指性交或生育的能力,或指男性生殖器。
  涨水----四川方言,指涨价或临时提高要求。
  过经过墨----四川方言,原指木匠下料之前对木材弹墨线,现指关键的(策略、计谋等)和绝招之意。
  恨眼肉----四川方言,指席桌上每个菜盘中最后的一块肉,这是宾客为满足主人“宴席丰盛”的虚荣所留;亦称“鼓眼肉”。

  四方阵----四川方言,指四人打的麻将牌局。
  川叶子----四川方言,指盛行于西南地区的“川牌”;与骨牌(牌九)近似,因系长条形纸牌,故称“叶子”。。
  礼性----四川方言,指礼品。
  倒拐----四川方言,指转弯的意思,如“端端走,抵拢倒拐”,而“城墙倒拐”多用来形容脸皮厚。
  不脱壳壳----川西方言,指一模一样的意思。
  墩子----四川方言,原指半人高的原木树桩“砧墩”,专用于厨房切肉砍骨的,后借喻叠人梯一类杂技中壮实垫底的人。
  满盘----四川方言,指所有和全部的意思。

  行事----四川方言,“行”读hang,指能干聪明,多有讽刺含义。
  编垛子----四川方言,指编谎话(行骗),比“扯把子”说假更甚。
  水大棒----四川方言,指江河里的浮尸。
  金毛狮子----四川方言,指“金毛狗”,即生有金黄色绒毛的中药,有止血和让伤口愈合生肌的功效。
  编方打条----指想办法和出主意,有搞小动作和出损招等贬义。

  关火----四川方言,指有作用和至关重要。
  鬼花花儿----四川方言,指某类人的数量和作用微不足道,也指人少不更事、幼稚可笑。
  幺二三----四川方言,指穷人无腰带,将宽大的裤腰左右相叠再翻转固定的扎裤办法。
  细娃----四川方言,指小孩子,与“小崽儿”同义。
  ……还有很多很多……
  日期:2012-03-16 19:25:34
  25.3.“尖尖石房子”本身就冬暖夏凉,此时已有野猫叫春。
  屋里还烧着很大的火盆,热气融融。小奶妈冯稚英和少爷龙百生光着屁股相拥入眠,多余的棉被让暧昧男女春光乍泄。
  天草堂外头,晨雾冷气逼人,可谓“冻死老狗”。

  土匪壁虎似的贴身在院墙、窗下,忍受着十字路口穿街过巷的冽厉寒风。他们纹丝不动毫无声息,要不是嘴鼻冒着稀疏的热气,还以为是一堆烧焦的树桩老根。
  黑暗中,那些张牙舞爪的枝枝丫丫,是恶匪从不吃素的刀枪,那地溜乱转的一双双鹌鹑蛋白是暴徒急不可耐的贼眼。
  土匪的编队和站位都体现出很高的军事素质,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党,在街口路边互为掎角。这种态势既便于攻击,又便于防守,既有利隐藏,也利于接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