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泪》
第7节

作者: 寒烟拢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时光任然,欣悦十岁那年,救治欣悦的尼姑如期而至。要剃度欣悦出家。父母怎么舍得自己的女儿凄凄然去与青灯古寺相伴。于是和尼姑周旋,不肯让欣悦离开。那尼姑叹着气说:“这孩子虽破了相,磨难也冲去了大半,只怕今后的日子不那么好过。还是让孩子跟了我去吧。”不管尼姑如何说,母亲紧搂着欣悦不肯放手。经过商量,父亲捐出一大笔款子,修缮寺庙。那尼姑又找了一个替身,替代欣悦出家。而欣悦则成了尼姑的俗门弟子,在家修行每天礼佛静修,逢初一十五吃斋,以消除今后的磨难。

  日期:2011-10-30 09:59:44
  20
  日子在平安中度过,家里人都把尼姑的话抛在脑后。转眼欣悦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门当户对的人家听说欣悦是麻脸,都纷纷躲避,尽管欣悦知书达理女红精湛,可那些大户人家公子还是不肯接纳。如果找个一般人家嫁了,父母又怕委屈了女儿。挑挑拣拣欣悦已到23岁的年龄,那年月这么大的姑娘还没出嫁,四邻八舍就会指指戳戳说闲话了。“老姑娘了、这么大没人要了、臭在家里了。听着人们的闲言,家里人都急的不得了,而欣悦却是一副无所谓淡淡然的样子。她对父母说:“为什么非得逼我嫁人,我在家拜佛清修伺候二老不是很好吗。”母亲流着泪说:“父母能跟你一辈子吗,等我们都不在了,你怎么办?”“那我就跟师傅去,了却尘缘,不是挺好么”“傻孩子,那青灯古寺,是那么好呆的吗,里面的苦只有去了你才知道。要是好,你10岁那年,你师傅来领你,我们就不拦着,随你去了。”欣悦无语,心里凄凄然不是滋味。

  拧不过父母的安排,最终欣悦还是下嫁给一户中等偏上人家,就是老德贵家。最初德贵听说欣悦是麻子,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父亲指着德贵骂道:“不知好歹的东西,那姑娘知书达理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脸上有几粒麻子怕什么,只要能持家过日子,就是好媳妇,你娶个天仙回来,不明事理有什么用,老话说的好‘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何况人家还是个大家闺秀,你能娶这么个媳妇,那是你前辈修来的福。你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日期:2011-10-30 10:27:31
  德贵也拧着脖子跟父亲犟:“你不就是看人家有钱吗?你不就是想攀大户吗,干嘛拿我当垫背地!”父亲气的大脖筋蹦起老高,下巴上的胡子一撅一撅的,拿起棍子冲着儿子削去。跺着脚大骂着:“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我们能给你亏吃吗?你怎么就知道那姑娘丑。何况丑妻近地家中宝,这也是福分。这媳妇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你小兔崽子还能反倒天上去不成。”

  在父亲的强按下,德贵不得已娶了欣悦。新婚的当天,德贵挑盖头时,都没瞅欣悦,手里拿着秤杆挑向盖头,脸却朝外看着。过后欣悦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怕吓着,气的欣悦好几天没理他。
  来贺喜的宾客,听说新娘子是麻脸,都想凑热闹看看新娘子到底啥模样。围观的人特别多。当盖头挑下了来那一霎那,周围静的出奇,人人屏息凝视看向欣悦,当看清欣悦的模样后,大家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片喝彩声。“新娘子真俊。”“新娘子好漂亮。”人们议论纷纷:“不是说一脸麻子吗,没有多少呀,暗地里还真看不出。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到人们的议论,德贵回转头,向媳妇望去。你见欣悦端坐在床头,眉如新月,面似芙蓉,高挺的鼻梁下,樱桃小口微闭。低垂着双眼,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掩盖着明如秋水的眸子。尤其是身上那份娴静端庄大气的气质更是夺人心魄。

  望着欣悦德贵也呆住了,接着是一阵狂喜。没想到欣悦是如此的俊俏。虽说脸上有几粒浅皮麻子,但在暗处根本就看不出来。那姣好的面容,掩盖了麻脸的不足。老天真是眷顾有福之人。没想到这么美丽的一朵芙蓉花,竟鬼使神差的落到德贵手中。加上丈人家的财势,和欣悦不菲的嫁妆,周围的人都向德贵投来羡慕的目光。
  日期:2011-10-30 19:13:02
  21
  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卿卿我我过起了小日子。望着德贵心满意足意气风发的样子。德贵父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加上欣悦说话处事得体大方。老两口对小两口分外多疼一些,惹得三个嫂嫂满怀嫉妒。可欣悦从不持宠自娇,对三个嫂嫂格外尊重迁就,三个嫂嫂就是心存嫉妒,表面上也不好意思跟欣悦过不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德贵两口膝下也有了三儿一女。在这十几年里,双方的四位老人相继过世。两家的兄弟们也因老人的离去闹起了分家。偌大的家业变得七零八落。

  德贵父母在世时。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两个哥哥主持,德贵和三哥只是帮着打打下手。父母离去没有人再罩着德贵了,何况每个兄弟家里都是一大家子人,谁也照看不了谁。两个嫂嫂闹着要分家,成天摔盆打碗没个好脸色,没办法分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吧。
  谁知两个哥哥在分家问题上动起了心眼,分得家产最少的是德贵。德贵气的跳着脚要去找哥哥们理论,被欣悦拦住了。欣悦含着泪对德贵说:“事情已成定局,你去找有什么用那,只能是惹一肚子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老话说的好‘好儿不争分家饭,好女不争嫁妆衣。我们手里现有的钱,也够我们今后生活了。不要去惹这个气生了。”

  德贵静下心来想想,也是这么个理,虽说打消了去找哥哥们理论的想法,可那心里的气却是咽不下去。于是跟欣悦商量想离开哥哥们远点。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到那去哪,欣悦的父母也不在了,三个哥哥也分了家。这里也没什么念想了。走就走吧,欣悦答应了。
  于是德贵把分到的房子和地都卖了,变成了现钱,带着妻儿,来到黑龙江靠近中俄边境的这个小镇,投靠了一个远方叔叔。
  日期:2011-10-31 13:38:20
  22
  来到这个小镇,德贵用手里的现钱买了三间草房,几亩地,暂且安下身来。生活算是有了着落。

  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心中有火,来到此地没多久,欣悦就一病不起,而且是病势沉重,水米不进昏睡不醒。德贵慌了,忙请医救治,熬汤煎药仍不见效。“怕是冲撞了什么吧?请个大仙看看吧。”表婶提议到。有病乱投医,此时的德贵心焦魔乱,也没了主意,表叔表婶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就请吧。
  表叔领来两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个是大神,一个是二大神。摆上香炉点上香,两个人跪在那里嘀嘀咕咕祷告一阵子,起来后大神扎上腰铃,手上拿起一面单面手鼓,那手鼓有脸盆大小,一串大钱横在皮鼓的中间,穿大钱的线绳两端系在皮鼓两边。准备好后大神闭着眼睛坐在凳子上等待来神。二大神拿起同样大小的一面手鼓一边敲一边喊:

  青烟直上九重宵,
  弟子恳请仙师到,
  驱魔除妖显神通,
  打马出山病痛消。
  一连念了几遍,那坐在椅子上的大神浑身就筛起糠来,手中拿的鼓也乱抖起来,拴在鼓上的大钱也随着稀里哗啦的乱响,挂在腰间如洋铁壶嘴的腰铃也稀里哗啦响起。那大神抖着抖着,突然一下子把眼睁开,那眼神直勾勾的,看的人心直发毛。接着高声说道:

  小仙打马出山,
  弟子有何公干,
  细细说与师听,
  为你排忧解难。
  那二大神忙走上前禀告所求之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