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大变局——战国篇》
第45节作者:
村人老李 日期:2023-02-06 22:04:02
韩烈侯是幸运的,就在郑军袭韩之时,楚军突袭了郑国,郑军赶紧解围阳翟,回援本土,结果被楚军以逸待劳,杀得七零八散。这还不算完,此战过后,郑楚议和,楚国逼着郑繻公处死了执政驷子阳。驷子阳是郑国公族领袖,威望素著,他死之后,群臣无首,党徒对攻,郑国陷入了内乱。两年后,驷子阳的党徒又袭击公宫,杀死郑繻公,立郑幽公之子公子乙为君,是为郑康公。郑国国都重新迁回新郑,但国家已经分裂为三个板块,负黍地区,阳城(今天河南登封东)地区和新郑地区,分别被不同势力控制,郑国实力大损。
公元前394年,负黍民众举行起义,重归韩国。
公元前386年,韩烈侯去世,其子韩猷即位,是为韩文侯。这是一位深沉多智的君主,在即位的第二年,他就举兵伐郑,占据了阳城地区。
至此,郑国领土仅存新郑一地而已,只要拿下新郑,就拿下了郑国。
但是,新郑做了三百余年都城,城池坚固,守备精良,一举攻破,谈何容易?另外韩、楚、魏在郑国均有利益,互相牵制,郑国则利用这种微妙关系周旋腾挪,韩国若贸然行动,必然遭遇楚魏的反制。
韩文侯经过思索,决定改变对郑策略—暂时偃武休兵,开始和平演变。
具体操作如下:韩文侯派使者大抛橄榄枝,表示愿与郑国结成战略同盟,共谋和平,共同发展。这位和平大使还搬出孔子的名言,“德不孤,必有邻”,郑韩两国比邻而居,更要做好邻居、好伙伴。不仅如此,韩文侯还信誓旦旦地表态,愿意作为牵线人,介绍郑国加入三晋联盟,虽然不能直接成为成员国,但可以先做观察员嘛!
韩文侯说到做到,此后韩国进行军事行动,都会告知郑国,如果牵涉到从郑国借道,战事结束后,韩文侯一定将战利品分出一半,送到郑国。
总而言之,就是要解除郑国的戒心。
郑国人呢,笑嘻嘻接纳韩国的“好意”,然后打起精神,加强戒备。
想跟我玩糖衣炮弹?嘿嘿,你也太小瞧我郑国的政治智慧了,骑墙二百年,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我舔了糖衣,吐出炮弹,让你进退不得!
郑国人呐,还维持着最后的倔强。
但他们不知道,韩国借道这些年,已经悄悄在新郑植入了木马。
日期:2023-02-06 22:18:41
~~屯留之谋~~
三晋立国后,晋国公室仍然保留着。公元前389年,晋烈公去世,世子颀继位,是为晋孝公。随后,韩赵联军包围了晋孝公的宫殿,现场分割了新绛和曲沃这两片晋国仅剩下的领土,晋孝公被带到了韩国上党郡北端的屯留城(今天山西屯留),延续宗祠。过了几年,韩赵两国又把晋孝公迁到端氏(今天山西沁水端氏镇)安置。公元前377年,晋孝公去世,世子俱酒继任国君,即晋静公,韩文侯又把他迁回屯留。
谁都知道,晋君的名号早已没有了实际意义,晋静公就是个空头牌位,但魏武侯、赵敬侯、韩文侯还是不愿放过他,三人决定在屯留搞一次会盟,彻底废除晋君名号,同时重申三国的盟友关系。
不过魏武侯、赵敬侯不知道,韩文侯还在偷偷盘算着另外一件事。
可惜,韩文侯注定看不到这天了,眼看会盟日期将近,他忽染重病去世,世子韩屯蒙即位,是为韩哀侯。
韩哀侯比较年轻,外界普遍怀疑屯留会盟还能不能举办,是否需要改期?
“会盟按期举行。”韩哀侯对外宣布,“另外,韩国诚挚邀请郑伯与会观礼!”
能和三晋共襄会盟,郑国之荣耀呀!郑康公欣然愿往,他还打算借此机会为郑国搏一番新气象。当然,郑康公的警惕性也很高,屯留是韩国的地盘,不可不防。郑康公带了两万精兵耗时半月余北渡黄河,抵达魏国朝歌之地,再北上到中牟,然后向西经太行山,抵达屯留。
为什么绕这么大弯儿?
第一个原因是路好走。
从上党高地奔屯留,直线距离是近,可万千沟壑,舟车难行,绕道东方,虽然兜了圈子,可一路多是平原,除了穿越太行山时要通过羊肠小径。
第二个原因还是路好走。
上党高地是韩国的势力范围,万一韩军半路设伏,路可不就不好走了?绕道而行,就避开了这种风险。
郑康公的警惕是对的,韩国确实包藏祸心。
但郑康公的思路却错了,韩国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他本人,而是郑国本土。
日期:2023-02-06 22:29:54
公元前376年春,屯留会盟正式召开。
进入屯留后,郑康公算是真正感受到了晋静公的无助和悲哀。屯留是个洼地,其东西南北大大小小分布着十多座山岭,且开发未足,地形险恶。从屯留出去有四个路口,每个路口都有重兵把守,晋静公想要走出去,难如登天。
这哪里是君王的处所?
分明就是一座牢笼!
而现在,三晋要在这座牢笼里“审判”它们的故主了。
在温柔的春风中,在和煦的阳光下,晋静公哆哩哆嗦地完成了仪式。他被废掉晋君名号,成为一名庶人。晋国宣告灭亡,从此以后,江湖中只剩下它的传说。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史记晋世家》
二十七年后,公元前349年,晋静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是被韩昭侯派人杀死的。即便是成了庶人,韩国还是对他不放心。
据说,晋静公被废之后,终日以泪洗面,躲在屋内不停地书写“晋”字,追忆祖先的功业。
据说,晋静公临死之前,犹在喃喃咒骂,诅咒三晋后人遭受天谴,不得好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