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皋陶断案的传说很多,相传他面色铁青,于是后世以“铁面无私”来形容执法严明;他长着鸟喙一样的嘴,这种特征相传代表了诚信。
皋陶不仅长着一张公正脸,而且断案毫无差错,事情原委他一看就清,原告有罪无罪一见就明,可谓“狱神”。
实际上,皋陶之所以断案如神,是因为他有一头名叫“獬豸(xiè zhì)”的神兽,据说该兽长得像羊,但只有一只角,凡是有人起了争执,獬豸就会用角去顶理亏的一方,如此一来,皋陶想不秉公断案都难。
从此,獬豸一炮而红,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而受到历朝的推崇。春秋战国时期,“獬豸冠”在楚国就成为时尚,而到了秦统一中国后,执法御史也戴着这种帽子。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下去,直到清政府覆灭才告一段落。
也正因为皋陶有着公正无私的形象,所以他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是中国司法鼻祖,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
皋陶一生的主要功绩,就是制定刑法和主抓教育,他曾帮助舜推行“五刑”和“五教”。他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而使得舜在位时期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也正因为此,皋陶成为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日期:2022-11-03 17:38:55
(续上)
虽然广有贤名,可是要论年纪,他比禹可小不了多少,所以还没等大禹怎么的,皋陶却走在了前面。
大禹很感慨,看来再有才能和威望,也敌不过时间,皋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什么都不缺,就缺当天子的命。
对于皋陶的后人,大禹可以说非常“照顾”,连续封了他的两个子嗣到了英、六两地(lù,今安徽省六安市),所以皋陶就是英、六两国的先祖。
《史记》记载皋陶因功被舜赐姓“嬴”,然而《帝王本纪》和《通志·氏族略》则认为皋陶为“偃”姓,后世多遵从此说,所以英国和六国应为偃姓。
看似大禹够对得起皋陶了,然而事实上,却是对偃姓族人的排挤和忧虑。
英、六之地,在当时可是中原的南边,荒芜没有人烟,大禹这样的安排,难免会让人怀疑他的用心。然而他似乎低估了偃姓族人的能力,英、六两国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开疆扩土,大力发展族群;不仅如此,他们的分支还在周围的汉水一带纷纷建国,到周朝时已经发展出了贰、轸、英、六、绞、州、蓼等多个偃姓国,成为了汉水一带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
同时还要打大禹脸的是,当年他对皋陶命运的结论下得过早,皋陶是没当上天子,可是并非他的子孙后裔没有机会,在几千年之后,中国土地上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使得中国雄霸世界,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而这个朝代的创造者,便是皋陶的后裔李姓。
没错,就是唐朝,而唐朝的皇帝,都自认为是皋陶的后代。
皋陶的职务在当时叫理官,他的后人中有以官名为氏者,称“理”氏,而“理”音同“李”,后逐渐改称“李”氏。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时,盛唐开创者唐玄宗认皋陶为本族李姓始祖,并追封其为“大唐德明皇帝”。
所以好饭不怕晚,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日期:2022-11-03 20:42:17
(续上)
因为皋陶的早亡,大禹需要再选一个合适的人即位,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跟自己并肩治水的伯益身上。
伯益是少昊的五世孙,后来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亲赐其“嬴”姓,而这个姓含金量十足,之后一统六国的秦国,便是他的后裔建立的。
关于“嬴”所在地域或水域,秦人的起源之地,我们日后在将秦国之时专门开篇细讲,此处不是重点,因而略过。
伯益在大禹即位天子后,一直辅助他执政,且因为是好友身份,所以他向来直言不讳,且多有良谋。
相传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好一个“二要四不要”,现在听来就是在讲大道理,是个人就明白的道理,拿出来一直说,不免就让人厌烦了。
可是这是来自好友的忠告,自己作为天子,虽然发自内心的不爱听,但是脸上还要面带微笑,不然就会被人说不听忠良之言,给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
虽然伯益能力素质赶不上皋陶,但是放眼天下,能做到伯益这样的基本上也没有了,于是大禹决定禅位于他。
像禅让这样的大事,禹在离世之前肯定就进行完了,所以当时天下公知伯益成为了天子继承人。
禹离世后,按照之前不成文的规定,新天子需为老天子守丧三年,以表示对老天子的尊崇,同时也用这样的行为教化百姓。
伯益遵礼为大禹守丧三年,天下莫不举哀。
然而三年的时间内,世间从来没有间断过称赞、思念大禹的话,这说明在百姓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承认了大禹的地位,而伯益的威望,却远远不及大禹,在大家心里,伯益一直都是治水的时候,跟在大禹身后的小跟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越来越严重了。
四面八方的部落首领,都不去伯益守丧之地朝拜,而是到了大禹的儿子启那里请安,并义愤填膺地说:“我们心中只有禹,这天子也只有禹的儿子继承才名正言顺,益并无大功于天下,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禹念及他跟随治水时的情面而赐,这样的出身如何能够成为天下之主?”
这种论调很快传了出去,民间议论纷纷,都觉得伯益确实不够资格,只有禹的后人才能担当的起天子之位。
伯益当然也听到了这些传言,他自知威望不够,又无法堵住悠悠之口,于是在服丧完毕之后,便把天子之位让给了大禹的儿子启,自己则到了箕山(就是尧让位许由之地)的南部隐居了。
要说大禹的儿子启也确实德才兼备,大有其父遗风,于是也没客气,自此即天子位,史称“夏后启”。
日期:2022-11-04 08:48:53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8 再次翻转)
以上就是《史记》的记载,整个事件有因有果,伯益确实威望不够嘛,退下来让有德者居之,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真实的历史,可能并非像司马迁写得如此天经地义。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很多史料,都有夏后启武装夺权的记载,这不免开始让人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竹书纪年》里对这段历史有着截然相反的记载,它说伯益继承了天子之位,这让启心有不甘,于是便联合了夏后嫡系的一众部落征伐伯益,结果伯益兵败被杀,从此启才登上了天子之位。
《韩非子》里其实也有类似的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