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的这1通话下来,瞬间点醒了太子,“父皇,您是想要让他担着下1任的宣大总督!”
这其实并不难猜。
有明1朝,对于特定官员,尤其是3边总督和宣大总督,是有1套培养体制的。
明后期奉行文官御兵。
这担任总督的文官,往往从当地的巡抚中脱颖而出。
因为这些巡抚多年来都在9边1带,熟悉边务,同时又能因为之前巡抚的便利,可以与京城保持紧密的联系。
而加兵部侍郎,或都察院佥都御史,就是为了让新上任的总督有足够的威信。
“壡儿果然聪慧。”
对于太子,嘉靖似乎是不吝啬赞美之词的。
“不过,居然都学会跟朕抢人来了。”
嘉靖帝随即又笑骂了1句,“罢了,罢了,这人,朕就允给太子你了。”
“你到江南之后,若是办事过程中,要调换掉江浙闽的官员,那就调。”
嘉靖帝看向太子,沉声吩咐道,“这个权力,朕给你,你放心去用。”
朱载壡轻轻点了下头,表示自己了解。
“壡儿。”
“父皇?”
朱载壡望向嘉靖,眼神中带着些探究。
“你可知道,朕为什么放你去南直隶,甚至主动放权给你吗。”
朱载壡心中顿时1咯噔。
对啊,眼前的嘉靖帝可是个刻薄寡恩之人,又是以权术御下,权力欲极强。
其他人对于嘉靖来说,都是工具。
严嵩如此,夏言如此,哪怕之后的徐阶也是如此,用完即弃。
哪怕自己是1国储君,又深受嘉靖喜爱,但是如此放权实在说不过去。
有明1朝,也只有朱元璋敢如此放权给太子了。
可是,嘉靖帝是朱元璋吗,或者说他有朱元璋1样的魄力吗?
朱载壡在心里摇了摇头,估计是没有的。
不然,大明朝也不会开局1口碗,结局1条绳了。
“儿臣愚钝——”
朱载壡轻声回道,回答的很谨慎。
嘉靖帝深深地看了眼朱载壡,而后才缓缓开口道,“朕同你讲个故事吧。”
“东魏的时候,高欢常驻晋阳,但是其经济要地又远在邺城。1定要有1个放心的人驻守,那个人就是他的儿子高澄,壡儿你可听明白了?”
嘉靖帝虽说讲得很浅,但是朱载壡自然是知道整个故事的,也明白高欢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高澄表面上看起来,不到2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整个东魏帝国的代理执政官。
但是其实这只是高欢集权的1种方式而已。
高欢需要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帮助自己统治整个帝国。
而如今,大明朝的局面跟东魏,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拥有两个中心,且1南1北相隔甚远。
嘉靖帝的选择,看来是要向高欢看齐。
“儿臣明白了,儿臣定不辜负父皇厚望!”
朱载壡离开座位,对着嘉靖帝行了个大礼。
现在的朱载壡反而有些释然了,因为他终于在这1刻有些明白了嘉靖帝的想法,也有些摸清了嘉靖帝的底线。
这对于他来说是件好事。
“父皇,那您之前说的张经,是否需要儿臣的放权?”
“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嘉靖没有明说,而是反问朱载壡。
“父皇,此人是南方世族的1员,与南方地方官员,甚至是地方上士绅都有着密切关系,若是放权了,这恐怕不妥。”
朱载壡又不是超人,他很有自知之明,以他十多岁的年龄、阅历和能力,显然不足以应对南方如此复杂的局面。
本来他的打算就是去南方之后,多找1些历史名人帮助自己,而自己则是掌握大局就行了。
在这种背景下,寻找1些政治经验丰富的官员,将他们放到了台前,掌握1部分权力,在朱载壡看来,就很合理了。
但是张经,此人牵涉进南方太深了…
“壡儿啊,南方水深,你不要冲锋在前,要有人给你背锅。”
朱载壡点了点头,这点他1开始就是明白的。
嘉靖帝继续补充说道,“而且,要想除掉他们,就是要先安他们的心,让他们措手不及。”
这两个理由1出口,让朱载壡没有了反驳的余地,因为细细1想,这张经确实是个麻痹敌人,并且背锅的“好能手”。
朱载壡低头沉思,越想越觉得父皇这步棋走得好。
只要有人顶在前面,无论局势如何恶化,嘉靖和自己1系总有机会缓和矛盾。
如果大家对皇室表示不满,不会直接找到嘉靖帝和朱载壡,因为他们都没有出面,所以他们只能把怨气发泄在张经身上。
再则朱载壡若是认为自己能扛住这股压力,他就会在背后继续支持张经。
若是朱载壡感觉局势太危险,他就会以1种第3者的身份出面调停矛盾。
如果局势继续恶化,朱载壡还可以把张经的人头交出来,安抚大家的情绪。
局势再继续恶化到朱载壡控制不住的地步,这时嘉靖就会出面,直接训斥朱载壡1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了,张经是幌子,你还要带个能办事的人。”
嘉靖的这番话,让朱载壡再次抬头,“父皇,您是说朱纨?”
“没错,到时候,朱纨也会成为你的副手,相助于你的。”
“谢父皇厚恩!”
朱载壡的嘴角攀上几丝笑意。
这两人同为副手,正好相互监督牵制。
这张经本就是福建人,说不定他考取功名就是靠福建豪绅,所以还要有朱纨去监督他。
怪不得父皇迟迟没有对朱纨做出惩罚,所有弹劾的折子都是留中不发。
“此去南方,你且记住1句话。”
嘉靖的声音再次响起,朱载壡垂手恭敬地听着。
但是良久没有下文,朱载壡抬眼望去,却发现嘉靖嘴唇翕动着,想说些什么,却1直没说出口。
“父皇??”
“去南方做出功绩来,1切总仗不得,大丈夫汉,自己挣出来的,方是真体面。”
朱载壡瞬间呆住,这还是自己史书上读过的嘉靖帝吗?这还是那个1心修玄,刻薄寡恩的嘉靖帝吗?
不自觉的,朱载壡的双膝1软,第1次真心诚意地朝着嘉靖磕了个响头。
1时间,两人相视无言,最后还是嘉靖帝挥了挥手,“回去吧,早些歇着吧。”
朱载壡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而后弯着腰后退,直到了门口,这才转身出了西暖阁!
“踏踏——踏”
朱载壡出了承光殿后,又有个人进来,1身大红直身袍,胸,背各有1方金线绣麒麟补子,沉重的脚步声踏着地上的花斑石直响。
“南宁伯安好呀!”
黄锦看清来人之后,先是恭维1句,上前取了那人的蓝头牌。
而后便快步走到帘子处,对着还在西暖阁的嘉靖轻声喊道,“万岁爷,南宁伯求见。”
南宁伯,明朝勋臣1派,也是故元右丞相伯卜花的后裔。
按照洪武旧制,倒也够格穿着这麒麟补子。
“进——”
暖阁内传来嘉靖的声音。
随后那被称为南宁伯的壮汉,对着两位公公,轻点了下头后,便掀开帘子进去了。
暖阁内。
“下臣,毛重器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