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厨妙探录》
第19节

作者: 通灵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着师傅的沉稳驾驶,我们一路奔向南山湖景区而来。

  师傅还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介绍南山湖景区。
  “南山湖景区,在咱们信城市西南5公里,以南山湖为中心,以山林、岛屿为风景内涵。
  南山湖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61座岛屿错落分布,景色各异,湖的上游是"信城毛尖"主产地,湖中还盛产南湖鱼。
  南山湖周边还有一座着名的寺庙-贤隐寺,比较有名。
  贤隐寺与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齐名,坐落在南山湖畔、贤山南麓山谷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我心里暗暗称奇,这个司机师傅还兼职导游,娓娓道来。
  车辆进入景区大门以后,又在西边环湖公路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最后车辆停在一幢别墅门前。

  司机停车停稳,我和三舅,二师兄一起下车,我这时候抬头所见,别墅上题词“森悦半岛”。
  这个别墅区的西边临湖处,形状如弯月,湖面上波光粼粼,在阳光照耀之下,泛着金光。
  湖面上不时有小舟飘荡,但是环境清幽,松涛森森,竹林环抱。
  院墙外面还有紫藤缠绕,院子里的中央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照壁,上面绘制有四海升腾图。
  二师兄走在前面,引领三舅和我往南厢房走去。
  循着脚步,我们不一会就来到了南厢房的门外。
  这时候从门里走出来一位中年管家,出门和二师兄碰面后,又进了房间。
  稍后约等五秒钟,管家跟着一位穿着青色中式服装的老人走了出来。
  来人看到三舅,一边伸手握手,一边不急不缓说道:“郑仙师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三舅也伸出双手,趋步向前,握住来人的手说:
  “汪老,桐城一别,三年有余,甚是想念,贵体康泰否。”
  “烛年残躯,依然如旧啊。”汪老回应道。
  说罢,宾主入坐,管家送上茶水。
  品茶完毕,汪老就邀请我们去他书房叙谈。
  汪老的书房,在这幢别墅的西边,整个走向算是坐北朝南,阳光充足。
  里面各种古典典籍,一张巨大的书案,上面的书毡已经落满了点点墨痕,一看都是经常写画使用。
  二师兄吩咐司机师傅,把三舅带来的礼品,字画都搬了进来。有年份茅台,冬虫夏草,人参鹿茸,普洱龙井,还有上次三舅嘱托装裱的字画。

  汪老示意管家把其他礼物收下以后,特意留下两幅字画,询问三舅:“敢问仙师,现在可否一观?”
  三舅拱手欠身说:“汪老,您老叫我仙师,折煞我也,您老德高望重,叫我文仙就行了。”
  两人相视一笑,倒也不再客套。
  只见眨眼功夫,画案上已经铺就了一张上好撒银宣纸,旁边也备好了笔墨。

  汪老提笔邀请三舅:“文仙要不你先来一笔?”
  “汪老您请,晚辈岂能喧宾夺主,”
  只见汪老爽朗哈哈一笑,饱蘸笔墨,定睛下笔写下“境由心造”四个大字......
  汪老落印完成以后。

  我和二师兄帮忙抬手展开,供大家欣赏。
  三舅竖起拇指称赞道:“汪老依然笔法老辣,气贯长虹。”
  “哪里,哪里。手生疏了,文仙过誉了。”汪老摆摆手,谦虚说道。
  说完三舅递过来一个金色丝绸外包装的书画盒,轻轻递给了汪老。
  汪老说到:“这一幅是送给老朽的?”
  说完轻轻解开丝绸的袋子,从红木盒子里,取出手工精装,银色绢绫的一幅书法。

  ‘抱朴归真’,汪老抑扬顿挫地读着。
  “不错,文仙你的榜书的功底,也不遑多让。”
  “还要向汪老多学习。”三舅拱手说。
  接下来,就问了一下汪老身体情况,听话音,之前汪老邀请三舅给他做过针灸,也开过汤药服用。

  因为效果不错,所以这次来的目的。
  一来再次给汪老私人会诊,疗愈旧疾。
  其次就是希望通过汪老,和他的儿子汪显生部长建立更多业务往来。
  我一边旁听他们的谈话,一边揣摩。
  三舅曾经交代:听话听音,触类旁通,贵人语迟,不要抢话头。

  借着他们谈话之际,我也忍不住对这汪老的字,发出了赞美之词。
  汪老一听后辈对他的书法挺感兴趣,就来了兴致。
  “这位小师傅也懂书法?”敢问贵姓?
  我回答道:“在下免贵姓钱,恕晚辈冒昧,略微学过一二,才疏学浅,不敢班门弄斧”

  说完我向三舅看去。
  因为毕竟没有三舅的首肯,我也不会冒失的接下话头。
  我望向三舅,三舅微微点头,暗示我可以探讨一下。
  “但说无妨,汪老开朗地对我说。”
  “那就算晚辈斗胆了。”我说道。

  我用手指着汪老写的这一幅‘境由心造’说道:
  “汪老这四个字,笔法老道中,还蕴含着天机,四个字意蕴相连,首尾相接之处,如群山连绵不绝,最后落笔,一气呵成,力道千钧。”
  说完,我稍微停顿两秒,观察了下众人反应。
  只见三舅默而不语,汪老轻摸下巴,我知道他们还期待我继续说下去。
  我说:“汪老,从字里行间,还可以看出您老的家族人丁兴旺,和您的旧疾有即将痊愈之兆。”
  我的话音刚落。汪老就来了更大兴致。
  他追问道:“小师傅,愿闻其详。”
  我说您看您写的这四个字,拆开来看,第一个字‘造’字您写的是草书连笔,看起来里面的告字,下面像是一个阿拉伯数字3。
  而您写的‘由’字,拆开是“十一”两个字。
  第一个字的‘境’字,最后一笔,您提笔比较快,写的右边‘竟’字那一提笔,像是“人”字。

  这样连起来一读就是“三十一口人”。
  所以我看出您的家族目前应该是三十一口人。
  汪老颇为吃惊,掐指一算,各个长辈晚辈一合计,还真是三十一口。
  我看的出来他们的表情,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

  汪老说:“小师傅,你刚才说老夫旧疾,可有好转迹象,继续说说看。”
  “好的,汪老,您若不生气,我就继续斗胆帮您解析下。”我谦虚地说道。
  汪老说:“年轻人很有见地,老夫愿闻其详”。
  我前倾欠身鞠躬,继续接着说:“根据笔迹来看,您老似有腿疾旧伤未愈。”
  此言一出,汪老‘嗯’了一声,更加惊讶地朝我望过来。
  “疑惑问道,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缓缓说道:“您老看您写的这造字,走之旁这里点画之间有明显断层,下面部分像是一个人的小腿,有隆起部分,应为膝盖部位有疾。”
  汪老这次彻底折服了说:“确有此事,这还是当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留下的光荣。”
  说着,汪老动情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越战猫耳洞里的故事。
  “当年我们战斗条件艰苦,有的猫耳洞里,空间是十分狭小的,假如有战士要进出的话,都必须低着身子”。

  要想在里面待,当然,必须要蜷缩着,十分难受的,同一个姿势待着,而且还没有足够的空间,难受的程度可想而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