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秦帝国的那群爷们儿(幽默讲述秦汉之交的历史)》
第23节作者:
江上渔樵H 陈胜造反正好6个月,他回到了他的出发点,为国事而死。陈胜的一根木棍不仅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还引发了未来日子里所有的血案!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迅速溃败呢?
日期:2012-03-08 07:39:35
杀死秦帝国的爷们儿
陈胜死了,是被自己人砍死的。
其实陈胜死得并不冤枉,他起义后应该按照陈馀和张耳的建议,顺水做个人情,自己缓称王,让六国的后裔复国,然后一同进攻强大的秦军。
由于他的私欲,导致他兵败后,其他诸侯没有一个人来派兵来帮助他。
在强大的秦国还没灭亡的时候,陈胜就惦记着自己的王位,不愿意分封,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而事与愿违,他越是不愿意分封诸王,但是武臣也好,田儋也罢,六国该复国的还是复国了。陈胜派军队出去抢地盘本来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陈胜私欲太大,地盘到手之后,并不能联合其他诸侯一起进攻秦王朝,而是相互勾心斗角。
取而代之的是派周文孤军深入秦帝国本土腹地,却又不能组织支援,如此战略失误,也就难怪章邯能轻易击破陈胜。
还有就是陈胜做事非常愚蠢,比如斩杀葛婴这样的忠心将领,杀害同耕的伙伴。
根据《史记》记载,陈胜杀了以前同耕的伙伴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使得陈胜处于完全孤立状态之中,在他战败之后,没有一支诸侯的军队前来救援。
陈胜的做法早已失去人心,即使没有章邯,陈胜早晚也会死于内乱。
只能说明,陈胜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农民起义将领,无法判断天下大势。换句话说,当时的大势更多的是回到分封时代,而不是陈王统治下的大一统。
而作为陈胜的搭档吴广,并没有比陈胜好到哪儿去,这样的领导阶层势必导致了义军损失惨重。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至少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如此。
然而这场“农民起义”是有待商榷的,起义的实际发起者陈胜虽然穷,和别人种过地,挖过青蛙,但是他却不是农民。
根据《史记》记载“陈胜少时,尝为人佣耕。”“佣”的意思就是雇人去做农活,而不是自己作为农夫耕地。而且陈胜是有字的,叫“涉”。了解古代文化的人都应该知道,古代只有贵族和读书人才能有资格有字的,比如项羽字“羽”,名“籍”。
我觉得陈胜更像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而且读过书,会写字。陈胜起义的时候,“陈胜王”就是他写的。
当然领导者不是农民就不能叫“农民起义”这也是不对的,但是陈胜死了之后,领导革命的主力基本都是六国贵族。
对于秦末这场战争,我觉得更贴切的说法应该叫做六国的复国运动。
陈胜的“一夫夜呼”原本对庞大的秦帝国是没有多大威胁的,但是由于秦帝国自身体制和政策上的致命缺陷,使得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六国故土的统治就这样瞬间土崩瓦解了。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郡县制的脆弱性就凸显了出来。秦朝的法律和制度往六国故土输送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不好的兆头,所以淳于越等儒家人物纷纷提出了齐、楚、燕等地分封诸王,但是这个建议被秦始皇给否决了。
在秦始皇的坚持下,秦帝国只要纯的郡县制。
到了秦二世,由于帝国的事业耗得民穷财尽,而陈胜首起,六国贵族纷纷加入反叛,郡县制下的官吏不能尽心尽责的镇压反叛(更有甚者干脆加入义军),直接导致了中央和地方的离心离德,而起义便迅速壮大,短短时间内六国复立!
实际上秦帝国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统一中国,而分封的时间却已经长达八百年,在强烈的历史惯性之下,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人们是更倾向于分裂状态的。
在分裂状态下,民众的思想可以更加的活跃,所以才出现了“百家争鸣”。而统一后的秦帝国,把“以吏为师”作为基本国策,又收藏民间诸子百家的书籍,使得这种活跃的思想状态突然受到了思想禁锢,同时导致了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和帝国离心离德。
统一后的秦帝国也应该立即轻徭薄赋,春秋战国的几百年动乱早已耗尽了民力。然而秦帝国并没有结束繁重的徭役,大约是继承了战国时期的赋税。所以帝国的最下层阶级,都迫切希望能从繁重的徭役中解脱出来。
所以当时公子扶苏是天下人共同期望的继承人,从陈胜的起义理由可以窥视一二。陈胜起义的理由是胡亥不当立,当立的人是扶苏,而扶苏素有贤名,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是他支持轻徭薄赋。
当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陈胜反秦更大的原因是走投无路,所以没有实际的政治纲领。反秦帝国,居然热情高昂的赞扬秦帝国皇帝的最有可能的继承人。
就算是秦二世继位之后,天下一样是引颈相望,期待新的君主可以施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然而胡亥在治国方面确实没有任何才能,加上赵高的胡搅蛮缠,把秦帝国搞得乌烟瘴气。整个秦二世时代,帝国的政策变得更加严苛和无理,大大的激化了民众和帝国的矛盾。
六国的遗民由此对秦帝国彻底失望了,而造反,也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单纯的郡县制固然大大的增加的君主集权,然而秦帝国在处理君主集权这方面毫无历史经验,只能自己摸索。中央的思想(统一)和社会广泛存在的主流思想(分裂)相矛盾,又加上秦帝国重刑法而轻礼治,使得帝国的民众们(尤其是指六国遗民)难以适应,最终酿成帝国致命的灾难。
六国纷纷复立,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陈胜死后,领导起义的主力正式转为了六国的贵族。
而最终杀死秦帝国的爷们儿,是楚人!
日期:2012-03-08 12:26:05
项家男人很爷们儿
陈胜由于诸多原因不小心被叛徒给出卖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就这样不小心死了。
好吧,陈胜死了就死了吧,但是革命还是要继续的,虽然前途一如南方的天气,灰蒙蒙的一片。
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有人顶替了陈王胜,作为反秦革命事业的又一个龙头。
这个龙头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在看过秦始皇的车驾后很不满的两个跑龙套的——项梁,项羽。
由于前面跑过龙套,但是却一直没有导演赏识,所以他们两个就一直在找工作。陈胜登高一呼,天下大乱,而项梁叔侄终于成名了。
项梁是项羽的叔叔,两个人除了都姓项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纯爷们儿。
项羽的身世是个秘密,秘密到连项羽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可怜这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代霸王啊,连父亲是谁都不得知。不过还好,我们还知道的是项羽的父亲是项燕的儿子,简单的说就是项羽是项燕的宝贝亲孙子。
项家在楚国世代为将,又加上有一个这么出名的猛男项燕,所以项羽自小就有一股贵族气。
由于年久失修,据说现在已经没人记得项羽小时候的脸蛋儿长啥样了,倒是项羽有一天突然爱读书了,项梁自然是高兴死了。
项梁立即给小项羽找了很多非常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教材,估计大多数都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屈原老先生的楚辞肯定是必修课。当然肯定还包括楚国的光荣历史,猛男项燕不屈不饶的光辉经历,以及楚国近代所遭遇的一切外辱。
一定复国啊!这是小项羽接受的启蒙教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