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留学生眼中的美国生活》
第3节

作者: girl_z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27 22:32:46

  圣诞节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大节日,但也正因为这点,我觉得相当词穷,脑子里无外乎出现的就是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到处奏响的‘叮叮当’。总体来说,在美国,圣诞节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家人团聚,假日来临,礼物成山,卡片乱飞。圣诞之后,就是新年,也就是国内的元旦,有幸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洛城的玫瑰花车游行,那个人山人海啊,据说相当多人头一天晚上要去游行的那条街道两边占位置,以便找准最好的角度看游行花车和表演。当然这种游行也有看台座位,可以买票观看,但弱弱的我认为买票在看台上看会把自己绑住,还不如在街上走着看。当天到了现场我才发现,我又狭隘了,那人多得咧,找个前面的位置都难,更不说走动了,简直是痴心妄想。游行的节目还算精彩,所以尽管感觉自己脖子都拉长了,还是咽咽口水忍下去了。多说无益,直接给大家伙上图吧。。。。

日期:2012-03-28 06:29:26

  第六节遭遇美国丨警丨察
  在我所住的洛城中,丨警丨察随处可见,交规中也规定,当极富穿透力的‘乌拉乌拉’警笛声响起时,路上的行驶车辆要靠右停车,为警车让道。曾几何时,我也超迷美剧,尤其是警匪,刑侦方面的,里面的丨警丨察叔叔们,那叫一个酷和帅啊。过来之后,努力搜寻脑海中遇到的丨警丨察叔叔们,发现看到的真的只有叔叔,想找个哥哥样的瞧瞧都很难。究其原因,我能想出来的有两个,一是欧美人看起来本身要早熟一点,二是美国丨警丨察的压力真的很大,不练点有吨位的肌肉还真是不行。和大家分享一个和丨警丨察叔叔近距离接触的经历,刚来洛城,我租住在墨西哥人聚集区,但房东一家是中国人,已经过来住了一年多了,周末的一天吧,我们突然听见外面院子里有很大的声响,还有个人不停的叫,大家都没敢贸然出门,透过窗子看见是一个人在边叫边砸着院子里的栅栏,貌似精神有点不正常,情绪相当激动。房东家有老人还有小孩,都被吓得不轻,我也没见过这种事儿啊,一时慌了神,幸好房东比较冷静,拨打了‘911’。不大一会儿,屋顶上飞来了一架‘嗡嗡’的直升机,然后开始用大喇叭喊话,那场景和电视里无异啊,我心里除了恐惧突然多了点小兴奋。继而‘乌拉乌拉’的3,4辆警车也到了,那阵势让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要端掉一个丨毒丨品窝点。丨警丨察叔叔荷枪实弹的下车,嘴里不停的说着话,大致意思可以用‘别动,举起手来’这一全球通用的丨警丨察用语来概括。院子里的那个人也被吓呆了,事实证明,他真的是精神不太正常,除了砸坏栅栏,并没有什么罪恶的想法,丨警丨察叔叔还是把他带走了,估计要录个口供抑或遣送回家。在和房东沟通了之后,丨警丨察叔叔又开着‘乌拉乌拉’呼啸而去了,直升机还在‘嗡嗡’盘旋,估计案件结束的太快,还有点意犹未尽呢。当时觉得这也忒夸张了一点,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很庆幸到目前为止我也就近距离感受了这一次。。。。。

  一次活动中拍到的丨警丨察叔叔
日期:2012-03-28 12:03:55

  第七节个人生活趣事
  插播一段个人的生活趣事,供大家乐乐。虽然已经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了半年多,但我清楚地对自己的情商定位为‘大龄的婴儿’。也正因为这点,我才有生活趣事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有一次在韩国超市买油,商品上都是韩文,但是会有个小小的英文标签,我逛了半天终于定位了一排货架,看着那些瓶瓶桶桶,我估摸着应该是油,上面画着金灿灿的麦穗儿,我同行的朋友说,这是小麦油,我看也没看就拿了一桶放到购物车里,回家做饭,依然没看桶上的英文标识,倒完油就开始炒菜,关键是炒完我也没有发现不妥,就是觉得闻着味儿不对,很酸,依稀让我回忆起SARS过后醋酸消毒的味道。后来尝了一口发现味道真的相差很远,第一反应是难道这油过期了?第二反应是难道这是地沟油?最后终于想起应该把桶上的标识仔细看一看,最后发现桶上标签写的是‘Brown rice vinegar’,也就是棕米醋,所以颜色有点偏黄,长得很像油,当时那个汗颜啊,想把自己炒了的心都有,暗暗对自己说:‘没文化,真可怕’,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好笑。还有件事儿更搞笑,第一次去学校周围的星巴克买咖啡,点餐的服务员是个金发碧眼的帅哥,我点了一杯摩卡,帅哥收完钱后问我:‘what’s your name?’我回答了他之后心里犯嘀咕:难道帅哥想搭讪?后来发现他把我的名字写在杯子上,原来这家星巴克每天客人相当多,为了避免混淆,他们会把客人的名字写在纸杯子上,饮料准备好之后再叫你的名字去拿。明白之后我又暗自鄙视了自己一把,但脑子里还是莫名其妙地冒出两个字:‘坑爹’啊。。。。

日期:2012-03-29 06:44:20

  第八节有争议的课堂
  其实看过一些名校的公开课视频的应该知道,美国的课堂是比较随意的,但随意也并不意味着你会很轻松修完一门课程,有的课程也是老师讲述,学生听,有的课程会主要偏重于学生讨论。在我感受过的课堂,大致有几个特点,学生比较活跃,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随时可以举手提问,有异议的地方也可以说‘I don’t think so’, 对学生的提问,老师也会选择先回答再接着讲,有时候也会为了一个问题大家开始各抒己见,讨论个没完。另外一点就是学生和老师都比较随意,这边的课程有时候会安排到中午12点或者1点,课堂上学生开始吃东西,喝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时候我还会看见有的学生坐累了,脱了鞋把腿蜷在椅子上,不过中国的学生这样做的我还没有遇到。老师也不一定要站着讲课,我遇到很多老师都是打开电脑,坐着讲课,有时候觉得不像在上课,更像是开个讨论会。讨论是几乎每个学生都需要发言的,这也会计入这门课最后的成绩,因此大家也会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会尽量多说,而且是有想法就说,我有时候还会觉得是不是发一次言就够了,把机会留给别人,但欧美的学生可能不会考虑这么多,他们喜欢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管这会不会计入成绩。不过可能我经历的是研究生的课程,学生人数本来也较少,所以更方便采用讨论这种方式。上课的内容老师一般会放到网上,因为是选课制,所以选了课的同学可以加入到一个小组,我估摸着有点像我们的QQ群,所有信息和课程资料会在上面发布,上课期间大部分人会带电脑,书,打印的资料等等,我经历了才发现其实他们真的很用功,每门课程都有或多或少的作业,作业的形式还多样,有可能是答题,有可能是写纸质报告,也有可能是去做口头报告。快考试的时候去图书馆通宵,这还真不是吹的,图书馆经常还会人满为患,找不着自习的座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