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年代》
第22节

作者: 马德里工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帆说:“我来总结一下,因为作业指导书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作业员不知道要用特殊的密封圈,用了正常的密封圈;在结构上正常的密封圈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所以五台齿轮箱全部漏油了,我说得对吗?”
  冯建国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他既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他大声地说:“一年前的事情,谁记得那么清楚啊?再说了,我们平时都忙得不得了,忘记一点点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吗?”
  “那么从你的角度出发,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张帆瞪着冯建国问。

  “我觉得我们的作业员已经够累的了,出了问题又是这个、又是那个的怪罪他们,这样下去我怎么向他们交代?”冯建国有点答非所问。
  张帆把脸转过去,这个时候他不想再和冯建国说什么,问王安:“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你觉得短期措施是什么?”
  “我已经安排了售后服务人员把特殊的密封圈全部装上去了,现场测试下来没有漏油,说明对策有效。客户那边我也跟他讲了,8D报告很快就会提供给他们,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问题。”王安有条不紊地说。
  “那么,长期的改善措施是什么?”
  “首先,我会要求工程师把作业指导书更新完成,马上发行;第二,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和发行列入新项目导入的重点检查内容;第三,我会把作业指导书内容的检查作为一个内部审核项,在日常的流程审核当中进行检查;第四……”
  “好的,我同意。你们把这份8D报告准备好,交我审核签字。你们去安排吧。”张帆对王安的回答非常满意。
  送走了王安他们两个之后,张帆问李安娜:“安娜,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
  “生产线每天都有异常状况,有问题也是正常的。”李安娜很坦然地回答。
  “我同意你的观点,有问题是正常的。可是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你刚才注意到冯建国的反应和语言了吗?”
  “哦?你指的是这个。”李安娜恍然大悟:“我觉得他不应该把什么问题都推到别人那里,实事求是地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你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要下这个决心了吧?”张帆苦笑着说。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等田东报道的事情落实之后,在他报到前的一天由人力资源部主导解除冯建国的劳动合同。”
  “这件事情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李安娜谨慎地问道。
  张帆叹了一口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总,我知道你之前对他进行了多次的业绩改善指导,却没有拿到期望的结果,会很失望。但是,从人力资源部的角度来看问题,他是一位工作了八年的老员工,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曾经做出贡献的,有没有可能考虑给他进行调岗?”李安娜建议。
  “我同意你的观点,你可以找他谈一下。他是两年前晋升为主管的,可以这么说:我们公司得了一个差主管、毁了一个好领班。如果有可能,我可以给他一次机会,让他继续在领班的岗位上工作,他的薪资和相关的福利我可以不改变,你觉得怎么样?”
  “好的,我知道了。我先跟他谈一下,稍后我会把结果告诉你。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再考虑解除他的个人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他在公司工作了八年,我们要对他给予九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目前他每月的薪资是一万两千块人民币,算下来他也可以一次性得10万多块钱。就是不知道他会怎么选择?”
  “你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了,你对他应该比较了解。你觉得他会怎么想?”张帆好奇地问。

  “我觉得他这个人好面子,让他再当回领班还不让他死了算了。他肯定是不会考虑的。”李安娜很肯定地说
  “他拿一个主管的工资,做一个领班的事情,还不乐意?”张帆有点不解了。
  “可能你还不了解他,钱对他来说固然重要,但是面子更加重要!自从他当上了主管以后的两年里,有很多同事跑到人力资源部来投诉他,说他好大喜功、自以为是、没法合作。在你没来之前,我跟上一任的运营总监也谈过这个事情,但是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没想到他自己比冯建国先离开了这家公司。”
  “好吧,我也不想这么做。可是事实证明冯建国就是那种‘差态度低技能’的人,不能胜任主管岗位的工作。他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缺陷,去学习新的东西;反而一直以老员工的心态,到处树立假想的敌人,不断地挑战别人的底线。这样下去,不但对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对公司的业务开展也很不利。”
  “你是不是想说,在现在的这种状态下,他已经被公司淘汰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地球缺谁都会转,他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张帆又叹了一口气。
  李安娜拨弄着她那烫得金黄的头发,故作深奥地说:“我听说过西方国家有一句谚语,‘如果马可以投票的话,那么汽车就不会被发明出来了。’汽车发明了以后,马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就被社会所淘汰了。但是,对于马来说,这是很无奈的事情,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这个潮流是马赶不上的。”

  “你说的这一点很有意思。但是,你想过没有?冯建国是人不是马,他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去弥补这些不足的话,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主管。”
  “毕竟他是快40岁的人了,要他去学新的东西,一是学得慢,二是他也没有这个冲劲啊。”
  “今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我听收音机里说了一个新闻:说某省有个收费站要撤销了,这些收费站的员工死活不肯离开岗位,他们觉得自己的大好青春都献给了收费站了。有一个员工就直接说,除了会收费,其他的东西她什么都不会。也很明确地说:36 岁了,年纪不小了,学不到新的东西了,找工作也没有人喜欢。”
  “我觉得她说的是实话啊。在这个岗位上做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再去接纳新的东西,哪有这么容易啊?”
  “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是社会的进步是个人无法阻挡的,社会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不满而停止前进,这个大环境我们既然改变不了,那我们就需要适应它,看到大趋势自我提高、提前做好准备。拿冯建国的这个例子来说,他作为八年的老员工,如果他能够扬长避短,放下自己那一点架子,虚心向周边的同事学习、多与大家好好沟通,他也不会把工作搞得这么一团糟。你先跟他好好沟通一下,我希望能够给他一个台阶下,让他继续在领班的岗位上为公司继续服务。”

  李安娜又想了想,才徐徐地说:“我觉得目前的组装生产车间生产团队的成员工作还是很热情的,也对未来充满了良好的愿望……”
  张帆打断了李安娜的话:“一个团队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靠管理者用心引导,并靠明确的规则来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力量构成合力。管理一个项目如此,管理一个部门也是如此,团队协作需要默契,但这种习惯是靠长期的日积月累来达成的,在团队成立期还是要靠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来养成,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冲天的干劲引导得不好也是欲速不达啊。比如说 李四剪裤子的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