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7节作者:
实梦zs 杨氏并未发现武氏兄弟仇恨的眼光,因为她正和当地的妇女寒暄着,而沉静的二囡却发现了,哥哥的这一眼,她不仅感到恐怖,更剥夺了她对两个兄长最后一点同胞之爱。她虽然还小,但是心中却期望自己能保护母亲,不让这两个常年不见的哥哥伤害到母亲。
好一番扰攘,让年幼的二囡体会到家乡亲人的热情,心中正暖暖的,只见一阵喧闹,文水地方官员在一群随从的簇拥下迎了过来。只见他约莫四十的年纪,面皮白净,几缕虬髯胡子,官服穿戴的齐整,见到殇车上的灵柩,立刻表现出一副哀戚的面容,双手高揖过顶,一作到底,大声道:“应国公啊,您早年从龙,国之栋梁,伟业闻于乡里,如今早登极乐,属下不能亲眼目睹国公爷的英姿,不能亲耳聆听国公爷的教诲,实在是属下福分浅薄啊!”说着以袖做拭泪状。
二囡看到这位官员比起沿途接待官员热情的多,心中不由更是安慰。而杨氏这时忆起亡夫,不由得心中又难过起来,赶紧用袖子轻轻拭去眼角泪痕。
县令哀叹一番后,来到杨氏身旁,向杨氏行了参见大礼,宽慰几句,然后说道:“请国公夫人先将国公爷停灵故居,待选定了良辰吉日,再安葬于武氏墓园。”
杨氏默默点头,引殇车往武氏故居而去。
来到故居门口,二囡下车一看,只见这是一进老旧的院子,院中屋墙是用黄泥与糯米砌筑而成,梁则是用木头搭建。虽然建好有些日子,但是屋子依旧显得古朴结实。
杨氏下得车来,正要将丈夫的牌位抱在手上请入堂屋正厅,武元庆突然快步走了过来,在杨氏指尖触到牌位之前将牌位抱在手中,口里说道:“父亲大人的灵位,还是由我这做儿子的请入正屋的好。”说着,也不理会杨氏,大踏步的向院内走去。
一旁的武元爽略有些得意的睥睨一眼杨氏,然后跟着走了进去。
杨氏见身旁聚满了文水官员和亲族故旧,一时也不好发作,只好扯着二囡和三囡的手,移步往屋内走去。只见此时武元庆已经将父亲的灵位安放在正屋的供桌之上,轻轻用衣袖擦拭灵位上的灰尘,唯恐灵位被污垢沾染丝毫。
武元爽则在一旁招呼先遣回家的仆人在灵位前放好香炉坛,又在地上放下两个锦褥,兄弟二人就点起香来,默默祝祷一番,然后将手中香放在香炉之中,接着跪倒在锦褥之上,恭恭敬敬在地上磕头行礼起来。
而那奉香的仆人是一直跟随武氏兄弟身边的,也不递香站在后面的杨氏和三位小姐。杨氏虽然心中极为不悦,但是也不发作,微微回首示意站在身后的奶娘,奶娘立刻会意走上前来,从供桌上拿起三支香来,恭谨的来到杨氏身旁,双手递给杨氏,杨氏于是这才在夫君灵前双手持香,深深鞠躬拜了三下,将香轻轻插在了香炉之中。
奶娘又依次取了香,给三位小姐,大囡领着两个妹妹在父亲牌位前拜祝一番,然后将香插入香炉,之后立在武氏兄弟身后静静等待。
武氏兄弟为了表达他们长久未尽的孝道,在地上跪拜了好一阵子,才起来。只有两个锦褥,三姐妹只好等待。直到兄弟二人拜完父亲,大囡和二囡才双双跪下拜祭,之后是三囡。
棺椁停于正屋之后,武氏兄弟请县令大人和居住在本地的武氏族长——一位年长佝偻的武士彟的远方叔父来到书房之中,商议下葬之日。武氏兄弟旁若无人、大摇大摆的跟组长走了,根本无视杨氏母女的存在,留下杨氏母女呆立当场,有些尴尬。
杨氏也是见惯场面的妇人,这种窘境也难不倒她,她微一愣怔,就要带着三个女儿去院中西厢给女儿选择房间,好安顿下来直到办完丧礼。
(注:古代房屋的院子里,一般习惯是,老夫妻二人是住正房,儿子住东厢,女儿住西厢,或者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
一位年老的妇人突然挤出人群,来到杨氏身边,用手在衣襟上擦拭两下,然后亲热的拉起杨氏的手,说道:“国公夫人,咱们文水能出应国公这样的人氏,简直是咱们桑梓人家的大幸啊!当年应国公还在乡里的时候,老妇就说应国公为人不凡,果然他不仅自身腾达起来,还带着咱乡里的族人也都入仕为官。往日咱乡里人就盼望着能请国公爷和夫人去家中一坐,一进乡亲之谊,今日国公魂魄归来,虽不能亲临寒舍,但是如果国夫人和几位小姐能够赏光,咱们乡里人家就不胜荣耀了。”
杨氏猛然被人拉住双手,有些不习惯,只觉得拉住自己的双手颇为粗糙,有些割手的感觉,再抬头一看,只见面前的妇人大约有七十多的年纪,面上的皱纹如纵横的沟壑一般,只是看起来精神尚且矍铄,人也很伶俐的样子。只见她身上衣衫是深色葛布制成,不起眼的地方已有补丁痕迹,显然家境并不太好。
杨氏本来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嫁前后接触的都是贵妇人,一时接触到如此乡下妇人,颇有些不习惯,但是在此时武氏兄弟皆视她为无物的时候,这老妇的热心让她感觉到感动,于是含笑道:“乡里乡亲的,您老说的怎么这样见外,像您这样年纪的人,都是先夫族中的长辈,先夫在世的时候,常给我念叨着思念故乡族人,只可惜年年公务繁忙,无法回来探望桑梓故人。如今,先夫终于可以安然修养,长眠故里,定是心中安慰了。您老既然诚心邀请,那我就代替先夫去您老家拜望一下。”
老妇听得身份高贵的杨氏竟然如此随和,立刻答应了自己的邀请,不由得喜出望外,在众乡亲的羡慕眼神中,赶紧回家里准备去了。
杨氏和文水的乡亲又寒暄了一阵,然后带着女儿来到西厢,房间已经多年未有人居住,不免布满灰尘,杨氏选了两间略微干净向阳的房间,让自己带来的仆人打扫一番,让大囡住了一间,二囡和三囡住了一间。
二囡将包裹放在刚铺上褥子的木板床上,就着从雕花窗棂照射进来的光线,打量的屋内情景。屋子倒很宽敞,只是屋内陈设十分简单,不过一架五尺宽的雕刻着飞禽走兽图案的黄杨木床,床上的帷帐大约已经旧了,被人撤了下去,未曾换上新的。除床之外,不过一具古旧的枣红色衣柜,一张椴木圆桌,外加两把已被磨的光滑的三脚圆凳。
二囡静静的凝视着屋内,这就是父亲早年曾经住过的屋子,想着想着,就觉得这屋子分外亲切,虽然条件十分简陋,但是倒也并不碍事。她就这样静静坐在床旁,看着小妹将衣服放入柜子一一收拾好,自己却只是在冥想着追思着亡父的音容笑貌。
日期:2011-10-02 21:33:09
与此同时,已经和族长商议确定了父亲的下葬日期的武元庆正独自站在父母的卧房中凝视着室内的物件,陷入了沉思。他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是却与她妹妹二囡一样,正在追思着父母。唯一与他的妹妹不同的是,他正在对他母亲相里氏的身世和命运感到愤愤不平。
自他出生起,父亲就很少出现在家中,那时候,他还不能理解父亲在外面办的是什么大事,唯一眼见的不过是母亲相里氏,这个出身于平民的胡人后裔如普通农家女子一般在家里忙里忙外,操持家务,替父亲在亲戚族人面前尽孝道,和妯娌邻里和睦相处。
父亲整日忙着,不是去洛阳经营木材,就是去太原军中效力,然后更是从龙起义,成为开国功臣。因为父亲的善于经营,父亲通过木材买卖赚到一笔财富,然后又通过财富买到了官做,更是因为精准的眼光,跟随了高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