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19节作者:
实梦zs 杨氏出嫁以前,因为修习佛理,又想在家侍奉父母,因此迟迟未嫁。桂阳公主是先帝高祖皇帝的女儿,嫁给了杨氏的堂兄为妻,杨氏无事的时候,也去堂兄府中,和公主拉拉家常说说话,颇得公主的好感。
当年武士彟丧妻之后,先帝想为他再找一门妻室,桂阳公主在先帝跟前就立刻进言,推荐自己这位多年未嫁言行非同一般的小姑子。在大婚之时,桂阳公主更是作为女方的婚主。
杨氏回长安之后,本应该早早去拜见公主和堂兄,只是自己热丧在身,前去拜访未免不太吉利,因此一直拖延至了这个时候,才带着未嫁的两个女儿前去拜访。
虽然多年未去,不过公主府门房的那些人还认得应国夫人,热情的将二人请入府中。初次来到公主府邸,二囡不由有些新奇,此时正循规蹈矩紧紧跟在母亲身后,眼睛也没有乱瞄,将母亲交给自己的大家闺秀的礼仪做的齐全。
日期:2011-10-23 20:08:15
在堂中等待不了多久,就听到一阵环佩叮当的声音,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接着,几名仆妇簇拥着一位珠玉满身袍服高髻的五十多岁的妇人进来。这夫人生的雍容华贵,举手投足都有皇家气质,年龄看起来比母亲还要年轻几岁。一看可知,这就是桂阳公主。
杨氏见公主进来,立刻起身,二囡和三囡也紧跟着赶紧起身。杨氏跪下行了大礼,口中说道:“妾身应国夫人见过长公主殿下。”
二囡和三囡按照母亲教过的礼仪赶紧跪了下去。
桂阳公主走上两步,微笑着扶起杨氏,口中说道:“多年未见妹妹,怎么这样见外了!”说着让杨氏坐下,自己也坐在主位榻上。
“这些年妹妹随应国公外放赴任,多年没来看我这当嫂子的,只怕是忘了我吧!”公主略略打量了一下杨氏,又抬眼去看粉雕玉砌的两个小姑娘。
杨氏赶紧欠身说道:“这些年,随着先夫在外,心中没有一日不想念着公主,盼望着公主福泰安康。好容易前年回来了,又是热孝在身,也不好打扰公主。到了去年底除了服,今年才好来拜望公主。”
公主扑哧一笑,道:“自家姑嫂,说话不用这样见外。这人一去几年,怎么都生分了呢!我瞧着怪别扭的。”说着拿眼瞄着二囡,道:“这是哪个丫头啊?听说你头几年为应国公生了三个千金,我都还没见过,这丫头看着眉目如画,是个福相,不知道是哪个丫头呢?”
杨氏看一眼二囡,道:“这是老二,小名二囡。大囡在先夫在世的时候已经定了婚事,今年年初出嫁到了贺兰家。现在在身旁的只有二囡和三囡了。”
公主的眼睛又在二囡身上打量一番,不由伸出玉手,对二囡招呼道:“来,过来让我看看!”
二囡依礼站了起来,微笑着轻移莲步,走到公主身旁,向公主再次拜下,公主一把将二囡拉到怀中,看着二囡的脸蛋,笑道:“这小模样长的还真是俊俏,礼仪也周全,颇有大家风范。妹妹教养的孩子就是不同。这样看来,那大囡也必定是个美人胚子,贺兰家的姑爷可得了宝了。初次见面,我这长辈也没什么给侄女的,就把这只我带了多年的玛瑙镶金戒指给了二丫头做个见面礼吧!”
说着从保养的依旧细腻的玉手上褪下一只戒指,放到二囡手中。
杨氏赶紧站起身来,道:“公主心爱之物,这怎么敢当呢!”
桂阳公主笑笑道:“这有什么!我跟这孩子投缘,她初次来,我总不能让她空手回去吧!”
说话间又拿眼看看坐在后面的三囡,道:“三丫头年龄还小,身段还没长成,眉眼看着是极不错的。这孩子打扮倒是素净,人也乖巧的样子。”说着微微回首对身后的仆妇道:“去我那只紫檀木妆奁匣子里把那翟鸟纹镶金粉水晶耳坠拿来给三丫头。”
日期:2011-10-24 20:54:18
杨氏一边说着“这怎么敢当!”一边让两个女儿跪下谢谢公主的赏赐。
扰攘一番,二囡回到母亲身后侍立着,仆妇端上了香茶,公主问一些利州、荆州的风物人情后,不由又谈到儿女家事上来。
公主问道:“这二囡定了婚事没有?”
杨氏回道:“她父亲在时,只给大丫头定下了亲事,之后一直在守丧,因此还没定下人家。”
公主点点头道:“如此女儿,一定要寻一门好亲事,否则真是要委屈她了。”
杨氏陪着公主谈了半天琐事,到了晚饭时分,杨师道回到府中,又是拜见一番,公主留下母女三人用膳。公主所食的菜肴,自然与皇宫内的不相上下,二囡再次饱了口福。
随后的半月中,杨氏又带着两个女儿,拜见了在长安的母家亲戚,如堂兄杨恭仁,杨恭道,堂姐燕杨氏。这几位都是杨氏伯父隋朝的观王杨雄的儿女,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已是不凡。
杨氏本来出身在大家族中,早在隋朝之时,就是望族,亲戚故旧自是不凡。现在武士彟去世,武氏那边人丁凋零,子侄未能继承父业,且对她母女不礼,因此她不免多往自己娘家亲戚处走走,更存着让他们看看自己这两漂亮女儿的意思,以后结亲也好攀个好人家。
说道堂兄杨恭道,本在朝中为官,第三女前几年进宫成为了太宗皇帝的妃嫔,封为正三品婕妤,生下皇子赵王福,家世也算显赫。
而堂姐则嫁给了勋贵之家的子侄燕宝寿,生得女儿在武德年间进入秦王府侍奉秦王,贞观元年,这位堂姨侄女就被封为四妃之一正一品德妃,为太宗皇帝诞下了皇八子越王贞,也算是盛极一时让人艳羡。
另有一位堂兄,诞下一位女儿,早年嫁给了齐王李元吉为妃,玄武门之变后,杨氏这位从侄女随例入宫,竟被太宗宠爱,虽然没有名分,但是听说极为得宠。
杨氏这些本族亲戚都是能人辈出,多加走动,必定亏不了自己。
二囡也明白母亲的意思,因此每次外出也表现的分外端庄。这两年在应国公府的生活,已经告诉了她,女子最大的依靠就是丈夫。自己不可能如汉朝的班婕妤一般著书立说,在这世上要想生活的好,除了嫁得一个好丈夫外,还有什么路可走!
最近,时常睡觉之前,她会在镜前端详自己的胴体,那丰润挺拔白皙的胸脯,收敛得宜的腰身,浑圆玉润的双股,修长瘦削的小腿,使她的身体形成了一道曼妙的曲线。也许,这些就是自己将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资本。
日期:2011-10-27 11:10:21
第三卷 踌躇满志
第一章 奉旨入宫
贞观十二年秋天,长孙皇后过世已经两年多了,太宗皇帝再次下旨在民间选择美貌女子入宫充盈宫廷。
官宦人家和民间百姓一时都慌了神,虽然能够成为天子的妃嫔是臣民无上的荣耀,但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又有几人能够得到帝王的宠爱,成为后妃呢!而且,宫门一入深似海,女儿进了宫再要见面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如果进宫无宠,只怕就要在幽深的宫廷中虚度青春了。抱着这个想法,无数父母赶紧把到了年纪的女儿赶快嫁了出去,以免有入宫的可能。
唐初婚嫁习俗一般女子十三到十八岁完婚。例如太宗的长孙皇后和燕德妃就都是十三岁出嫁的。杨氏现在身边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都正在婚嫁之龄,因此杨氏不由得一时慌了神,到处托人给两个女儿物色夫君,及时出嫁,以免选入宫中掖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