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第20节

作者: 清河县西门大官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照当时的礼仪,前来迎亲的应该就是新郎,也就是纪国国君了。那为何前面我们认为这个裂繻不是纪国国君,他是替国君来迎亲的呢?依据有两点,一点,如果是国君的话,《春秋》里应该称呼他为“纪侯”才对而不是“纪裂繻”。二者,则是来自《左传》。《左传》对于此条的的记载如下: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这里特意强调“卿为君逆也”,也就是明确指出,裂繻是纪国的卿大夫,这次是为了他们的国君而来鲁国“逆女”的。所以后来杜预在为《左传》做注解的时候也持这一说法,认为“裂繻,纪大夫”。
  既然是大夫替国君来迎亲,记录一下似乎也没什么特殊的,但《春秋》特意记录,《谷梁传》就认为必然有深意,所以《谷梁传》对此做了阐发,认为:
  逆女,亲者也,使大夫,非正也。以国氏者,为其来交接于我,故君子进之也。
  意思是说,迎亲应该是国君来的,但纪国这次派了大夫,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啊。夫子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在他名字前面冠以“纪”这个国名,是因为他是代表自己国家来我们鲁国迎亲的,所以以此来提高他的身份。
  《谷梁传》和《公羊传》在引用《春秋》这一条记录的时候,对于纪国来使的名字和《左传》有点差别,《谷梁传》和《公羊传》里,引用此条时对于纪国的来使名字都写作“纪履緰(xū)”,这可能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差别。其实在前面提到无骇的时候,《谷梁传》里就写作无侅(gāi)。古代的文章诗词在流传过程中偶尔有这种差异很常见。
  《公羊传》对此条的解释更详细一些:
  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其称主人何?辞穷也。然则纪有母乎?曰有。有则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外逆女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亲迎也。始不亲迎昉于此?前次矣。前此则曷为始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女曷为或称女,或称妇,或称夫人?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

  先是强调了一下纪履緰的身份,就是纪国的大夫。这次来虽然是行使国君使者的职责,但《春秋》没称呼他是使者,原因在于按礼制规定迎娶新娘不能用新郎的名字(即使者不能自称是新郎的使者),而是要以其父兄师友的名字(我猜之所以使者要称是新郎父兄师友的使者,是为了用身份地位更高一点的人的使者名义来迎娶新娘,可以显示出新郎家对新娘尤其是娘家人的尊重)。但是又提到了一个反例,就是宋国国君派公孙寿迎亲的时候就是直接以新郎的名义来的(这个应该是后面会出现的案例,具体情况此处暂不讨论),原因是宋公当时已经没有“诸父兄师友”类的人(我猜意思就是这位宋国国君父亲已经去世、自己就是老大,身份地位已经是当时宋国最尊贵的了)。纪国国君父亲不在了母亲还在,为什么使者不以他母亲名义呢?因为母亲不能(在名义上)代表国家与他国发生外交往来。正常情况下,别国来迎亲,史书是不记载的,之所以这次记载,就是为了讥讽纪国失礼,纪国开了一个结婚人不亲自来迎亲的先例。结婚人不亲自迎亲其实这也不书纪国国君这次开的头,此前已经有了,但是,就跟前面无骇帅师入极一样,“前此则曷为始于此?托始焉尔。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读到这的时候我都有点反感《公羊传》的这条理论了,按《公羊传》的这个理论,《春秋》里其实同类事里第一条记录都适用啊。

  然后强调了一下几个名词的区别,称为“女”,是因为还未出嫁,人在娘家;在出嫁的途中,称作“妇”(涂,通途,这一条也说明过去交通不发达,女孩子出嫁的路上会耽误的时间比较长);嫁出去了与夫婿完成婚礼仪式了就称为“夫人”。
  显然,这也是一桩政治联姻,不过不知道这位鲁国的公主嫁到纪国以后幸福不幸福,希望她幸福吧,婚后的生活不至于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向姜一样悲惨。

  日期:2022-09-12 19:32:32
  [春秋]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伯(帛)莒子盟于密。
  这年十月,《春秋》记载了两件事,我们分开讨论。先说第一件事“伯姬归于纪”。
  这件事就是上个月纪裂繻来逆女的后续。伯姬,是这个女孩子在《春秋》里的称谓,伯,意思是这女孩子是姊妹中排行大的。姬,鲁国是姬姓。这称谓其实差不多还是“姬姓长女”的意思。归,就是出嫁。按照当时的说法,“妇人生以父母为家,嫁以夫家为家,故谓嫁曰归”,女孩子没出嫁的时候父母的家就是家,出嫁了以后丈夫的家才是家。《诗经》里有“之子于归”,就是女孩子出嫁了的意思。归于纪,就是正式嫁到了纪国(即在纪国举行了正式的婚礼仪式了)。

  《左传》里对这件事没有任何记录,《公羊传》则稍微解释了一下:
  伯姬者何?内女也。其言归何?妇人谓嫁曰归。
  意思是说,这位伯姬就是我们鲁国公室的女儿。《春秋》里用“归”,是因为女人出嫁叫做“归”。
  《谷梁传》对这件事的解释,相对来说就详细了很多:
  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妇从人者也,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伯姬归于纪,此其如专行之辞,何也?曰:非专行也,吾伯姬归于纪,故志尔。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先是解释了一下“归”的意思,女孩子嫁出去就叫“归”,反过来出嫁后回娘家就叫“来归”。跟着提出了一个对后世女性有非常深远影响的观点“妇从人者也,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意思是说妇女是从属于男人的。“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这句话里的“制于父”,其实是“受制于”,这句话的意思是是说,一个女孩子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是要服从自己父亲的命令,出嫁以后要接受丈夫的管制,如果丈夫去世了,那就要服从长子——这就是所谓的“三从四德”里面的“三从”。正因为如此,妇女是不能自作主张来行事的,做任何事必定是根据她所从属的男子的意愿的。“伯姬归于纪”这句话虽然听着像是说伯姬拿的主意,其实不是,是因为是我们鲁国的伯姬嫁到了纪国,所以《春秋》记录了一下,之所以没说纪国使者,是因为来迎亲的人看轻了迎亲的规矩(纪国的行为不符合礼制规定),所以也就不值得记载。

  嗯,后世两千年,女人的命运基本就这样被《谷梁传》定义为男人的附属了。至于纪国这次来迎亲的使者裂繻,嗯,九月份还抬举你名字前面加个“纪”,十月就明确表示不值一提了。
  这个月《春秋》还记录了第二件事,就是“纪子伯(帛)莒子盟于密”,密,显然是会盟的地名,据考证在今天山东昌邑附近。这次会盟双方中的一方是莒子。莒子,好理解,莒国的国君,可见莒国是个子爵的国家。另一方是纪子伯(帛)——之所以带括号后面另写一个(帛),是因为三传在这里有一些小的差异。《公羊传》和《谷梁传》写作“纪子伯”,而《左传》写作“纪子帛”。虽然音同,但是按照三传的阐释,这里有重大分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