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走停停,虽然说不上“游玩”二字,但也称得上优哉游哉,也领略到了南渊国的不少风情世俗。
另外还有一个收获就张砚包袱里多出来的那些书。
都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张砚现在就在践行老祖宗的格言。
南渊国不算大,但历史却不少,很多东西眼睛只能看到表面,结合文字的沉淀描述才能达致深处。所以这一路上张砚除了对药材方面的书感兴趣之外,看的最多就就是南渊国的史书了。而且因为识字的人很少,书本也不普及,张砚一本书买走看完之后到了下一个城市还能很轻松的折价一点卖掉,被他留下来的都是值得反复琢磨的书。
南渊国如今虽小,但并不是一直以来就这么小。甚至南渊国这个名字其实也只存在了三百多年。
再往前,南渊国现在的这片土地其实是属于“乾德朝”的国土。而乾德朝属于荒天域里的“上国”,疆域要比如今的南渊国大一倍还多。而如今从乾德朝里分割出来的南渊国就属于“下国”。
在南渊国的北面就是和南渊国一样,曾属于乾德朝,如今自立的“北武国”。
所以北武国和南渊朝之间其实是有相同的历史脉络和继承根源的。
关于乾德朝的分崩离析张砚暂时没有找到详细的史书去了解,但大体上可以判断为“内部权力崩塌,加上外部危机挤压”一起造成的结果。
内部权力其复杂性张砚从书本上只能看到一些结果,无法窥看其内情,这种东西外界能买到的史书也估计记载不了。但外部的挤压书上却是写得很清楚。一方面是西面妖族的攻势,另一方面就是来自更东边,在越水东岸的华岳上国的压迫。
最后虽然乾德朝分崩离析成为了北武国和南渊国,可这两国之间并没有因为均出同源而相互友好,相反都将对方视为窃取乾德朝一半基业的贼寇。时常摩擦不断,关系很紧张。
之所以北武国和南渊国这几百年了还没有爆发过真正的大战,不是两边有什么底线,而是因为妖族和东面的华岳上国一起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相互间就算看不顺眼甚至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也是没余力去大打出手的。
甚至时间长了,迫于外部的双重压力之下,北武国和南渊国之间还被迫展开了一些交流,不论是国事还是经济上都有,连讲武院之间的交流也有。
这就很有意思了。就像分家之后闹矛盾的两兄弟,关起门来互相看不顺眼,可面对外面的欺压时又不得不相互取暖。
就这一路上,张砚在各大城的集市里都有看到北武国相关的货物,其中北武国的一种类似茶砖的特产在南渊国这边非常紧俏,很多集市都是挂一面牌子出来,没现货但可以预定。张砚去问过,最离谱的是预定后最快都要等半年才有货给你,运气不好等个一年多也是有可能的。
回北江郡的最后一路张砚就是搭乘的从长湖郡往北江郡向口城的茶砖返空车队。
向口是北江郡的郡守府所在地,也是北江郡最大最繁华的大城。前往北江郡的车队一大半都会先去一趟向口,然后在分散。而张砚最后的目的地廊源就离向口不远了。
临到向口下了车队,找馆子随便对付一顿之后准备逛逛,然后休息两天再回廊源。
不知道为什么,张砚此时总有一些“近乡情怯”的忐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世为人他都没有经历过“亲人”相关的事情的原因。
上辈子,嗯,地球上的他已经死翘翘了,应该能称为上辈子了吧?
上辈子张砚就是个孤儿,从福利院里被师傅领养的。后来他一度将师傅看做自己的父亲。而师傅的离世也让他再次成为了孤家寡人一个。
如今再世为人,不论个中经过,现在这具身体已经与张砚的魂魄成为了一体,他也理当继承这具身体原来的一切,好的或者坏的。
虽然原主人的魂魄已经消散,可肉身里存下来的一些记忆让是让张砚每每想起“家”这一字时心里都难以平静。
最后在这方面毫无经验也无法跟谁借鉴的张砚只能硬着头皮走一步看一步了。在向口的这两日,他倒是买了一些这边的特产打包之后准备作为礼物带回家。
临行前一晚上张砚一夜无眠,莫名的烦躁,静不下心来。勉强将当日的功课做了,之后就坐在窗户边上,看着外面不知何时飘起的小雨思绪万千。
这两年其实张砚对于廊源的那个家一直都有联系,对家里的情况他也有掌握。按最近的那一次家里来信时所说,家中日子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还得到了廊源城卫官周仓周大人的照顾。那些用张砚军功换的良田已经找人在耕作了,去年收成还不错,家里人都长胖了。
张砚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与之前第一封信里那种“强颜欢笑”不一样的情绪,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喜乐。甚至信里还跟他开启了玩笑,说老娘让告诉他,等他回家就给他说一个媳妇云云。
一路跟车,路上唯一可以让张砚稍微减少一些忐忑情绪的也就只有他手里剩下的那九颗豆兵了。只有沉寂在法术中,才能暂时让张砚心里显得平静一点。
从向口出发,五天后就到廊源了。之前张砚就对自己这个新的家乡有过详细的了解。
因为整个北江郡的地理位置特殊,往北是与北武国的重要关口“铜虎关”,是南渊国和北武国之间极为重要的一个交流关口。包括“茶砖”在内的北武国货物都会从这里进入南渊国,而南渊国也会有同等多的货物从这里离开再流入北武国。
除了铜虎关之外,在东面北江郡还紧邻越水,可以说是直接要承受越水东岸来自华岳上国的兵锋压力。
所以北江就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兵”和“商”双重比重的特殊地域格局。
在这种格局下,除了郡守府所在的向口之外,如廊源这类大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都大邑,而是有着相当的“兵家据点”的意思。
印象中,廊源的城中并不繁华,甚至主体规模都不大,可却有着很高很厚的城墙。城内卫戍也有足足一营常年驻守。
可以说廊源和张砚这一路到过的各郡大城比起来,更像是一个有高墙和重兵的镇子。
甚至比起鱼背山要塞,廊源的城墙都要高上一些。看起来对于南渊国而言,来自西面的妖族的威胁并不如东面隔江相望的华岳上国的威胁大。当然,也有可能是鱼背山要塞地势本就险要没必要太高的城墙的关系。
远远的看到一块郡碑,上面红漆勾勒了“北江郡”三个字,意味着张砚终于慢吞吞的从鱼背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等看到城门时张砚心头更是涌上来数不清的记忆片段。
“西门。”张砚呢喃着。他当年被发配充军时走的也是这扇门。
车队要进城,张砚自觉的先走了下来,他不用跟车了,而且他手里的文书也需要在门口卫戍这边先核准,然后还要去地方衙门落籍。
城门洞子里的军卒看了文书又看张砚几眼,脸上泛起笑意。从鱼背山这种地方活着回来的人在军伍里天然就受尊重。领着张砚拐进了城卫岗亭,里面一名伙长再次核验了张砚手里的文书,然后让张砚等着,自己则拿着文书去驻地找书记官核对落籍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