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神咒》
第59节

作者: 一小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哥放心,我晓得。”
  “嗯,你晓得就好。哎。”张顺又叹了口气。这些话他也不得不说,但自己这一具残躯,实在是不知道能不能让如今明显变得极有主见的张砚听进去了。
  张砚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给张顺解释,最后只能不做声,让时间慢慢的解答所有。但有一点他并没有敷衍张顺,那就是此时已经继承了前身所有的他,对于张家眼前这几口人看得是极重的,从未想过要让家里人犯险。所以才会主动与暗地的那位尚未碰面的吴公子挑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到他自己的身上来。这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保护家里人的办法。
  当然,光靠吸引敌人的目光毕竟不够稳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还需要一些别的手段来加护才行。只不过这就不能再靠张砚单枪匹马就做得了的了,需要寻一个靠山,或者说依仗。
  放眼整个廊源城,能被拿来作为张家的依仗并且还要在面对吴大少爷以及其头上的吴远时还能屹立不倒的靠山,其实也就一个选择。就是卫戍城卫官,周仓。
  另外,选择周仓还有一个前置的便利,那就是张砚从鱼背山林沢冬那边用八卦阵的一些变化精义换来的人情引子。

  人情的本质就是“礼尚往来”,次数多了相互间就会多出来情谊,而不只是在于利益。当然,大多数人情都还是停留在利益上,或者说利益的比重更大。
  所以张砚需要一块足够亮眼的“敲门砖”,而不是继续靠着林沢冬的人情去作为自己的标识。
  “二哥,这些药材是干嘛的?”张慧圆很好奇二哥弄回来的那么多药材。刚才光顾自叨叨叨了,此时才有心思去探究。心里暗道莫非又是那神奇的老爷爷教给二哥的什么手段吗?
  两百多斤的干药材堆在一起是很大一堆的,几乎将张砚那间小卧室塞满,推回来时也是费了不少劲,若不是推车够大,还真一趟带不回来。

  “炼药啊。”
  “啊?二哥你还会炼药?!”张慧圆心里暗道“果然”,嘴上还是难掩激动的。二哥这次回来就好像一个家里原本普普通通的孩子一下就无所不能一般,让人总是看懵。
  “那当然,以前只是藏器于身不外露罢了,如今咱家风雨飘摇总要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行,对吧?也算迫不得已了。”
  “那我能看看吗?”
  “不行!另外,这事儿必须保密,我没点头,除了家里人谁也别说。快点,来搭把手,先帮我将这些药材洗洗......”

  张砚一共从元药房里买回来十七种药材,清一色的廉价。而且这些药材都是他这一路上研究过药性的,相互间还有一定的药性互补,属于能够混在一起熬制的那种范畴。
  不过真正被张砚所需要的并不是全部,而是这十七种药材里的八种。
  之所以要了这么多的药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垫一手丹炉,让丹炉预热和熟悉一下药性,让后面的正式炼制更顺滑。
  二来就是为了保密。张砚准备要炼制的丹药就是他打算许久的壮骨丹。
  和外面那些抢手的筋骨散、玉果酿不一样,壮骨丹增加的直接就是筋骨的强度,一成或者两成。也就是说基础越高,增益和收益就越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抗药性的存在,每颗递减效果,十颗之后再无效果。

  但十颗壮骨丹不说让服用者的筋骨强度翻一倍,起码涨个三四成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那些武道强者想要涨一成筋骨何其难?这里面的需求空间简直大到不可想象。也让在龙虎山的丹方里只算是下品类的壮骨丹在荒天域里成了绝对的精品。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张砚能够顺利的把丹炼出来,不然一切都是扯淡。
  小妹张慧圆被抓来帮忙,负责在厨房里洗草药,边上老母王兰萍也闲着过来搭把手。而张砚负责去巷子里的大水井里挑水回来。
  洗药材用的是温水,洗得更干净。
  “稍微沥一下就行了。用不着再晒的。”张砚将一簸箕一簸箕的洗好的药材搬进自己的小卧室里,拒绝了别人跟进去帮忙。并且告诫家里人不要去搅扰他。
  说实话,张家的三人哪个不好奇张砚是怎么炼药的?可最后还是选择了对张砚的信任。
  小屋里,张砚将两枚豆兵撒在地上,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好快速反应。然后盘膝坐在自己的硬板床上,双手一摊,手腕上扣着的万相珠便飞了出来,凌空便化为一尊两尺高,一尺粗的椭圆形丹炉。
  这丹炉主体漆黑,但又有种黑得发亮的反差感,同时有一条条银色的纹路镶嵌其上。炉子腰部有三颗核桃大小的透明晶球,可以透过他们看到内部。炉底扁平,生有三个脚架,形似牛蹄,与炉头上的独角呼应。
  既然这炉子由万相珠所化,那必然不会是普通货色,而是在下品丹炉中名声最响,甚至被龙虎山的一本杂记称为“奇炉”之一的:残炉。
  清炉,上温,转炉。一套炼丹前的准备动作张砚虽然还谈不上驾轻就熟,但也绝对中规中矩。一路上他可不是单单的研究药材,丹炉的实际运用他是早就在熟悉了。甚至还炼过几炉尝试,慢慢的将理论上的东西转到手里。
  炼丹是手艺活。张砚就是觉得这不单单是一个门道,更是一门手艺,动起手来绝对比看理论的丹书要难上太多太多了。
  做菜讲究色香味,还有火候,而炼丹同样讲究繁多,同样也有一个“火候”就能把人给逼疯。没点天赋和毅力,还真走不了这条道。
  等前面的准备做好,就是放垫丹的药材了。张砚轮着将多出来的这些药材全部都放了一遍,等出来时,全是稀碎如尘的药渣。这种垫丹不会炼出来什么成品,要的就是那些药材里的药性去唤醒炉子。
  足足半个时辰,张砚才把丹炉营造到最佳状态。三颗晶球此时透出一丝丝金莹的光彩。那是炉子里灵气涌动的现象。
  深吸了一口气,感受了一下自己体内气旋中的灵气状态,确认一切无误之后张砚才正式开始。
  一味一味的药材被张砚按照丹方上的比量在恰当的时候放入炉中,让每一味药材的药性在一个恰当的微妙时刻参与互相搭建,一点一点的把丹药的基础夯实。
  整个过程在张砚看来有些像是在修房子。先规划地方,然后打地基,接着就是竖起梁柱,之后才是慢慢的垒砌墙壁,最后则是封顶并往里面填充细节。
  点睛之笔就是假石根这味药材,它的作用就是将其余七种药材的药性糅合起来,并且贯通,让整个“屋子”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因为壮骨丹是初入门的一种丹方,不论是药材还是手法都不算太难,而且试错的成本极低,更不会有炸炉的风险。不过张砚还是炼废了两炉之后,第三炉才宣告成功。
  “运气不错!”张砚自我恭喜。因为他之前回家路上也炼了四五次,全是失败,这次是他第一次成功炼出壮骨丹来。
  一炉出丹两枚。按照“残炉”的品质,这个出丹量无疑是不及格的。一般来说三枚才算及格,出丹四枚算不错,五枚就是优秀,六枚是残炉的上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