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不可能一个人没事往深山老林里钻。
听得孙道良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徐永和对他煞是器重。在深圳打工的人,谁都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你不会说粤语,又不会说普通话,那想在深圳找到合适你的工作,难上加难。本地话,或者普通话,无论哪一种语言你得至少懂得一门。并会和人简单地用一种你懂得的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沟通。
当然,会说英语才是最吃香的了!
所以,徐永和对孙道良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是羡慕。
内心里,涌现一股敬佩的目光投向孙道良。
要不然,凭孙道良衣服上粘上树叶花草,头发上一层灰土污垢。就剩一张脸露在外边,看上去还算是像个正常人。来到高铁站,孙道良摇身一变,成了徐永和眼里的老板级人物,徐永和回想起自己前前后后和孙道良相遇,不过才一个多小时。
对孙道良两种角色的塑造、互换,令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子,怎么也不可能将孙道良身上出现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角色牵连在一起。
面对孙道良对他的慷慨解囊,徐永和总是在心底里觉得对不起孙道良。因为,他见到孙道良的第一眼,几乎百分百地认为,他就是个二傻子。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孙道良拥有一张帅气白皙的脸。
“哦,没事!人到廊檐下,谁能不低头啊!我是被骗子骗惨了,现在是有家难回。出来前,满大街人都知道我是来深圳打工。一个月三万多块,包吃包住谁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心动啊?幸亏,大多数人选择不相信,我则不然。
非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直到见到一个人活生生在我眼前被打死,才切底地明白所有这一切,不过是骗子导演的一场游戏。唉......”
徐永和听了,煞是同情!
他多在外,少在内。
对老家和隔壁缅北发生的某些事,只是道听途说,并不对此感兴趣。
直到遇到孙道良,才相信发生自己家乡的某些事,不是流言蜚语,而是事实存在。既然认识孙道良,自己也不吃亏。小农思想,只能以对自己利大于弊来衡量有没有认识像孙道良一样的陌生人的必要。
能愿意为自己花钱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心地善良的有钱人。
谁都知道,良心再好的人,不可能在自己活不下去的情况下,还要去救人。人的施舍,多半来自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剩余。将自己不需要的、多出来的部分,能拿出去施舍别人,也算是自己的一份造化和修行。
在徐永和看来,他从老家走出大山,来到深圳打工,比在老家困在山沟沟里无所事事的同龄人要富裕得多。好歹自己在深圳一年干到底,少说得拿到七八万块回家,这还不包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开支。
吃住在工地,一日三餐吃在工地食堂,住在工地临时搭建的宿舍区,小日子算起来还算过得去。
早:五点起床;晚:六点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
工地上有临时简易的浴室,冲个凉,消除一天的疲劳,对农民工来说,睡在床上刷手机,看电视,随便找个人天南海北聊聊天,不妨也是一种乐趣。他之所以主动帮助孙道良介绍工作,不过是看在他失魂落魄时的一副乞讨样子上,有些舍不得......。
徐永和见着孙道良一副乞丐样子,不是说嫌弃。
而是在深圳的大街小巷,他都能见到一队丐帮。当你问及他们的故事时候,有的拒绝回答;有的则随便胡诌一个地方敷衍你一下便是。但大部分人看在你给一块钱的份上,告诉你他们来自阜阳地区的人。
特别是车站码头,那些乞丐几乎用同一个模式,不给钱,便是挡在你的前面。
更有甚者,伸手去拽住你。
直到你给钱了,方才罢手。
当然,他们动手拖住的那些人,大多数来自学校的大学女生。有的小女孩,从来未经历过被乞丐拖着硬要给钱,被吓哭的小女孩亦或每天在车站码头上演。五大三粗的男子汉,特别是那些身上纹龙纹虎的剪着七寸头的吃社会饭的人,你请乞丐去拖他们,打死他们也不会伸手去跟那帮人要钱。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乞丐只是为了要点钱。
招惹了那伙人,那就不是钱的事了。他们不但是要钱,甚至还能要你的命。
所以,徐永和对来自阜阳地区的丐帮非常敏感,也极其讨厌。明知道自己比起乞丐不一定好到哪去,但他至少是靠双手劳动为自己节俭财富。而乞丐却是靠不劳而获,低三下四地乞讨徐永和最瞧不起这样的人。
对徐永和来说,他对深圳那边来自阜阳地区年轻的乞丐感到非常的不理解。
又不是生理残疾,有手有脚,干嘛不像自己一样地选择去给别人打工。靠力气、靠能力挣来的钱,自己花起来也得心应手不是。靠乞讨为生,厚着脸皮站在人面前伸手,遭人冷眼看待,不知道这伙人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
年纪轻轻,为什么不选择去打工,却选择沿街乞讨?
在他们这些人的心里,难道就没有荣辱廉耻之分?
所以,见到孙道良给他的第一印象,莫非,孙道良即是和自己在深圳大街小巷看到的乞丐一样,他们认为自己的乞讨行业,不过是七十二行中其中一行。属于一份职业,而不存在礼义廉耻之分。不待见孙道良,倒不是徐永和的本意。
只能说徐永和对孙道良的第一印象,即误会了他。
于是,他略有在意地望着孙道良说:“唉,不是我不相信你能在工地干下去。主要是在建筑工地上班,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六点下班。可以说是头顶星星,身披月亮。有手艺的师傅级别的人,工资高,人也不劳累、不受罪。特别是像我这样的要手艺没手艺,要技术没技术的人大老粗,只能在工地上打杂做小工。
不但工资没师傅们的高,还比人家上班早,下班也比人家迟。出了差错,哪怕不是你的错,免不了做个替死鬼替师傅们挨批。三句话不到,你能干就干不干给老子滚蛋,这句话我一年下来不知道听到不同样的领导,说了N次。
你明知不对,还不能和领导顶嘴。惹火了他,你的工作很有可能被丢掉。我是习惯了,估计你,你能受得了那样的气吗?我觉得你应该去工厂上班,或许,大公司,或者说正规工厂更适合像你这样的文化人去应聘。
在工地上干活的人,不瞒你说,都是像我这样的,来自农村里的大老粗。没什么文化是小,待人接物虽然坦诚,但不爱动脑筋。喜欢做一些粗活、累活,倒不是因为干粗活累活工资待遇高。而是不用脑子,只要有力气就行。
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干起来简单易行,仅此而已。像穿针引线的细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我们这些人也干不来。嗨,不怕你笑话,我,我如果能有你这身打扮,恐怕,恐怕早就不在建筑工地打工了。但凡来到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十有八九没什么技术含量。
什么文凭,即使有我想也是假的。据说,我们建筑公司就有个冒牌货。说他是冒牌货,不过是他的文凭从黑市上花钱买回来的。但这个人对建筑工地上的所有工种,他是举一反三,熟透于心。也就是说,他实践经验是无与伦比。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过得硬的名牌学校的文凭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