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者》
第29节

作者: 二两棉花糖
收藏本书TXT下载
  便让冯景搬来椅子,他坐上去,瘦弱的小小的身体,靠着椅背,多少有些滑稽。

  但他依然坐着,端端正正的坐着。
  然后,拿起一本春秋,开始阅读起来。
  说起来,也是奇怪,自从在庆宁宫中醒来,重归少年之后,赵煦已经很久没有咳嗦了。
  可能和赵煦只喝过滤后的白开水有关,也可能和他规律的作息有关。
  不管怎样,他的身体,确实比上上辈子要好。
  想到这里,赵煦就对冯景道:“冯景,替我去太医局,招呼一声,着太医钱乙,明日入宫为我诊脉!”

  想了想,赵煦补充道:“再与太医局吩咐:往后太医钱乙,每五日入宫,为我诊脉一次!”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经验。
  要想身体好,定期体检少不得。
  如今,没有那些现代的仪器,就只能让钱乙,多辛苦辛苦了。
  五天诊脉一次,应该就可以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此,善战者无须赫赫之功!
  当天下午,高太后想起了自己赐给庆宁宫《春秋》的事情,于是招来刘惟简询问。
  刘惟简自然不敢隐瞒,
  “六哥果真在读书?”高太后听完粱惟简的报告,顿时就奇了。
  虽说,皇宋皇子们,喜爱读书,不是什么新闻。
  可六哥才多大?
  八岁的孩子啊!

  旁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会知道要读书?就算知道得读书,他们有那个自律心吗?
  这六哥也太懂事,太乖巧了!
  粱惟简低头答道:“奏知娘娘,庆宁宫中诸人皆言:延安郡王今日早起之后,便为大家抄写佛经,然后读娘娘所赐之经书,还曾与人言:太母厚爱,赐我经书,奈何我年幼愚钝,多有不解之处,实在惭愧,恐有负太母厚爱!”
  这些事情,粱惟简知道,他不说其他人会说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是人,会愿意替那位深居于庆宁宫的皇嗣扬名!
  而且,粱惟简还明白,在这个事情上,他但凡有一个字隐瞒,一旦被查出来。
  那就是大罪!
  死全家的那种!
  更将授人以柄,外朝的士大夫们只要听到一点风声,就会拿来做文章——看吧,我们都说了,阉寺之人,不值得信任吧?!
  “这样啊……”高太后内心是欣慰的。
  不仅仅是因为六哥懂事。
  更因为六哥对她的尊重!

  她赐下的经书,六哥真的在读!
  这种尊重,这种态度,让高太后非常受用,也非常满意。
  “官家真是好福气!”高太后说道:“老身有此佳孙,甚幸之!”
  在高太后身边的粱惟简,深深低下头去,他知道的,该押注了!
  注:祗候,恭候、顺服之意。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粱惟简兼太皇太后殿祗候,老宗元兼皇帝殿祗候’记在四月八日密记条。
  注2: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百五十一记载:神宗弥留,后赦中人粱惟简:令汝妇制一黄袍,十岁小儿可衣者,密怀以来。

  也是在这个下午,太平坊里闲居的太后伯父高遵裕,从他儿子高士充嘴里听到了一个让他错愕至极的消息。
  “王玉禹真是如此说的?”高遵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回大人,确实如此!”高士充得意不已的昂起头。
  谁料,他等到的不是乃父的嘉奖,而是一条拐杖,高遵裕的拐杖当头打下来,将他打的头破血流。
  “大人!”高士充捂着自己额头,立刻跪了下来。
  “汝再敢与王家人来往,我便杖死汝!”高遵裕面色铁青,神情凝重的说道。
  高士充吓得瑟瑟发抖,只能捂着自己的额头,叩首拜道:“儿子知道了!”
  “滚下去吧!”高遵裕怒斥着。
  高士充连滚带爬的离开了高遵裕的书房。

  高遵裕看着自己儿子背影,摇了摇头:“逆子、蠢儿!”
  他家是外戚!
  有必要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去做这种事情?
  那王玉禹也是昏了头了!
  竟敢来问他这种事情!
  太后属意谁?
  这是你一个大臣该问的吗?
  即使退一万步,王玉禹真的知道了太后心意,他又能做什么?
  你一个三旨相公,能号召多少人?
  三省两府的宰臣,谁愿意追随?
  三衙殿帅燕达可愿意听他的?

  洛阳的旧党、江宁的王安石兄弟、河东的吕惠卿、熙河的李宪,王玉禹能指挥的动哪一个?
  开玩笑!
  在高遵裕看来,王玉禹和找死没有区别。
  王家已经一只脚踩在了悬崖边上!

  随时随地,都可能粉身碎骨——只要他高遵裕出首,将今天的事情上报朝堂,明天,王珪就只能自杀谢罪。
  可惜……
  高遵裕摇了摇头。
  他出首,王珪自然必死。
  但是高士充也同样必死!

  便是他高遵裕和高氏一族,也会受到牵连,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冲击。
  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都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高遵裕不敢,也不能做这个事情!
  当夜,王珪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大庆殿回到家中——这些天来,三省两府的宰臣,每天晚上都要夜赴大庆殿,参与在大庆殿的祈福法会。
  王珪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从他儿子嘴中,得到了一个对他而言,近乎晴天霹雳的消息。
  高家,完全的、彻底的断绝了和王仲修的联系。

  那个最初拍着胸脯保证的王棫也已经不见了踪影。
  高士充更是连人影也找不到了。
  至于刑恕?
  人家拍拍屁股,完全当没有这个事情。
  王珪得知这些消息,顿时如堕冰窟,浑身手脚都僵硬了。
  “大人……”王仲修低着头:“如何是好啊?”
  说着他就要哭出声来。
  高家是外戚。
  外戚有无数退路!
  而王家?一旦事发,死无葬身之地也!

  只是想着,如狼似虎的禁军,随时可能将王府上下全部拖出去。
  王仲修就浑身颤栗,悔不当初!
  “慌什么?”王珪训斥了一声:“事情还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然,此时此刻,你我父子就该在狱中了!”

  “高遵裕,是没有那个胆子出首的!”
  “是了……”王珪喃喃自语:“他若有胆量,岂会如此胆怯?”
  “但,也不得不防!”
  王珪踱了几步之后,一咬牙,对王仲修道:“为今之计,只有将水搅浑,才能避祸!”
  王珪沉浮宦海数十年,经历过治平年间的濮议之争,也经历过熙宁变法,王安石两度拜相的纷纷扰扰,更经历了元丰改制、五路伐夏、永乐城大战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物,可他依旧屹立不倒。
  依旧是大宋宰相,郇国公!
  外人可以笑他三旨相公,可以说他是东京土地。
  可是,王珪的才智和机变,却不是可以被人轻视的。
  否则,他就不可能在这么多年的浪潮之中屹立不倒。
  现在也是如此,危机之中,王珪敏锐的把握住了生机。

  要想不让人议论自己做的事情怎么办?
  答案是抛出一个足够震撼的消息,来吸引所有人的视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