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者》
第57节

作者: 二两棉花糖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后才慢慢起身,转过身去,看向所有人。
  他脸上的泪痕依旧,他眼眶还在发红。
  但是,他的声音却稳的好似是排演了无数次一样。
  “诸位髃臣,何事相询?”皇子轻声问道。
  声音虽然低,但沉稳、内敛。

  恍惚中,群臣似乎看到了,当朝官家昔年坐衙时的风姿!
  不可思议!
  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八岁的孩子?

  蔡确咽了咽口水,持芴而拜:“臣等惶恐,敢奏殿下:如今,官家卧疾,在未能康复御殿之前,军国大事,如何处置?”
  “还请殿下降下指挥,以定朝野人心!”
  所有大臣,持芴再拜:“还请殿下降下指挥,以定朝野人心!”
  帷幕之中,高太后和向皇后都紧张起来。
  她们既担心,皇子有失仪态,也担心年幼的皇子,不知轻重。

  然而,下一秒,无论是高太后还是向皇后,都吁出一口气来。
  “我年幼,不知军国事也!”皇子的声音,低低传来。
  “然则,父皇曾教我:一家之中,最紧要莫过于家和,家和则万事兴也!”
  只听到这一句,无论是高太后,还是向皇后,都是相视一笑。
  帷幕外,六哥的声音,依然在继续。
  “父皇教诲,我一日不敢忘!”
  “如今,父皇虽然服药卧疾,然而,太母慈圣、母后亲慈,自父皇服药以来,保佑拥护于我,实是爱护有加,无微不至!”
  “我记得,在庆宁宫时,母后坐我帷幕之外,为我亲捻被角,慈爱之心,实在无以为报!”
  “我亦记得,前日,我尝求读书,请于太母之处,太母当即着人送我圣人经义,凡我不懂不解之处,但求教于太母,则太母无所不答,无所不应!慈圣之心,大内上下人尽皆知!”
  群臣听着,眼前这个小小的皇子的回答,都是深深低头。
  皇子年幼,但所说的话,却实在是句句在理!
  哪怕是拿出去,让天下人评价,也没有人能挑出错来!
  完全在圣人教诲之中,也完全在所有士大夫的共同价值观内。

  家事国事天下事,于天家而言,实是一事!
  皇子说家事,就是在说国事。
  在所有宰臣的注视下,年幼的皇子,瘦瘦的皇子,轻轻弯腰,对群臣拱手而礼:“我年幼,不知军国事,也不知礼法,也只愿太母、母后各自安乐,使上下得安,令朝野欢欣!”
  “诸位髃臣,皆父皇宰臣,我家肱骨也!”

  “父皇昔日,曾教我读书,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赞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我年幼,不知圣人教诲!”
  “然诸位髃臣,皆一时之选,天下名望所重!必有能教我者,也必有能安我家者!”
  群臣持着玉芴,低着头。
  他们在来之前,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皇子说了什么没有?
  好像说了!
  但他具体又说了什么?
  似乎什么也没有说。
  可他却提出了他的要求。
  你们随便怎样!
  但有一点——别把我温馨友爱的家庭气氛搞坏了!
  而在帷幕内,高太后和向皇后,却已经被感动坏了!
  “原来,我当日为六哥捻被角的事情,六哥记到了现在……”向皇后热泪盈眶,难以自抑。

  亲生儿子,也未必能做到似六哥这个样子!
  “老身当日赐书、教导,竟在六哥心中,如此重要?”高太后也想着。
  同时,她在嘴里呢喃起来:“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
  一边呢喃着,高太后一边流泪。
  “原来……原来,皇帝你一直都在为了这个家而殚精竭虑啊!”
  “却是母后错怪你了!”
  往事一幕幕在高太后心中回闪。
  她仔细想了想,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错非皇帝一心挂记这个家的和睦,雍王、嘉王,又怎么可能一直住在禁中,又怎么可能一直受到皇帝的关爱和照顾?
  国朝百年来,可就只有皇帝这么一个孤例,愿意让兄弟在成年后,依旧留在宫中!
  “皇帝怎就不和老身说啊!”高太后看着那个,躺在病榻上,一动不动,消瘦的厉害的儿子,伤心的抽泣起来。
  既有自责,也有愧疚,更多的是悲痛!
  人皆言:子欲养而亲不在。

  几人能知,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至于,皇帝到底有没有对皇子说过:家和万事兴这样的话?
  还用怀疑吗?
  皇子才八岁啊!
  他去那里去知道这样富含哲理的词语?他就算聪明,也怎么能凭空讲出这样的话?
  他没有那个知识储备,也不具备这种经历!
  注:北宋宗室除了皇帝的儿子外,其他人也要磨勘,才能升官!他们有他们的升级打怪路线!
  在赵煦说话的时候,其实,帷幕内的高太后和向皇后与帷幕外的群臣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帷幕之中的高太后和向皇后,她们隔着帷幕,听到的只有赵煦那稚嫩的童声。
  赵煦讲话,虽然很得体。

  但,无论是向皇后还是高太后,其实都有这个心理预期了。
  这些天来,赵煦纯孝、聪慧、懂事、仁圣的形象,已经深入她们心中。
  赵煦讲话流利一点,得体一些,大方一些。
  对她们而言,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因为看不到赵煦的神色模样,又因为赵煦那极具迷惑和欺骗的稚童之音。
  让她们都只在心中感到欣慰和自豪。
  最多不过是称赞一句:小小年纪,就俨然颇有祖宗风采!
  帷幕外的群臣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看到赵煦的神色,可以观察到赵煦说话时的模样,更能直观的在近距离,感受到赵煦说话时的仪态、气场。
  此外,群臣都是第一次和赵煦打交道。
  在这之前,他们脑子里自我塑造的皇子形象,多少受到了自我的认知束缚——一个八岁的,略微聪明的、懂事的孩子。
  而赵煦的表现,完全打碎了他们之前的固有认知。
  所以,震撼很大。
  见着皇子之礼,群臣持芴再拜:“臣等惶恐,不敢当殿下之礼也!”
  “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拔擢知遇之恩,以报殿下殷殷期盼!”
  此刻,哪怕是这些久经风雨,看惯了人心的宰执重臣们。
  也都在震撼之后,油然而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赵煦的那一句:予有乱臣十人,就如魔音一样,在他们脑子里乱窜。
  让他们很容易就想起了一个所有士大夫的共同记忆。
  同样是天子疾重,少主幼冲,圣哲聪慧,同样是朝野动荡,内外不安,夷狄窥伺。
  于是周公负成王,率天下而奉一人,诗书礼乐,由此兴矣!

  这种自我联想,所带来的冲击,对于这些早就被儒家价值观和思想深刻影响的宰臣来说,冲击力很强!
  尤其是李清臣、张璪这样的传统士大夫,根本就受不了现实所见的景象和大脑不由自主想起来的周公负成王图带来的冲击!
  他们恍惚之中,甚至感觉,自己穿越了时光。
  历史的记载和现实所见,发生了重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