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与药:风雪中的守护者》
第38节作者:
扎针小鬼才
老陆说道“其实古人的很多方子,只能是基本方,化裁加减一番后,就是发挥方了,而这些发挥方才是更适合患者的………中医是讲究个性化治疗,不是像西医一样的标准化治疗,所有人的人都按照一个标准去治,其实那是给自己设限,也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我看的病人越多,就越来越觉得人的个体差异性是很重要的,不能按照一些古书上的话去照搬药方。
古人云,执成方而治病,古今之大患也。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盖新房,不经大匠之手经营,如何得宜?“经方”就是“成方”,是“旧屋”,辨证论治,合方化裁就是“经营”,而精通于“经营”的中医,便是“大匠”,如此得到的“发挥方”才是“新房”,才能“得宜”。”
林北为老陆的治病理念感到震惊,说的没错啊!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有差异,如果只会按照古书上的一些条文去生搬硬套,那简直就是庸医!
“确实,半夏厚朴汤可以治疗梅核气,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这确实需要很严谨的辨证论治……”
“别看你小子也在临床干了这么多年了,见的病人还是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呢。”
“是是,以后确实要跟您多学习”
“对了,我们村里还有个西医,你知不知道?”
“我好像听谁说过……”
“他啊,从小就落下了胃病的根,之前给他开了副补中益气汤,服到一半因为疫情的原因就断了,治了个半截,后来天天打嗝,我最近也忙,偶尔给他来两针,效果很好,但是过几天又复发了,去医院还查不出什么问题。”
“看来只靠外治不行,还是要开方子的。”
“对的,今天你回去准备准备,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就在中医馆住下吧,我正好也多个帮手。”
林北听了,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激动:“好。”
那个西医说的不是别人,就是王利。
王利现在没别的什么事,就是辅导着橙子考研——在王利的劝说下,橙子决定考研,考大学里的临床医学,这样出来了就能考医师资格证了,王利也想让自己的卫生所后继有人。
王利坐在对面,老陆给他把脉:“怎么样?最近忙不。”
王利由于呃逆非常严重,而且久治不愈,无论是西医的方式还是老陆的针灸都尝试了,效果都可以,但都容易复发。因此王利现在根本不想说话,只是摇摇头。
其实老陆知道,王利这毛病已经很久了,只不过开始不明显,现在是愈来愈重了,去医院检查,指标都正常,没什么问题。
“其实我都不用望闻问切,你一看就是虚。”
“我虚吗?”
“那可不,虚的很,从卫生所到我这才多远的路啊,几步路就气喘吁吁了还不是虚吗。”
“我现在……呃……又是传又是打嗝,真受不了,你说这毛病吧也不要命,就是太折磨人了。本来以为可能是什么疾病导致的,但是这个……打嗝是作为一个单独症状出现的,身体没有其他不适,而且去医院检查过了,各方面都正常。”
林北推门进来了,手里还带着一些礼物,老陆看了,没作声。林北就放在墙角落里了。
王利:“这…是。”
老陆:“要我说,应该算是你们省医院的同事吧。”
林北说道:“我也是从省医院出来的,之前在中医科干过一段时间……哦,您是王医生吧!”
王利疑惑道:“你认识我?”
“害,谁不认识您啊,当年新闻上都播过你,我怎么能不知道呢。”林北坐在旁边。
“那你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老陆说道:“哦,他来这里是学习的,其实我也没什么能教他的,无非是传授些经验。”
“是吗?”王利也来兴趣了“给我把把脉?”王利把手腕亮出来了。
林北也不客气,脉沉细。再看着王利身体消瘦,应该是中气下陷,脾胃气虚,升阳无力吧?
林北问老陆“不如还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老陆说道:“你随意发挥。”
林北说道:“其实就是顽固性呃逆。”
老陆提醒:“这是西医的说法,我们中医认为呃逆要分为六种寒呃、热呃、痰呃、瘀呃、气呃、虚呃。”
林北一拍脑袋,在学校学了好多西医的知识,但思维还是要用中医思维来,这个不能变。
不过结合王利的病史生活史来看,呃逆应该是两年有余了,而且从小就有胃病,导致现在身体消瘦,气短乏力。气血久伤,是虚呃。
也不完全是虚,还有寒。
补中益气汤没毛病。林北开始写处方。
柴胡15克,升麻10克,黄芪100克,红参12克(切片),生白术20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炒内金15克(打末),焦山楂15克,大红枣10个,生姜10克(打碎)。7剂,水煎服。
这种久治不愈的疾病很麻烦,先试七剂看看效果吧。林北刚停下笔,老陆就拿了起来,随手一画把方里的生白术改为炒白术,把黄芪改为生黄芪。
王利的药就在中医馆由小翠代煎了,离的也不远,王利自己也没空煎药。
“你怎么又改我方子。”
“害,年轻人还是太浮躁,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要知道患者体内的病邪就是敌人,你手里的那些中药就是兵,开处方那就是调兵遣将, 排兵布阵的过程,而你就相当于是统帅,因此开处方的时候不能草率行事,要充分注意的细节,谨慎认真 。其实药都是好药,各有所长,只不过要把他们按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比如弓兵吧,弓兵在后方输出,能给敌人造成巨大伤害,但是如果你让弓兵拿着弓箭在前排去冲锋 ,能行吗?肯定不行啊。所以药是好药,用好了就能缓解症状,减轻病情,用不好就会加重病情。”
“就比如桔梗,半夏,厚朴不能用来治疗患者体内没有痰湿且单纯因为情志因素导致的梅核气……”
“对的,这次也一样。生黄芪的补气功效大,炮制过后的药效太温和了,恐怕不够补。生白术虽然适用于脾虚患者,但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兼有便秘的人适合用生白术,不便秘的人你用生白术,人家就腹泻了,因为生白术的运脾功效要大于健脾。所以就改成了炒白术。同时再使用补益药之前,一定要留意病人体内是否有邪,有邪就先祛邪,然后再补益,或者补药少加点,如果不祛邪就大补,难免关门留寇。”老陆慢悠悠的说。
林北一想,确实是这样。
老陆还没完:“还有一点你疏忽了。”
“疏忽什么啦?”
“这种疑难杂症,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得的,也不是一天两天都能治好的,古人说急病急治,慢病慢治嘛,治这种顽固性呃逆,是个持久战,不能指望马上见到大效果,因此除了针药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呃……到底是什么?”
“生活方式的调整。”
“对,面对一些复杂疾病的时候,要适用综合手段,落脚到人这个整体,治病不只是依靠针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