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与药:风雪中的守护者》
第49节

作者: 扎针小鬼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最近不是有些研究表明连翘,金银花,大青叶,还有薄荷这些药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嘛,我寻思着也没什么区别嘛。”
  “什么没区别?这是辛凉解表药啊,怎么能用来治风寒!我看你是学西医的东西把自己学傻了吧!别忘了你可是个中医!虽然现在讲究中西医结合,但是治病还是要辨证论治,除非有些单味药研究的非常深入,而且你开药只开一味药。”
  “那……风热感冒,我用辛温解表药总行了吧?”

  林北思考一了会儿:“别着急,人家现在是不是还住院着呢?去看看情况,不是你不查房的嘛?”
  “好好好,我这就去。”
  “仔细观察,都有啥症状体征?”
  “呃……患者说还是恶寒,肚子胀闷,心烦,现在还有点恶心,早上吃了早饭又吐了,还吐出很多白色粘液……”
  “舌脉,赶紧的。”
  “苔薄白,脉沉缓——现在还用辛温解表药吗?”
  “用,但是不能只用解表药了,现在已经不单纯是表证了,邪入里了,用甘草泻心汤。”
  本来是风寒证,却误投寒凉药。导致表寒凝结,恶寒尚重,说明有些寒还是是在表。但见脘腹痞闷,心烦不宁,呕吐频作,这是从表入里之兆。
  《伤寒论》曾有伤寒误治而转心下痞证。

  紫苏叶12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竹茹10克,大枣5克。服3剂而病愈。
  一方面要辛温药,解表邪,另一方面还要降逆和中,祛里邪。紫苏叶正是辛温解表药。干姜则是温中散寒,能缓解腹部不适。竹茹则化痰止咳,除烦止呕。清半夏,黄芩则能燥湿化痰。黄芩还能清热。
  早晚两剂,诸症皆消。
  “神了!果然西医理论并不能完全指导中药的使用!还是要辨证论治才行。”

  林北说道:“你记得电话随访,我还有事呢。”
  同事把手机放兜里,这小子比着之前不一样了。
  白鸽坐在林北旁边:“当时吓坏我了,我还以要推ICU了呢。”
  “人家又不是小孩也不是老人,也没啥基础病,哪有那么严重,你太紧张了。”
  白鸽说道:“你又要去那中医馆吗?”
  “去啊,明天吧,我今晚要好好休息一下。”
  白鸽说道:“好啊。”
  老陆戴着老花镜正在桌前收拾整理过往的病案。
  林北进门了。

  老陆抬眼看了看林北“回来了?”
  “啊……”
  老陆把整理好的病案递给林北。
  “那个腰痛的病人,这几天都没有疼了,还需要长期随访看看会不会复发。”

  林北看着病案:“这也不是那个腰痛的病人啊。”
  老陆说:“对,这个是那个抑郁症小孩的,昨天……他妈带着他又找我来看了一次……”
  “情况怎么样?”
  “情况不好也不坏,但是很复杂。”
  药吃完了,很多的身体不适都消失了,状态比着之前明显要好很多了,唯一没有得到缓解的症状就是胸闷,总感觉胸口上压着一块石头。
  老陆看着那孩子,又低头看着手里的药方。
  看了好一会儿,把药方放在桌上开始把脉。
  又沉又弦。
  给人就是一种郁闷紧张的感觉。
  老陆正想法子怎么把他妈支开,不过孩她妈正好手机响了,跑到中医馆门口呜哩哇啦的打电话去了。
  “在学校……上高中学习压力很大吧。”
  “还行吧。”
  “学习怎么样呢?”
  “算是班里前几名吧。”说着语气里带了点骄傲,甚至有种精神一振的感觉。
  老陆抓住话头:“你这学习可以啊,那你妈干嘛要求你那么严格,适当放松一下也好嘛。”
  那小孩沉默好久:“其实我妈也是当老师的,而且我还是她工作的学校的学生。”
  怪不得看起来文绉绉的,就是脾气有点急躁的感觉。
  “所以她就要求我挺严的,着这我也知道,毕竟我也不能给她丢脸嘛,况且我爸走之后,整个家都是我妈一个人扛起来的……”

  老陆一怔,莫非?还是父母离异的家庭……这种家庭里的孩子最多见心理疾病了……
  这时候孩子他也是妈回来了,急匆匆的“赶紧回学校了,学校里面又有事情了!你还要回去上课呢,这几天落下多少节课了?”
  “她总是这样。”孩子嘟囔了一句,不知道是抱怨还是什么意思。
  老陆思考,这孩子学习也不差啊,究竟是什么导致的抑郁症呢?
  “医生!你快看看我这小孙子怎么回事吧!”
  老陆和林北的思绪被打断,眼看一个老大妈领着一个看起来十几岁的孩子进来了。
  “他父母呢?”老陆问道。
  “害,他们常年务工在外,过年都不回家……只能我领着来看了。”

  “之前看过吗?”
  “去县医院看过……这个病很久了……”
  “啊?”老陆看了一眼孩子,就是流鼻涕而已,应该是表证吧,一般两三天就能好,治了很久……什么意思?
  林北开口问道:“有病历吗?”
  “哦哦哦……有有有!”他奶奶赶紧把病历掏出来。
  林北一看,大为惊讶,一个扁桃体发炎竟然反反复复了四五年!四岁的时候得了肺炎,治疗痊愈后又得了扁桃体发炎,一直治疗,一直复发。
  吃过退烧药,抗生素,甚至用上了糖皮质激素,现在仍然反复发热,后来又尝试了诸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等中成药,效果也不显着,县医院都开始建议手术切除了。
  老陆漫不经心的瞅了一眼病历。
  “切除?非要切除吗?”
  急性扁桃体发炎并不难治,但是慢性则不然,尤其是小儿慢性扁桃体发炎。扁桃体发炎,中医谓之乳蛾。
  这孩子才九岁大了。小儿肺常不足导致肺卫失司,而外邪又常从肺入侵,因此会导致扁桃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小儿体内正气本就不足,因此祛除病邪时会更加困难。
  经过县医院糖皮质激素的一番“猛攻”,现在倒是不发热了,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咽干,咽痒,耳鸣如常。
  舌红少苔,脉浮数。
  老陆问林北:“你觉得该怎么治。”
  林北挠了挠头,按理说县医院如果治不好,其实应该转诊去市医院的,来找一个民间的中医馆其实不很合适,但转念一想,无论去市医院还是去省医院,开药还不都是开那抗生素,退烧药嘛,也没什么区别,还是让我们中医试试吧。

  “鼻塞流涕是表证,但如果邪只是在表的话就不会这么久反反复复了,邪肯定入里了,有关表邪的症状并不多,很难分出寒热,说明大多数表邪都已入里,咽痒咽痛考虑是风热犯肺证,热久伤阴,阴虚则燥,燥邪内生导致咽干,舌红少苔。所以……应该开点药解表,还要开点去逐里邪,最后还要开点药补虚,总之就是风热犯肺证兼肺阴虚。”
  老陆摸了摸下巴:“这还真有点麻烦啊……”
  孩他奶急了:“医生?有的治吗?要不还是去吃点药找机会动手术……”
  “害……别着急……复杂病情我们要谨慎对待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