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第2节作者:
辽北客 “世斌,让军士们休整一下吧”齐王妃赵姜对车厢外的齐王世子杨世斌轻轻的说。
“原地休整半个时辰”杨世斌听见自己的母妃吩咐休息,立即大声下令道。
得了令的几十名护军纷纷下马,席地而坐,拿出身上的干粮吃了起来。杨世斌也拿出水壶,上了马车,“母妃,您也喝口水吧”
赵姜有些宠溺的看着杨世斌,“斌儿,咱们还有多久能到襄平?”
“回母妃的话,如果没有遇见什么麻烦的话,昼夜兼程还得25天”杨世斌立即回答道。然后又悄悄看了看自己母亲的脸色,有些犹豫的说,“母妃,真的不带上三弟、五妹和六妹吗?”
“哼,这次你父王暴毙,报丧的人还没到长安呢,永安帝倒是来旨意了,直接封你二弟为齐王”赵姜咬牙切齿的说道,“你是嫡长子,又是齐王世子,不立你为齐王,反而立你二弟为齐王,你说朝廷是什么意思?”
杨世斌沉默了,他很聪明,自从自己父王暴毙,自己调动不了齐藩军队的时候,就什么都明白了。齐藩三十多万大军,自己竟然调动不了一兵一卒,意味着什么还需要说吗?
“休息休息赶路吧,争取早日赶到襄平去,现在只有你九叔能保住我们母子性命了”赵姜叹了一口气说道。
与此同时,金陵城齐王府,已故齐王的二儿子,现任齐王杨世武则在大发雷霆,“一群废物,你们怎么能让杨世斌跑出去?还不分多路人马快速去追?”
“是,殿下”底下众将领领命而去。
而在逶迤的太行山路中,晋王妃和晋王世子面临同样的困难,晋王杨华的三儿子也早就投靠了朝廷,成了新的晋王。不过好在晋王府长史刘静和晋阳郡太守狄英没有背叛晋王,两人组织起一支一千余人的骑兵,护送晋王的家眷前往襄平。
他们都知道,晋王一死,没有人能守住晋藩这几十个郡的地盘了。
且不说晋王和齐王的家眷如何逃命,但说大辽兵部左侍郎、领军情司主事、松江侯江水来到了军情司大堂,立即布置接应晋王和齐王家眷的事宜。
“传令军情司晋阳千户所、北平千户所,不惜一切代价接应晋王家眷,由员外郎刘猛统一指挥;传令军情司徐州千户所、济阳千户所,不惜一切代价接应齐王家眷;由郎中李泰统一指挥。柳主事,你负责居中调度”江水面色阴沉的说道。
“属下领命”被点到名的官员立即出列答应下来,但是并没有动,只是齐齐看向柳依。
“没听见江侯的吩咐吗?还不快去”军情司主事柳依对手下的反应很是满意,不过脸上没有露出来,直接下令道。
“是”听见柳依说话了,军情司各官员才开始行动。
军情司是正五品的建制,一把手是军情司主事阜新伯柳依,正五品,只不过现在由江水兼管军情司。情报部门向来品级不高,自古使然,这也是为了杨竞为了提高江水的级别,给江水挂了兵部左侍郎的加衔,也就是从二品。
主事下面有两个郎中,为从五品,这算是主事的副手吧,一个管情报、一个管行动,这个李泰就是管行动的郎中。郎中下面就是各个处了,每个处的一把手就是员外郎,正六品。
处下面还设科,科的一把手叫指挥千户,正七品。
“哼,柳伯爷,你加强调度吧”江水心里不满,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恭送大人”柳依也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按理说,江水是侯爵,还是从二品的兵部左侍郎,级别上要比柳依高。毕竟柳依只是伯爵,还是突厥人,还是一个女人。(大辽爵位分为三等,公、侯、伯,公爵位同正一品;侯爵位同正二品;伯爵位同正四品。但是这三个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但是坊间都传言柳依和杨竞不清不楚的,在杨竞还是辽王的时候,就主动钻过杨竞的帐篷,所以江水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在江水离开的时候,在襄平城乾清宫的杨竞和在长安城奉天殿的永安帝,也开始调兵遣将布置了。
长安城奉天殿,永安帝杨勇应该是继位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了,被永安帝视为心腹大患的晋王和齐王,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臣等恭贺陛下克复两藩”赵国公、户部尚书萧炎,英国公,兵部尚书李奇等人纷纷向永安帝行礼称贺。
“众位爱卿请起”永安帝满脸春风的笑着说。
也难怪永安帝高兴,自从先帝驾崩,他继位以来,晋王杨华、齐王杨战和辽王杨竞公开反叛了,辽王杨竞占据了襄平郡,然后以襄平郡为基础,攻灭了奴真、高句丽和百济,拓地几千里,甚至直接出兵占据了朝廷重镇山海关。大梁朝廷几次出兵讨伐都没有成功。
晋王杨华则是占据了三晋大地,派兵守住黄河渡口,与朝廷对峙,后来更是和齐王联手占据了燕藩所在的幽州之地,地盘扩大到9个郡。
齐王杨战更是夸张,除了和晋王瓜分了幽州之地,还直接率兵南下,攻占了徐州郡、金陵郡等地,地盘扩大到了13个各郡,连同辽阳杨竞占据的襄平郡,三个藩王直接占领了23个郡。要知道大梁国总共才81个郡。
也就是说,在永安帝由太子登基以后,已经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国土了。永安帝几次组织征讨,都大败而归。后来采取赵国公,户部尚书萧炎的计策,采取毒杀晋/齐二王,扶植晋王三子和齐王二子为新的晋王和齐王,这才算是获得了胜利的曙光。
“众位,现在高兴还有些太早,我们必须快速的接收晋藩和齐藩故地”永安帝压了压手吩咐道。
“陛下所言极是,请陛下速作决断”赵国公 户部尚书萧炎立即说道。
永安帝点点头,然后看向兵部尚书李奇,问道,“英国公,你有何见解?”
英国公 兵部尚书李奇是大梁最能打的将军了,在军事问题上,也最有发言权,所以永安帝想问问李奇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当采取先北后南 的策略”李奇出班说道。
“哦?爱卿详细说说”永安帝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李奇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到,“陛下,由于晋王和齐王薨逝,新立的二王归顺朝廷,事实上,两藩之地的防备力量已经很弱了。朝廷需要防备的是辽王趁机入关,夺取晋藩和齐藩故地”
“所以朝廷的主力应该快速的渡过黄河,赶到山海关一线,堵住辽军入关的通道。至于说齐藩故地,可以派一上将由武昌郡顺江而下,一举收复”李奇把自己的策略说了出来。
“好”永安帝露出了笑容,“就按英国公说的办。传旨,李奇以兵部尚书身份授太原道/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威卫10万大军出征,原晋藩军队,中州镇三万兵悉归你节制”
“另外,在武昌编练楚军的原兵部尚书方谦升为中书省侍中,加江淮安抚使,率领新编练的楚军5万人和武昌镇3万兵顺长江南下,接管金陵郡/苏州郡等地,收编当地驻军”
当年楚王被迁到长安,剩下的3万楚藩军队就被朝廷接手了,朝廷派时任兵部尚书方谦去武昌边练新军,这三年方谦一心扑在了军队边练上,在原来3万楚军的基础上,扩编了2万人,编制成了5万新军,战斗力还可以。这次永安帝就想用这5万新军,加上武昌镇原有的3万兵,共计8万大军去接收原来齐藩占据的金陵郡,苏州郡,潇湘郡诸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