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第19节

作者: 辽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毕竟神策军、长林军和水师还是忠心于杨竞的。现在杨竞要做的只是加强警惕而已。
  安排胡楠回襄平城以后,杨竞就继续带着肖青等人往松江郡走去。
  胡楠则是在4名羽林卫的陪同下,返回了襄平城。她直接来到通政司,一是把杨竞的口谕和老兵镇长的血书交给通政司,按程序走件,二是直接交接工作,准备去采风署上任。
  通政司的一把手通政使杜宇都懵了,怎么陛下想一出是一出,刚刚决定对关内用兵,打几个县,现在怎么又要成立什么采风署这个新部门?

  还有,什么叫“旨意不出襄平城”?这话不是冲我说的吧?杜宇也敢怠慢了,除了安排别的官员和胡楠交接,自己则带着那份血书来到内阁,同内阁几位大学士商量。
  “杜通政使,陛下真是这么说的?”吴晋立即问道。幸好现在还有对外战争,几个大学士都在内阁,杜宇也省得说两遍了。钱峰和赵石也露出关注的神色。
  “回首辅大人的话,胡楠回来传旨的确是这么说的,另外,还说了陛下要设立采风署的旨意”杜宇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眼前这个局面已经不是他能处理了的了,还是扔给内阁吧。
  “首辅大人,这么些年,本官不敢说夙兴夜寐,但绝对忠心于陛下啊,陛下何出此言啊?”赵石有些委屈的说道。
  他说的倒也不是假话,这几年赵石的确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对杨竞也很忠心。
  “首辅大人,本官可是最早投靠九爷的。我只是干活比较水,但人可靠啊”钱峰也急头白脸的说道。

  “正德,鼎诚,你俩的意思,是本官不听陛下的了?”吴晋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
  该说不说,吴晋还是很有威望的,钱峰和赵石见吴晋这么说了,自然不敢接话了。
  “行了,别扯淡了”吴晋有些烦躁,“当务之急,还是保证对外战争。另外,让那个胡楠把什么采风署建立起来吧”
  “行吧,户部拨点钱,打发了算了”赵石无奈的说。
  “那个,几位阁老,胡楠说了,这个官府,由陛下出钱建设,不用户部出钱”杜宇缩头缩脑的说道。
  “那你不早说?”赵石没好气的说道。杜宇张了张嘴,没敢接话。
  “行了”吴晋制止住赵石的话头,“另外还有两件事,一是把那个什么狗屁赵老爷,连同当地县令,一同锁拿进京。二是通政司代内阁起草个请罪折子吧”
  “那个,请罪折子由通政司代写吗?”杜宇一听,明显不想接这个活。
  “那难道由本官写吗?”吴晋终于爆发了,喷了杜宇一脸唾沫。
  胡楠不知道内阁发生的这些事,在通政司交接完成后,立即到了内务府,申请办公地点和资金。由于有杨竞的旨意在,李德全很是痛快的在查抄的宅院中拨出一个四进的宅院当做采风署的衙门,又拨付了2万银元作为办公经费。
  “有劳李公公了”胡楠很客气的向李德全道谢。
  “胡大人客气了,有什么需要您再说”李德全也很是和气。按理说,作为大内总管太监的李德全没必要和胡楠这么客气,但是李德全知道的多,他知道胡楠早就爬上了杨竞的龙床,所以言语之间比较客气。

  “李公公,下官还有一事相求”胡楠又说道。
  “何事?”李德全奇怪的问。这钱也给了,宅院也给了,还有什么?
  “陛下的意思,在皇宫前面立两个华表,采风署的官员每天在华表旁值班,这两个华表,还得请您命令造办处制作”胡楠随机把绘有华表的尺寸和图样的折子递给李德全。
  “这是啥?”李德全看着图样,这就是两根柱子啊,不过既然是杨竞的意思,那就照办就是了。
  “十日之内,就能制造完成”李德全笑着说。

  树立华表,开设采风署,这就是杨竞畅通言路的具体措施。他知道这么做会影响整个官僚集团的利益,为了能顺利推进下去,才故意说出“旨意不出襄平城”那句话,这算是杨竞耍的一个心眼吧。
  当然咯,吴晋他们早晚会反应过来,不过那个时候,采风署也都成立了,反应过来也晚了。
  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的杨竞,又恢复了那种熟练的政治手段。通过设置采风署,就可以给百姓一个发声渠道,避免文官集团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也是利用百姓的力量来对抗官僚集团的力量。
  吴晋等人的请罪折子很快就由石琳带到了杨竞面前,杨竞打开折子看了看,思索了一阵,才对石琳说,“批红吧”
  “敢问陛下,如何批复?”石琳请旨道。
  这玩意比较考验水平,批的狠了容易伤了君臣之情,批的浅了,容易起不到作用,杨竞想了想,才开口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石琳得旨意,把杨竞口述的那首诗写在了奏折的后面。
  其实杨竞这是做了让步的,写这首的诗的目的,就是把责任都推到了基层,给这个事件定了性,就是基层官吏执行不力的问题。一旦要是写了别的,就容易把火烧到内阁身上。
  杨竞并不想和自己的几个大学士翻脸,他只是引导辽藩这艘大船航行的时候,尽可能的兼顾百姓的利益。现在大梁也在虎视眈眈,内部团结还是很必要的,他没有必要自废武功。
  而且文官集团的反扑,也是很厉害的。杨竞不愿内耗,而且他还很年轻,还有太子,他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来引导,而不是像某个时空,出现了“老师太老,学生太小”的局面。
  杨竞的批复被送回襄平城,吴晋等人看到折子长出了一口气,看来陛下这就是不准备整人了。
  “正德,你分管刑部,抓紧给那个县令定罪,从快从严处理”吴晋直接就坡下驴,给这个事情定了性。
  “明白,首辅大人放心”钱峰立即点头答应下来。他以前就被杨竞敲打过一回,这次可不想惹火烧身。
  “鼎诚,你管着户部,研究一下,农业税税率能不能再降一降”吴晋叹了口气,“这内阁也没有其他人,本官就直说了吧。陛下这次之所以这么生气,本官以为,巡视发现的问题只是引子,根本还在于陛下一直要降低农业税,但内阁迟迟没有动作”
  杨竞在去年就吩咐内阁研究一下,争取把农业税的税率从现行的40%降到20%,但是内阁从多方考虑,一直没有执行,杨竞应该是多心了。
  “陛下可能是多心了”赵石也叹气说道,“其实也不是内阁忤逆陛下的旨意,单纯是没钱,现在朝廷的主要收入还是农业税,这税率一下子就降低了一半,税收也降低了一半,根本入不敷出啊”
  赵石这话也没毛病,现在辽藩户部每年能够收税256.4万银元,其中216万都是农业税,真要是像杨竞说的那样,农业税税率降低一半,那每年的收入就少收入100多万,财政运转会出大问题的。

  其实钱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减少,农业税少了,就得从别的税上加。
  “要不,加点商业税?”钱峰试探着问道。
  “不太行,现在商业可算有点起色,加税容易影响长远发展”赵石原来就是大梁的户部左侍郎,到了辽藩以后,又担任辽藩的户部尚书,对发展经济还是很在行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