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第24节作者:
辽北客 “随意些,都坐吧”杨竞也是随意的坐在宝座上,对着底下的大臣们说道。大臣们谢过以后,又都坐下了。
“这次把大家叫来,是商量一件事,就是襄平城的防务”杨竞见众人坐定,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杜宇,你先说说”
襄平郡太守杜宇一愣,没合计杨竞先让他发言,虽然襄平郡太守也是正常的正四品官员,他又兼任正三品的通政司通政使,但也轮不到他先说话啊。
不过既然陛下点名了,杜宇也躲不过去,只能开口道,“陛下,襄平郡的防务和其他各郡不同。其他各郡都是由各郡的守备军负责,但由于襄平郡是京城,所以襄平郡的防务一直由陛下亲军神策军负责”
杜宇说的倒是实情,杨竞调整组建了两支守备军,各1万人,这两万人分别负责另外八个郡和五个道的防务。
至于说辽藩那五大边军15万人,那是纯纯的野战部队,不参与地方事务的。
至于说襄平郡,由于这是杨竞的大本营,所以一直由杨竞的亲兵神策军守卫。守备军根本无法染指。
杨竞点点头,“是这样,这次咱们和大梁打了一战,虽然胜了,但是也得防备朝廷的反扑。当然了,朕相信有诸位在,朝廷在战场上占不到便宜,但是朕担心使用阴招”
“陛下的意思是,担心朝廷刺王杀驾?”吴晋立即问了一句。
“是的,正是这个意思,毕竟有二哥和三哥的例子在”杨竞点头,“所以朕准备加强一下襄平城的防务”
“朕想着,神策军作战任务也重,襄平城全部的防务都扔给神策军也不太妥当。所以朕做如下调整:襄平城的北门及北城墙,以后由长林军负责把守;东门、南门、西门仍旧由神策军把守”
众臣有这些蒙,这是什么操作?长林军和神策军不都是陛下亲军吗?这么调整有什么意义吗?
“陛下,这么下来,两支部队互不统属,这不利于指挥啊?”吴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话倒对,以前都是神策军负责,那么出了问题,直接找神策军就行了。现在长林军也加入进来,真要发生什么问题,这责任不好界定啊。毕竟谁知道刺客是从北门还是另外三个门进来?
“长平说的这个事很有道理,朕想着,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就叫襄平守备司。负责统筹襄平城防务”杨竞终于扔出了自己杀招。
“渤海侯、神策军总兵王世安兼任襄平守备司,负责统筹襄平城防务,有事,就直接找王世安”杨竞严肃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定然牢牢守住襄平城”王世安立即起身说道。
王世安可以说是杨竞嫡系中的嫡系了,他是杨竞母妃李如嫣给杨竞留下的后手。杨竞就藩以后,王世安一直负责掌管神策军,杨竞称帝以后,王世安被封为渤海侯。
这些年,杨竞一直东征西讨,王世安都很少参与,他一直留守襄平城,负责看守杨竞的大本营。
“很好”杨竞满意的点点头,“除了神策军和长林军把守好防务以外,政保署也要在城门处派人”
于冰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会议,赶紧答应下来。
其实要不城门处也有政保署的探子,城防守卫是神策军这种正规军负责,但是每个城门,都有20名神策军士兵、10名政保署吏员、10名襄平郡捕快组成,进出城门的检查力量还是很强的。
“三日内,完成襄平守备衙门的组建和防务的调整”杨竞为会议划上了句号。
众臣见杨竞已经安排好了任务,也都行礼后纷纷散去。通政司通政使兼任襄平郡太守的杜宇快步走了几步,来到了内阁大学士钱峰的身后。
“有事?”钱峰见杜宇欲言又止,问道。
“属下有一事不明,还请阁老解惑”杜宇恭恭敬敬的行礼。杜宇是钱峰这条线的人。
“上车吧”钱峰点点头,先行上了马车,杜宇随后也跟了上去。
“你呀,还是太年轻”在车厢坐定以后,钱峰缓缓开口道。
“阁老,您的意思是?”杜宇有些不明所以的问。
“这是在收吴长平的权啊”钱峰一针见血的说道。
“啊”杜宇有些吃惊的看着钱峰。
“你想啊,神策军和长林军原来归谁指挥?”钱峰问道。
“归领侍卫内大臣啊”杜宇脱口而出,随即捂住了嘴,领侍卫内大臣一直是吴晋兼任的。
看见杜宇的神色,钱峰知道他是明白过味了,“现在明白了吧?以前襄平城的防务是归吴晋管,现在则是归王世安管!”
随即钱峰叹了一口气,“陛下是位雄主啊,举手之间就把这么大事给办了”
政治是残酷的,但是也有温情的一面。很多人觉得皇帝或者最高统治者定下来一件事情以后,立即能够得到执行,那是不现实的。
就拿杨竞来说吧,他的旨意出了皇宫,能不能够得到执行,或者说执行的好坏,那可都是文官集团的事。
当然了,杨竞也可以通过罢官、夺爵、下狱甚至杀人等方式逼迫官员们就范,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通过合理的斗争手段来推进工作。
设立襄平守备司的目的,就是合理合法的把襄平城的防务从吴晋的手中转移到王世安的手中,整个过程可以说的上是和风细雨。
处理完这个事,杨竞刚想休息,又接到小太监通传,“晋王太妃冯丹和齐王太妃赵姜携晋王杨世堂和齐王杨世斌前来谢恩”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杨竞只能强打着精神,继续接见这两个皇族。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晋王王世堂和齐王杨世斌向杨竞行大礼道。冯丹和赵姜也一起行礼。
“哎哎,二嫂三嫂你俩可别,这里不是朝堂,你俩怎么可以给朕行大礼?”杨竞赶忙说。李德全多会做人啊,立即上前扶起了两位王太妃。
这两位皇嫂杨竞还是很尊重的,特别是冯丹,河西冯氏嫡女,当初嫁给晋王的时候,比晋王大10岁,先帝为了笼络河西冯氏,才同意这门亲事。
这冯丹比杨竞大25岁,可以说是长嫂如母都不为过。杨竞可以和赵姜瞎扯,但绝对不敢对冯丹有任何的不敬。
“两位皇侄也请起”杨竞笑道。看到自家人,杨竞还是很高兴的。
“两位皇嫂在襄平城可还住的习惯?李德全安排的妥当否?”杨竞很是客气的问道。
“很习惯,襄平城人杰地灵,九叔治理的政通人和,我们很喜欢”冯丹笑道,“李总管安排的也很好”
冯丹这话倒不是做假,襄平城的城市建设水平可不是晋阳郡可比的,但就路面水泥硬化这一条,就可以秒杀整个大梁包括长安在内的各个名城。
其实主要还是杨竞发明了水泥,这个低成本的建筑材料,给道路硬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即使这样,杨竞也让工部测算过,这些年在襄平城建上前前后后投入了80多万银元。大梁哪个城市能有这个实力啊?
现在的襄平城,南北主干道叫千华大路,东西主干道叫衍水大街,都是长30里,宽10丈(33米),可以并排通行10辆马车。道路两侧每隔3丈就种植白杨一棵,这个季节。正是枝繁叶茂的时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