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第34节

作者: 辽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陛下,咱们这是往哪里去?”杨竞的马车队伍出了柳河行宫,就那么在官道上漫无目的的行走了,肖青没了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问道。
  “随便走走”杨竞笑着说,“往北走,这是雨季了啊,都换上带篷马车”
  这次杨竞出行的队伍还是十辆马车,每辆马车有一名羽林郎驾车,另外10名羽林郎骑马护卫左右。
  历史的进程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杨竞作为穿越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也是在推动历史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特别是那些百姓,那些弱势群体的利益。
  就像这次出巡吧,杨竞不顾肖青的反对,只带了20名羽林郎,这20名羽林郎还有10名是负责驾车的。

  而且这次杨竞下令,车队里所有的马车,必须都是带蓬的,也就是带车厢的。这样一来,每两名羽林郎就能分到一个带车厢的马车。下雨了也有躲雨的地方。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了,杨竞吩咐肖青躲躲雨再走,“肖青,让兄弟们都回车上躲躲雨,不要在雨中为朕站岗了”
  杨竞看着10名羽林郎手握长刀,穿着蓑衣在雨中侍卫,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吩咐这些羽林郎各自回车躲雨。
  肖青点头称是,但是却没有下令撤防。他又没疯,真要是杨竞出点什么意外,他这个羽林卫指挥使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陛下说没有危险就没有危险啊?谁知道大梁朝廷的锦衣卫和影卫有没有人手在辽藩,毕竟晋王和齐王暴毙就在眼前,肖青可不敢赌,现在肖青睡觉都睁一只眼。
  杨竞也不再去管,他一边听着雨声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走向。主要还是永安帝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在杨竞看来,永安帝肯定会采取萧炎的意见,采取苦一苦百姓的手段,来加强集权。而且杨竞更加肯定的是,一旦永安帝准备充分以后,肯定会大举进攻辽藩。
  这是历史趋势决定的,江南士族和陇右贵族不可能放过辽藩这块肥肉,加之自己和永安帝的矛盾,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只能在有限的时候内,尽可能的加强辽藩的实力。
  而且还要考虑到突厥的威胁,虽然前两年自己也好,大梁朝廷也好,对突厥用了几次兵,突厥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是并没有根本性的伤筋动骨,一旦突厥恢复过来,肯定会大举南下的。即使现在,大梁朝廷最精锐的武装,还是那防备突厥的10万长城边军。

  当然了,如果突厥平等的攻击大梁和辽藩也行,但是如果大梁和突厥勾结起来一起进攻辽藩,那事情就大条了。
  “来人”杨竞突然对车厢外喊道。
  “陛下”很快,杨竞的车厢门帘被拉开,石琳进来了。这次通政司随驾的两个官员,其中一个就是石琳。
  “何知远现在在哪?”杨竞问道。
  “回陛下,何指挥使现在应该在襄平城的对外情报司”石琳立即回答道。政保署、军情司和对外情报司这三大情报机构每天都会给杨竞做情报简报,杨竞出巡的时候,这三大情报机构每天会给杨竞上报情报简报的折子,所以石琳大概知道何知远的位置。
  “传朕旨意,让何知远赶来见朕”杨竞吩咐道。

  “是”石琳点头出去了。
  杨竞闭上眼,靠在车厢壁上,把身上的披风紧一紧,进入了放空状态。何知远还得两天才能到,杨竞也不再想其他事,安心的等何知远来交办差事。
  没多久,石琳又回来了,“陛下,臣已经通知肖青将军安排羽林郎回襄平城传旨去了”
  其实这种旨意不用回复的,但石琳又回来复旨了,杨竞明白石琳的意思,还是想让自己单独召见。
  杨竞向石琳招招手,石琳立即来到杨竞身边,轻轻掀开杨竞身上的斗篷,然后躺在了杨竞的身边。
  由于雨一直没停,杨竞又在这里停留了一天,这里应该是抚顺县附近的某处,杨竞也没有细究。第三天雨过天晴的时候,杨竞刚想吩咐出发,肖青来报,说是何知远来了。
  “臣对外情报司指挥使何知远参见陛下”何知远向杨竞行礼。其实对外情报司的主官职务应该是主事,但是杨竞允许对外情报司加挂锦衣卫的牌子,所以何知远就自称指挥使。
  之所以对外情报司加挂锦衣卫的牌子,杨竞有两点考虑:一是在大梁外部,比如突厥等地,锦衣卫的牌子好用。毕竟这些年锦衣卫威名赫赫,这个名气杨竞觉得放弃了可惜。二来是何知远对锦衣卫的感情很深,杨竞加挂锦衣卫的牌子,何知远更加死心塌地的为杨竞卖命。一举多得的事情,杨竞没理由不干。
  看着风尘仆仆的何知远,杨竞知道他这是连夜赶路了,不然也不能这一来一回两天何知远就来了。
  “老何,你这也太拼了,不用这么赶”杨竞欣慰的笑道。
  “陛下有招,臣尽心王事,不敢不急”何知远也笑着说,“不知道陛下紧急召见臣来,有何要事吩咐?”
  “不急,你这赶了一夜的路,还没吃早饭吧?石琳,把朕吃剩的早饭给老何端来”杨竞说道。
  石琳去把杨竞吃剩的馒头还有粥端了过来,何知远赶紧说,“不敢劳烦石大人”
  “就在朕的车厢吃”杨竞笑道,“还有,别哭哭啼啼的,多大个人了”

  这里也有一个讲究,杨竞赐新鲜的食物,那就是正常的赐宴,是君主和臣子的关系。如果给的剩饭剩菜,那就是把何知远当成自己人咯,只有一家人才能吃剩饭吗?难怪何知远感动。
  何知远快速吃完,然后又问杨竞道,“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是这样,朕想了解了解突厥的动向”杨竞笑着说。
  说到正事,何知远也正色起来,“陛下,突厥最近的确有些动作”
  突厥是漠北草原上很大的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以游牧为生。由于游牧这种特定的生活模式,导致了突厥人都是马背上的高手,轻轻松松的就可以拉出十几万骑兵。
  这些年来,突厥和前秦、还有现在的大梁纷争不断。突厥经常在生活不下去的时候,南下侵略大秦(梁)掠夺物资人口,为了防备突厥南下,从前秦开始,就不断修筑长城。
  特别是梁帝夺取前秦天下以后,更是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长城边军,常年驻扎在长城,防备突厥。现在大梁长城边军的统帅,就是当年在山海关被赵石坑了一把的匡德。
  当初杨竞就藩以后,在赤峰一带修筑了200里长城,也是为了防备突厥。而且杨秀宁当初投奔杨竞,也是为了不去突厥和亲。杨竞为了杨秀宁还和突厥打了一仗。
  现在突厥和大梁休战已经好几年了,按照杨竞穿越过来的经验,突厥应该又是兵强马壮了,搞不好还得南下,所以把何知远叫来了解情况。

  “陛下,总的来说,突厥这几年发展的还不错,他们各部落之间出个一个天才,叫林丹汗,这个林丹汗是个人物,竟然统一了突厥漠南72部和漠北36部,突厥总人口达到了500多万”何知远对突厥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何知远在大梁当锦衣卫指挥使的时候,就负责对突厥的情报工作,到了辽藩以后,何知远又负责对外情报司,更是加强了在突厥的活动,所以对突厥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