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第39节作者:
辽北客 首辅大人都这么说了,次辅和三辅又能说什么呢?赵石点头道,“首辅大人说的不错”
“我记得关税的税率是20%吧?还是按照营业额征收,那么每年520万银元的互市营业额,咱们能征收110万银元的关税,也是不错的”吴晋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妥协。
“这个,首辅大人,襄平商号说了,只同意缴5%的商业税”赵石无奈的说道。
“什么?柳峻的折子上不是说交20%关税吗?怎么又改成5%的商税?”吴晋大怒。
“折子咱们内阁不是没批吗?”赵石苦笑道,“柳峻说了,陛下这次只同意缴5%的商业税”
“5%就5%吧,这样也能收到26万银元”吴晋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现在他就是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批准互市的折子。
“首辅大人,您想的太好了”钱峰苦笑道,“这次咱们关卡不是拦了互市的商队吗?凤凰长公主传过话了,5%的商业税也没有了,一分不交”
“什么?”吴晋大怒,“一分不交?八公主这是一毛不拔啊?”
“长公主说了,说吴御史想要钱,就把衍水大街1号的凤凰公主府抵给内阁”赵石瘪嘴,“现在就是这样了”
内阁几位大学士沉默许久,杨秀宁都喊出吴晋在大梁时候的职务了,吴晋在跟着杨竞之前,是御史台御史,这不就是提醒吴晋注意自己的身份吗?又过了一会,吴晋才开口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内阁知道,这是杨竞的意思,不然凤凰公主绝对不敢这么说。他们更是听明白了杨竞的话外之意:就是杨竞第一次给出的条件,永远都是最好的,你们最好接受。不然后续的条件越来越苛刻。
其实杨竞也是吸取他穿越过来那个时代的教训,他总能在吴晋身上看见某个人的影子,那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同时对军队、情报系统和行政系统有着无以伦比的影响力。以至于到后期,无人能敌。
杨竞不想落得那个天骄的下场,所以不断着手剪断吴晋控制辽藩的触角。好在杨竞足够年轻,皇族人数勉强够,杨竞才得以腾出手来,慢工出细活的处理。
通过改组政保署和军情司,杨竞算是勉强夺回了情报系统的控制权。通过亲军压制边军,勉强达到了边军能够继续跟着自己走。通过组建九大国有企业,勉强控制了辽藩的经济体系。
杨竞也知道,要不是自己是穿越者,还是熟悉历史的穿越者,他根本无法控制住局面,最后只能沦落为吉祥物似的光杆皇帝。
倒不是杨竞和吴晋为首的内阁有什么矛盾,只是辽藩的蛋糕就只有那么大,内阁想给地主们多分一些,杨竞想尽可能公平的分给辽藩所有人,这就是矛盾。
这个矛盾听起来不大,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政治人物身上,就是一生的宦海浮沉。落实到具体的百姓身上,就是一家的命途多舛。
杨竞自问自己不是什么好人,贪财好色,但是,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有底线的,也可能是穿越者的身份带来的道德上的底线。
其实内阁的反应,杨竞是能够预料到的,毕竟现在自己拥有的力量很强。但是杨竞也知道,自己以后要更加小心了,没准哪天自己和自己儿子,太子杨光,就是莫名其妙的死亡。
“于冰,你们政保署还是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太子的安全”还是在御舟上,杨竞对于冰说道。
“陛下放心,臣带着政保署会誓死保卫您和太子殿下的安全”于冰听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杨竞都没提自己,反而提到了太子,她知道杨竞这是担心文官集团的反扑。
杨竞点头,“石琳,你也别在通政司了,去政保署,给于冰当副手,朕看你俩配合的也挺默契”
石琳一听杨竞这话,脸又红了,这几天陛下不知道怎么了,一直看她和于冰表演了,不过她知道,杨竞这是给自己升官了,于冰代理政保署卿,一旦去掉“代”字,那未来妥妥的正三品。而自己作为政保署副卿,那就是正四品,官升两级。
“陛下放心,臣跟着于大人好好干”石琳点头。
“那行,一会你俩就下船吧,返回襄平去,替朕盯住他们”杨竞也是干脆,丝毫不拖泥带水。
“可是陛下,臣的荒地分布图还没有绘制完成,臣离开了,荒地分布图怎么办?”石琳请奏道。
“无妨,这次通政司,除了你,不是还有一名随行官员吗?”杨竞问。
“回陛下,是的,除了臣,还有正六品司案罗宣随驾”石琳回奏道。
“把绘制荒地分布图的任务交给罗宣”杨竞下令。
“遵旨”石琳点头。
“那陛下,臣就回去办差了,您若有需要,随时宣召臣”于冰向杨竞行礼,一语双关的说道。
“去吧,工作做好,家里也照顾好”杨竞挥一挥手,让于冰和石琳下去了。
通政司另外一名随行的官员罗宣是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身高八尺,剑眉星目,十分的帅气,他也是辽藩第一次科举的进士,六年来由正七品的营州县令,累迁为通政司的正六品司案。
这个升官速度并不算快,杨竞知道,这个罗宣应该就是个寒门子弟,没有什么背景,不然干了六年,还是在通政司做文书工作。
“罗卿,刚刚朕说的那几块地,都记下来了吗?”杨竞还是在船头眺望着远处,这几日,杨竞已经过了松江县,开始沿着龙松运河,向龙江郡行进了。
“回陛下,臣已经记得清清楚楚的”罗宣干练的说道。
“罗卿是哪里人啊?家里几口人,是做什么营生的?”杨竞随口问道。
“回陛下,臣是襄平郡台安县人,家里只有父母和臣,靠陛下就藩时赏赐的10亩田地过活”
杨竞刚获封辽王,就藩襄平的时候,曾经没收过81家大户的土地,然后按照每个成年男丁5亩,未成年男丁和成年女性减半的标准分给农民,罗宣当时还未成年,一家三口正好分得了10亩土地。
“那你这是寒门贵子啊”杨竞笑道。
“不敢当,若不是陛下推行教育免费,还给补贴的政策,臣是没有钱读书的”罗宣很是感激的说。
“教育啊”杨竞喃喃自语。其实关于教育,杨竞也有很多想法,杨竞在辽藩推行了小学、中学(县学)、郡学和大学教育,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即使现在辽藩财政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教育专项经费还有32万银元结余和10万亩官田。
其实杨竞比谁都清楚,没有产业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得先有岗位,再有人才。岗位驱动人才的产生。
为什么杨竞穿越过来的那个世界会有快乐教育的存在,就是因为产业起不来、岗位不充分,那就必须降低教育的质量,不然会出大问题的。
现在大梁朝廷还是采取传统的科举制度,就是因为大梁朝廷不需要那么多人才。整个大梁九州81个郡(襄平郡除外),全部都是以种地为主的农业经济,哪里还需要那么多人才?每三年选拔一批官员,负责收农业税就行了。
大梁所谓的县令,不就是个收农业税的官员吗?
至于辽藩,情况还有所不同。大梁皇权只能统治到县一级层面,县以下是由宗族势力和乡绅治理的,也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县”。而辽藩,杨竞的统治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乡镇、乃至村一级,杨竞则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