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第60节作者:
辽北客 永安帝想通过这次水灾,再次调整一下三省六部的长官,正好,这次一并宣布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赵国公、中书令萧炎调任尚书省尚书令、方谦任中书省中书令,免去门下省纳言兼礼部尚书王素的纳言职务,吏部尚书崔尘升任尚书省纳言”
黄麻拜相,尚书令、中书令和纳言都是宰相,所以永安帝用了制书来宣布。永安帝这是免了王素的宰相职位,只保留礼部尚书的职位。
“调雍州刺史刘安为吏部尚书、吏部右侍郎黄选升任户部尚书、兵部左侍郎高邈升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司马贞调任刑部尚书,署理工部尚书蒯鹏正式任工部尚书”冯德宝把永安帝的旨意读完。
也就是说,调整后的大梁六部尚书是吏部尚书刘安、户部尚书黄选、礼部尚书王素、兵部尚书高邈、刑部尚书司马贞和工部尚书蒯鹏。
“臣等谢皇上”这些念到名字官员纷纷向永安帝行礼。
“平身”永安帝很是威严的说道,“列位臣工,这次水灾,在列位臣工的努力下,算是度过去了。前些日子,咱们又平定了晋藩和齐藩,可以说,天佑我大梁”
永安帝倒是有资格说这个话,这些年,永安帝的文治武功各位大臣还是看得见的,这也是永安帝能够坐稳皇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全赖陛下盛德”各大臣又纷纷跪倒。
“众卿平身”永安帝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现在还未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北有突厥、东有叛辽,还赖诸位臣工努力”
永安帝说完,不等众位大臣说话,又继续说道,“朕决心整顿军备,扩充军队,力图一举平定叛辽”
永安帝的话很有艺术,提到整顿军备的时候,没有提突厥,反而提了辽藩,大臣们就都明白了,永安帝这是准备对辽藩动手了。
“高尚书,你把扩军计划说一说”永安帝对新任的兵部尚书高邈说道。
“是,陛下”高邈出班了,“诸位,按照陛下所授方略,兵部制定了新的整军计划”
“我大梁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种,其中中央军由左威卫、右威卫、天雄军、长城边军和各镇军组成。地方军由各州守备军组成”
“中央军的编制为:林军10万人、左威卫大军10万人,右威卫大军10万人,天雄军骑兵3万人,长城边军由10万人扩充至15万人。另外设置中州镇、武昌镇、成都镇、金陵镇、南昌镇、贵州镇、昆明镇、肃州镇、北平镇、济阳镇等10镇,每镇3万人,中央军共计78万人”
“地方军编制为幽、兖、青、徐、扬、荆、 豫、梁、雍等九州各2万,共计18万人。另外在山东设置备倭兵4万人,大梁正规军编制为100万人”高邈把各军编制说了出来。
100万人?众臣都有些惊了,即使按照最低的军饷来算,这100万大军一年的军饷也得1200万两白银。要知道,大梁现在每年核定的军饷不过750万两,每年的总税收,全算上也不过1100万两,这税收都覆盖不了军饷啊。
“陛下,扩军臣是赞同的,可是军饷,这一年的税收也覆盖不了啊”新任户部尚书黄选都懵了,这工作还怎么干?
原来的大梁财政分配体系是,1100万两总收入,750万用于军费,350万用于皇室和官员的开支,这军费突然增加450万两白银,那也不够啊。
“今年已经过去一半了,扩军今年新增的军费是225万两白银,朕拨给户部225万两,给你补上。另外,拨给兵部25万两白银,用于编制调整、招募新兵等工作,新兵在流民里招募”永安帝现在手里有350万两白银卖地的税款,心里有底气。
“另外,朕额外拨付户部100万两白银,把今天多征收的赋税还给百姓”永安帝直接把这350万两白银给分了。
“陛下,有了您拨的钱,今年肯定是没问题的,多征收的赋税也可以还给百姓,可是从明年起,每年收入的缺口仍达450万两白银之巨”户部尚书黄选说道。
“黄尚书,现在我大梁九州81郡共有多少百姓?”永安帝没有接话,反而问起了人口。
“陛下,除去襄平郡,按照今年各州报上来的数据,我大梁九州80郡共有百姓4500余万”黄选长出一口气,幸好去年就布置了人口普查,不然都答不上来。
“那正好,4500万百姓,加征辽饷,每人每年100文,正好一年450万两白银”永安帝终于祭出了杀招。
永安帝解决财政困难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加税。扩军不是产生了450万两白银的缺口吗?那简单,大梁4500万百姓,每人十分之一两,也就是100枚铜钱。
静,奉天殿里死一般的静,因为加税是违反梁帝祖制的。说实话,大梁的苛捐杂税不少,但是这么光明正大的加税,还是第一次。
巧取永远比豪夺要好看。你看江南士族想尽一切办法低价收购灾民的土地,但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付了钱的。可是加征辽饷,那就是明晃晃的收钱。
“朕知道,你们要劝谏朕,但是朕就一句话,谁每年能额外多征收450万两白银的税收?朕就听他的劝谏,还让他当宰相”永安帝制止住想要说话的大臣,“如果不能,那就执行加征辽饷的决策”
众大臣一听,又把话咽了回去,每年450万两白银,谁有那个本事啊?既然没有那个本事,就别说话了。
“另外,和百姓讲清楚,辽饷是为了剿灭反叛的辽王才设置的,如果他们要怪,就怪辽王吧”永安帝自作聪明的说道。
在永安帝看来,百姓被多征收了辽饷,会去责怪辽王杨竞反叛。但是永安帝没有想到的是,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百姓会觉得,那干脆让辽王千岁当皇帝不就行了,他总不会为了剿灭自己而收税。
“皇上,开征辽饷,会不会打草惊蛇,让叛辽王狗急跳墙,大举入关啊?”门下省纳言崔尘说道。
崔尘说的也没有毛病,这种全国性的政策一铺开,辽藩肯定能得到消息啊,大梁都加征辽饷了,不就是为了对付辽藩吗?人家先下手为强怎么办?
“无妨”永安帝冷笑道,“想必在座的诸位就有辽藩政保署的探子吧。散了朝会,你们可以和朕的九弟说,朕必收辽藩”
“臣等不敢”众大臣都懵了,陛下今天是怎么了,吃错药了?整个一个开大啊。这种话也是能够明面上说的吗?
“你们最好不敢”永安帝冷笑道,“兵部和吏部一起议一议各军将领的人选;户部拿出加征辽饷的具体方案”
永安帝说完,直接就宣布散朝了。奉天殿的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沉默了一会,也都散了。
现在的辽藩就是一个大工地,每个官员、每个百姓都在热火朝天的搞建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只有一个闲人,那就是杨竞,杨竞怕热,每天就躲在柳河行宫里。
哦对了,还有一个闲人,那就是皇后吴青阳,她还在药山闭关。
杨竞是在十天后收到大梁朝会的内容的,看着于冰送来的紧急奏报,杨竞都愣了,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你坐下”杨竞看着一身官服、热的脸颊上已经出现了细密汗珠的于冰,又说道,“李德全,给于卿上杯凉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