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心路,盛唐明镜:一代女皇亦凡人》
第36节

作者: 实梦zs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02 14:46:19

  同住掖庭宫的武才人自然也听到这样的议论了,她心里真的很不甘。这种说法,又一次打击着她脆弱的信心,让她感到难过。只是,她依旧并不表露在面上,说话间从不主动提及徐才人。倒是香杏,常常将在外面听到的徐才人的传闻告诉武才人,当然其中也不乏夸大之辞。
  幽禁在深宫中的人们,百无聊赖,如果再没有一点新鲜事情来刺激一下她们的情绪,只怕会压抑的疯掉了,因此夸大其辞也是常常为之的事情。
  不过此时的武才人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她听到香杏口中的徐才人,这样得到宠爱,虽然口中不说什么,但是心中却难过嫉妒的要命。难道就是因为这个徐才人的出现,会粉碎她少女时的一切梦想吗?难道老天会这样残忍吗?难道自己要像萧美人姐妹一样在这掖庭宫中孤独到老吗?她不由得渐渐体会到了萧美人姐妹的感伤,还有一些其他宫嫔对自己的嫉妒眼神了。

  如果处在一个毫无希望的地方,就算你才高八斗,貌美如仙,但是无人垂怜,那就只能如一朵郊野的花朵,寂寞盛开,寂寞凋零。
  抱着搏一搏运气,为自己和母亲争得好前途的武才人,此时已经开始体会到什么叫失望。她似乎看到母亲悲哀的眼神,哥哥嫂嫂们幸灾乐祸的眼神,她心里难受极了。
  但是即便如此,她的心中还是保存着希望。到底自己还有几位贵人表姐,她们会帮助自己的。皇上还没见到过自己,一旦某日皇上见到自己这美貌的容颜和曼妙的胴体,就定会被自己所迷倒的。对,一定会是这样!
  日子一天天的继续过着,关于徐才人的传言在几日后就消失于宫禁之中,宫中的人又有新的传闻去说了,例如皇上宠爱齐王妃母子,因此想立王妃为皇后,宫中众人更是为这个传言而新奇不已,要知道,齐王妃毕竟曾经是皇上的弟媳啊,虽然人人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在宫里说起这件事来。

  不过武才人却并不关心这件事情,齐王妃虽然和自己有点亲戚关系,但是到底隔的太远,母亲只怕都没有见过她的父亲。自己若一日上去跟她自述身世,像她这样高贵的人,不一定会理会自己这个微贱的远房表妹。现在最实际的问题,莫过于下一次才人侍寝之日,皇上会召谁去。
  焦躁中,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而且,这天掖庭令前来宣旨的时间比上次要早的多,不过是未时刚过,掖庭令黄福就喜笑颜开的来到了徐惠的院子,院中的女人们用饱含艳羡和嫉妒的眼神看着徐惠的屋子。
  “恭喜徐才人!今夜再次侍寝!皇上只点了您一人。”黄福还没有进屋,就大声说着。院中的女人立刻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起来。有些女人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赶紧巴结一下徐才人,以后一旦她晋封了上去,念及今日的情分,也许会提携自己一下,如果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自己两句,那就更好了。
日期:2012-04-05 14:35:24

  附录:
  9.武则天这个名字如何来的?
  前面说到,女皇父亲给她起的名字无法考证,而且很可能没有,唐太宗给女皇起的名字是媚娘,她登基前夕给自己起的名字是曌,可是为何现在人都称她为武则天呢?
  对于则天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
  1.当年在东都洛阳宫南面正门“则天门”登基。
  2.出于《论语》中“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的典故,用作女皇的谥号。

  武则天谥号“则天大圣皇后”,这是“则天”这两个字第一次跟她联系在一起。开元年中(唐明皇时期),改称她为“则天顺圣皇后”。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吴兢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特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的非凡女性。这是武则天这个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现,但这种称谓并未从此流传开来。在长达千余年的封建时代里,所有史书都仍将武则天称做武后或天后。武则天这一名称,则是在近代对她的评价逐渐升高以后才随之流行的。

  “武则天”一词取姓氏而非国号,谥号而非庙号来指称一人,这在中国历史上似乎仅此一例,由此称谓也约略可见其独特的影响力。吴兢用“则天”标称既是极尽其尊又是独显其异。
  因此武则天生前不知道后世会称自己这个名字,而我们往前追溯百余年,那时的人也不知道武则天为何人,那时一般称为“武后”,与现在我们所称的“吕后”地位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