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历史竟可这样读》
第53节

作者: 老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姜子牙道:纣并无决胜把握,所以他需要“名正而言顺”。
  周武王道:何谓“名正而言顺”?
  姜子牙道:他只逼我们叛逆,而非自卫。
  周武王突然有些暴躁道:相国言下之意是我们尚不具备起兵条件?

  姜子牙心头一凛,他没想到周武王一下子点穿了他的想法,而且照周武王目前的心态,似不起兵绝不罢休。幸好在电光火石间,姜子牙又想到了另外一套计谋。
  阴谋界开山鼻祖岂会是泛泛之辈?
  姜子牙道:论条件,亦可亦不可,殷我双方皆无必胜把握。可是,文王刚刚受陷驾崩,若我们毫无动作,怎不愧对英魂于地下?
  周武王点头。
  姜子牙道:所以我们先出一张试探的牌。

  周武王道:何为试探?
  姜子牙道:我们先发檄征调诸侯,将各路大军定于孟津,以观形势,如此则可退可进,颇有周旋余地。又借此而窥探了各诸侯的诚意。
  周武王道:如此岂不打草惊蛇?
  姜子牙道:难道你以为蛇还没惊?
  周武王沉默。忽又道:如形势不利于我,不可前伐,如何对诸侯交待?

  姜子牙诡秘一笑道:我们并不需要提及伐纣一事。
  周武王大惊道:那如何调集军队?
  姜子牙铿锵有力的道:军事演习。
  秋,孟津。
  寒风肃利,大旗招展。

  黑压压的一望无际。
  那全是士兵。
  中间有个高台。
  高台上端坐着一个木像。
  很像周文王的像。

  像的旁边站着一个人,这个人正泪流如雨。
  滂沱大雨的雨。
  周武王。
  他正在演讲:各位,小子发无知无慧,可先父英灵在此,苍天何能湮没耿耿忠魂?故今举义相召,各定赏罚,惟冀各位以正人间清白。
  姜子牙正躲在大帐中沉思。

  他一沉思,上帝都要吓死。
  把周文王的牌位抬出来,以号召诸雄,肯定是个最有效的手腕。想来,没有人敢不尽力。而且,他们现在的实力也确实够强悍。
  史载:孟津观兵,“不期而遇者八百诸侯”。
  可是,姜子牙的心却还在突突的乱跳。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因为他正担心的是,他们的对手现在还很冷静。
  周武王训话完毕,手一挥,大军开渡黄河,向朝歌进发。

  可是周武王刚一踏上船舷,怪异的事接踵而来。
  首先是黄河陡然间无风三尺浪。
  刚才还平静的像一潭死水。
  天有不测风云。周武王安慰自己道。
  安慰还没完,他的脸上竟被狠狠的掴了一掌。

  很疼,很疼,很辣,很辣。
  周武王突然想哭,可实在哭笑不得。
  这当然不是人打的。
  他是老大,老大都是神圣不可冒犯的。
  是一条鱼。
  一条白色的鱼。
  一条黄河中的白色的鱼。
  这条鱼就突然从水中蹦出来,狠狠的掴在了周武王的脸上。
  黄河的水依旧是那么浑浊,这条鱼却在一丝不苟的洁白。
  甚至白到了妖异。
  一双白色的眼珠也正在死死的瞪着周武王,偶尔再扑朔下白色的尾巴。
  鱼就这样认认真的躺在船舱中。

  周武王却额头冒汗。
  对一条鱼,他实在是束手无策了。
  只好把姜子牙中请了过来。
  姜子牙立刻神色大变。
  白色,成汤所定殷商国色。

  6.6节的内容想你已回忆不起来,所以没事要掉回头去看看。
  温故而知新。
  或者说,历史其实也会埋下很多草灰蛇线。
  姜子牙立刻令宣传部门做了两件事。
  一:告诉诸侯黄河里跳出了一条白色的鱼到周武王脚底下。

  二:周武王把这条白色的鱼做成羹大家分而食之。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跳在脚底下而非掴在脸蛋上,二是每个诸侯都必须喝。
  这招真比歃血盟誓厉害的多了。
  圣人,就是懂得转祸为福,因地制宜。
  渡过黄河后,安营扎寨。
  周武王在中军帐前伸了个懒腰。
  他太疲乏,太紧张,也太焦虑了。

  所以,天上突然有个火球在他头顶徘徊他是真的不知道。
  不过,等到别人提醒,他再抬头时,却早已看不到火球。
  因为,火球化成了一只雕。
  一只浑身喷着熊熊烈火的雕。
  在你面前。
  你人不吓死,那胆也要被吓破。
  这并不算完。

  雕还在对着你叫。
  极其惨烈的叫。
  比当年蹲在鼎耳上对着武丁的那只野鸡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载:其声魄云。
  周武王终于倒下了。

  再不倒下,那一定不再是真实存在的人。
  他命令连夜撤兵。
  诸侯们立刻都假惺惺的跑来请命道:破暴纣在此一举,侯爷何必回缩?我等抛头颅,洒鲜血,在所不惜。
  周武王幽幽的说了一句。满是哀怨和无奈。
  像一个从妙龄守寡到白头的妇人那种冰冷的落寞和绝望。
  史载: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孟津观兵对纣的心理却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他知道了两件事。
  一:姜子牙竟然是个间谍。
  纣愤怒到了无以复加。他的雄心壮志,竟然是被这个腐朽不堪的老匹夫玩弄在手掌中的。
  被人玩弄的感觉实在是糟糕透顶。
  尤其是自认为天下第一聪明人时。
  二:天命尚在保佑殷商。
  纣本来早已对所谓的天命厌倦透顶,可突然间他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封建迷信追随者。

  就像很多历经尘劫后的老人选择皈依宗教一样。
  纣,也老了。
  不能不承认。
  但更不能不承认的是,老年人的脾气总是更古怪一些。

日期:2009-09-16 22:00:16

  9.5 出发
  不过仍旧有很多事情远比纣的脾气古怪多了。
  还是我们熟悉的那批政治大人物。
  商容被辞退,辛甲叛逃,胶鬲不知踪,剩下的惟有比干,微子,箕子、太师、少师。
  可是人少不代表战斗力减弱。
  纣铁青着脸在听他们的絮叨。

  当然,还有一大把一大把的眼泪。
  政治大人物的意思只有两点:第一,从东夷撤军;第二,以其军克制周人。
  纣几乎要怒发冲冠。
  但他忘记带帽子。
  所以只能气的鼻子直歪。
  他冷笑道:东夷之战折损士卒无数,现眼看节节胜利,大功在即,岂是诸位爱卿一句话说撤就能撤的?至于克商之法,朕已了然于胸,诸位不必多虑。

  纣的话算很客气。
  可是比干的话却很不客气。
  比干道:老臣等让陛下撤军非仅为军事,实国库空虚,财政早已不支两线作战,百姓流离失所,每天饿死无数,若陛下尚有一丝怜悯之心,怎可只以武功为务而置万民生死于不顾?
  纣咬着嘴唇。嘴唇在颤抖。
  苍白的颤抖。

  他的眉心都已皱成了一个疙瘩。
  纣霍然战起,指着比干的鼻子道:王叔若只以万民为本,岂不早已将朕置于万民之下?若果如此,朕劝王叔亦早日告老还乡吧!
  微子一看场面如此之僵,连忙打圆场道:微臣有一法,可令陛下与万民相安自得。
  纣喜道:快说。
  微子道:陛下将鹿台之钱和钜桥之粟尽数赏济于百姓,岂不从此两安?
  纣差一点昏厥。

  这是要拆他和妲己的爱巢。
  他就是死,也不能让别人来伤害他的女人。
  但是纣并没再发怒。
  他连发怒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只是很苍凉的转身,并叹了口气道:诸爱卿先回吧,寡人自有区处。
  比干矍然道:请陛下说出区处之法,我等亦可放心。
  纣突然转过了身,他的脸正在痉挛。

  强烈扭曲的痉挛。
  他恶狠狠地拿起身边的一个茶杯,“咣”的一下摔成粉碎,咆哮道:再有乱言者,犹如此杯,朕绝不饶恕。
  一群老头子就这样被赶了出来。
  比干二话不说,折身回家。
  他一向孤独。

  并且暴烈。
  箕子赶紧追了上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