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杨广和萧珺一听,双双拜谢。到是太子妃元氏在一旁看了,反到更加心生妒忌,本想让萧珺出丑,反到让她占了便宜。
太子妃一回到东宫,就怒不可泄,拿着东西就又摔又砸。太子杨勇跟着后面,劝解道:“爱妃不可如此暴躁,一旦让父皇、母后知道,反而咱们失礼。”
“唉呦,那萧妃一个臭要饭的,一下子从白丁变成诗人了,你看把父皇、母后乐的,那萧珺还真把自己当江南美女了,算她咸鱼翻身!”
太子杨勇从身后抚着元妃的肩膀言道:“爱妃别生气,父皇正在考虑对突厥决战,前日召我入宫协助政事,我定会建议让杨广和萧珺再度出藩任职。”
“哦?”元妃问道:“此话当真?”
“那当然,省得整天在父皇、母后那里争宠献媚。”
到了晚间,皇室宗亲已各自散去,独孤皇后独与杨坚对坐桌前,秉烛闲聊。独孤皇后对今日萧珺即兴作诗,大为高兴,对杨坚道:“今日看那萧珺,本是贫寒苦命人,如今做起诗歌来朗朗上口,进步不小,在冷元宫里没白**。”
杨坚道:“皇室男女多爱骄奢,唯独萧珺出身苦命,生活简朴,将来必能继承勤俭美德。”
独孤皇后道:“听陛下这么一说,臣妾到真想到晋王府去看看。”
杨坚想到平日里萧珺一贯日子清贫持家,平日里简奢与否,尚未可知,不如亲自入府一看,到是能知道萧珺是不是个嫌贫爱富之人,便言道:“两日之后,朕与皇后亲临晋王府,看看萧妃持家如何?”
独孤皇后道:“最好不过。”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要一同驾临晋王府,口谕传到,杨广是急的团团转,自幼在宫廷骄奢惯了,凡事都有下人们伺候着,哪里为家务琐事操过心。杨广把萧珺视为身边知心之人,边说:“父皇、母后即将驾临,自从并州归来,府上连个新柜子都不曾换过,爱妃该治办些东西,也算体面。”
萧珺言道:“即便买些珍玩异宝摆在屋里,又哪里比得上宫中珍藏,况且父皇有令,王府开支不能连累朝廷。还是省了的好。”
杨广少年得志,一心建功立业,志存千里,到不在乎王府摆设如何,只是害怕在别眼里丢了体面。萧珺把杨广看的明白,便劝道:“殿下以成就大业为重,府上琐事我自会打点。”
杨广道:“那便好了,爱妃一定细心,别让父皇说着什么。”
萧珺召来府上家丁,只吩咐了打扫庭院而已,也并未刻意迎接,只能隋文帝夫妻来察晋王府。
两日之后,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一同来到晋王府,杨广、萧珺早已在府外恭候多时。杨坚与独孤后一同下了御撵,府上众人下跪叩拜,拜谒之后,杨坚与独孤后走进晋王府,杨广与萧珺紧随身后,杨坚随走随问:“王府院、亭、池各有多少呐?”
杨广答道:“府上三院一池,未建亭榭。”
“嗯。”隋文帝来到前院,环视四周,只见长廊之下,不见雕梁画柱,没有书香古意,木质陈旧,年头久矣。隋文帝问道:“这晋王府的廊下,如此陈年乏味,毫无诗情画意呀?”
“呃……”杨广一时有些答对不上来,扭脸去看萧珺,萧珺知道杨广犯了难,接过话来说道:“精雕镂刻,造价昂贵,乃是富人攀比之物,非晋王所爱。”
隋文帝听了此言,频频点头,说道:“能有有此见识,难能可贵。”独孤皇后听了也欣然默许。
晋王府前院皆是家丁的厢房,众人陪着杨坚来到中院,正是书房所在。进了书房,两面墙壁悬挂书法数幅;中间一面博古架上罗列着典籍书卷,不胜枚举;一条长案,上面摆着笔墨纸砚。隋文帝问道:“书房之中,悬挂书法甚多,为何不见画作?”
杨广哪里想到父亲会问这种问题,一时有不知如何答复,但萧珺是被宋嬷嬷打着学的书法,仍旧记忆犹新,便说道:“晋王平日,最爱书法风骨,以字鉴人,注重节操。并非痴心山水,闲情逸致之人。”
隋文帝一听,大为赞赏,连独孤皇后也笑容外绽,杨坚道:“皇子能有此心境,必能为人表率。”杨广不由得对着萧珺一笑,心中暗自称绝。
到了后院,杨坚独见一屋久不使用,隔窗望去,里面摆放琴筝乐器,但琴弦已断,且尘土厚积,经年不曾打扫。杨坚脸色一沉问道:“你夫妻二人皆都教习过乐器,也是精通礼乐之人,为何琴筝断线,搁置不修?”
杨广心中倒吸一口凉气,暗想这可如何是好,只见萧珺答道:“回禀父皇,晋王不好歌姬声色,故而无心琴筝乐器。”
“哦?”独孤皇后道:“不爱声色到是甚好,但积土浑厚,久不打扫,这就是不勤快了。”
萧珺道:“母后恕罪,晋王官拜并州总管,督战边塞,枕戈待旦,早已无心琐事,故而治家有了松懈。”
萧珺所答句句在理,到让隋文帝和独孤后心中对杨广另眼相看,杨广既不好声色犬马,又勤俭持家,所作所为皆都值得称道。杨坚与独孤后心满意足,两人同乘御撵,离开晋王府。
送别隋文帝夫妇,晋王杨广回到府上,挥拳便捶门柱,长叹一声。萧珺走上前来,问道:“父皇、母后并未责怪什么,殿下为何怒捶门柱?”
“唉。”杨广道:“我若早知道父皇如此高兴,就应该借此机会,参劾燕荣一本,只是一时慌张经忘了这事。”
杨广直接往后院走去,“殿下,殿下……”,萧珺赶忙跟了过去,见杨广头也不回,一直跟进后院书房中。
“速速研墨。”
萧珺不知杨广哪里来的急性子,站在一旁赶忙备好了笔墨,杨广提笔润墨,挥毫亲拟了一份奏疏,上写了燕荣诸多罪行。
萧珺在一旁给杨广端上茶来,看到此奏,问道:“殿下果真要参劾燕荣?”
杨广道:“燕荣畜生,本王岂能容他?”
萧珺却说道:“起初臣妾也恨不得将燕荣绳之于法,那日宗室家宴,父皇大谈用兵北伐,燕荣又荣升青州总管,我料燕荣这样的大将即便启奏,父皇也未必能信,殿下在父皇眼里还是黄口小儿。”
杨广顿了顿笔,被萧珺这么一提醒,似乎想起什么,说道:“那日家宴,父皇确实说道准备出击突厥,看来用兵之际。我若参劾,反倒是与功臣内斗了。”
萧珺说道:“父皇、母后最爱勤俭,依我看来,殿下不如上奏做些勤俭的事,反倒父皇会重用于你。”
“好个多心的萧妃,竟有这般心机,你到说说何事可奏?”杨广问。
萧珺狡黠一笑,言道:“返回京师这些日子,我见大隋的酒坊、盐池、茶场全是官家专营,百姓不得买卖,但在我们江南,交易自由,政令开明,百姓也比这边富裕。”
杨广政事知道不多,听萧珺一说,顿感新鲜,问道:“言之有理,如此对比,中原确实不及江南,爱妃不妨把想法一一说来”
萧珺不好政事,夫妻聊的上劲,索性就放开话匣子:“殿下何不奏上一本,官府揽断交易,百姓无从获利,请旨废除酒坊、盐池、茶场禁令,还利于民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