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我家》
第29节

作者: 7号风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吃好稀饭后,母亲又走进厨房,坐在灶膛后的小矮凳上,时不时地往灶膛里放入一把稻草。鱼汤也得用小火慢慢地炖炖,才会更加的有滋味。
  一直高速运转着的身体总算是暂时闲下来了。母亲打起了瞌睡,竟坐在灶膛后的小矮凳上靠在墙上睡着了……
  药品寄出去后的第三天上午,快递公司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去县城取一下包裹,并告诉了她取件的地址。母亲对县城不熟悉,弄不清楚那些地名,更是记不住那个地址。当然了,即便是记住了,她也找不到。
  快递公司见没人来取这个包裹,第二天上午又给母亲打来了电话。这一次,母亲告诉快递公司,她对县城不熟悉,记不住那个地址,请对方稍等一下,她去找一个人来接一下电话。
  母亲将话筒放在了一边,然后小跑着去了邻居大柱子家。
  正好大柱子媳妇在家,母亲便请她过来帮忙接一下电话。
  对方只讲了一遍,大柱子媳妇便记住了,然后将这个地址写在了一张小纸头上。尽管有了详细的地址,但偌大一个县城,对于目不识丁的母亲来说,算是一个迷宫,她是找不到那个地方的。
  大柱子媳妇看得出郁风的母亲很是为难,她也知道这一段时间,郁风母亲一个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她们两家既是邻居又是本家,就好人做到底吧,主动提出了帮郁风母亲去县城取快递。
  取回药品后,母亲对大柱子媳妇自然是千恩万谢!
  傍晚时分,母亲扶着父亲坐起来靠在床头上吃稀饭的时候,突然发现父亲左手臂上的膏药被揭下来了一部分。
  母亲很是吃惊与失望,禁不住厉声责问父亲:“你怎么把膏药撕下来了啊?”

  父亲像是犯了错误的小孩,低声说道:“太痒了!”
  母亲依然沉着脸,说道:“痒也不能撕掉啊!”然后放下端在手上的饭碗,将已经揭开来的膏药再次贴好。
  母亲这才发现父亲贴着膏药的手臂红红的,已经有局部的皮肤溃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母亲一边贴着膏药,一边放缓声调,轻声问道:“很疼吧?”
  父亲点了点头。
  母亲又说道:“再疼,再痒,也不能将膏药撕开来啊!一撕开来,这个膏药就没有用了啊!你的病又怎么能治好呢?”
  父亲说道:“我不撕了。”

  尽管父亲承诺了,但母亲还是放在了心上。母亲知道身患重病的父亲嘴上答应下来的事情往往是靠不住的,因为他经常会犯糊涂,约束不了自己了,就像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母亲尽量的待在卧室里,看着一点父亲。
  第二天,母亲去厨房热一下稀饭,回到卧室时,发现父亲又在揭膏药。母亲真是又气又急,大喊一声:“你怎么又撕了啊?”
  父亲吓一跳,抬头看了看母亲,又赶紧低下了头,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孩。
  母亲将父亲揭开来的那一部分膏药用力贴了回去,苦口婆心地对父亲说道:“你不能再撕了啊!你看,这个膏药都不怎么黏了啊!”
  到了晚上,母亲扶起父亲,准备喝甲鱼汤时,突然发现父亲的手臂不对劲!定下神来一看,两张膏药全都不见了踪影,裸露的皮肤不少地方已经破损了,一片青紫色。
  母亲禁不住惊地叫了起来:“啊!”
  随即掀开被子找寻起来。床单上没找着。几乎将被子翻了个遍,总算是在被角处找到了那两张黏在被子上的膏药,早已是皱巴巴地黏成了一团。
  母亲将膏药展开来,然后摸了摸,已经没有什么黏性了,而且看上去也比较脏了。显然是不能再贴回父亲的手臂了。

  母亲双手拿着膏药,愣愣地看着父亲,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又过了一会儿,才注意到父亲的身上已经没有了被子,赶紧拉过被子,帮父亲盖盖好。
  傍晚时分,母亲见父亲盖着的被子,不时地上下轻微起伏着。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父亲背着她在被窝里扯膏药呢!
  本来说好一个星期之后再去换膏药的,然而这第一副膏药早早地就报废了。第二天,母亲又带着父亲去找那个乡村郎中,重新贴了一副膏药。
  尽管母亲加强了防范,多次掀开被子,大声呵斥着,拉开父亲正在扯膏药的手,但最终还是被父亲又完全揭开了。第二副膏药又早早地失效了。
  两副膏药贴下来,父亲的双臂已经破烂不堪。
  双臂已经破成了这个样子,不可以再继续贴膏药了。郎中无话可说,只是一个劲地摇着头。
  这一治疗方案也就宣告彻底失败了。
  当郁风从母亲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时,非常的失望、无助与无奈。尽管一开始就对这一治疗方案不抱有希望,但他的心里毕竟还有一丝侥幸。他在心里责怪父亲怎么如此的不懂事呢?为什么非要偷偷地将膏药扯掉呢?为什么要撕掉那一份希望呢?

  这一天,二姑父来看望父亲。
  父亲对二姑父说道:“就在这几天就要农忙了。我现在连二两重的活都做不了了,大忙就靠风妈妈一个人,她肯定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过来帮帮忙啊?”
  二姑父满口答应,说道:“没问题,没问题。到时候,有需要的话,你们给我们打个电话就是了。随叫随到!”
  郁风有三个姑姑,这几年先后拆迁了,田地基本上都被征收了。大姑姑与三姑姑,一前一后搬到了同一个安置小区,离郁风家差不多两三里地。二姑姑家原先位于县城的边上。这几年,随着应县的发展,已处于应县的主城区了。离郁风家大概六七里地的样子。
  前两天,天空一直阴沉沉的,毛毛雨不断。这一天,终于放晴了。生产队队长阿兵端着早饭碗跟几个村民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前进生产队2007年的夏粮收割就此开镰。
  阿兵给每年都来村里的联合收割机车主打了一个电话。车主说当天下午正好有空档。
  中午时分,大多数村民还端着饭碗时,两台高大的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向村子驶来。
  大家伙赶紧将碗里的饭菜扒拉完,带上口袋,推着小推车,来到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里候着。
  在这希望的田野里,一到农忙时节,都是热火朝天,全家老少齐上阵,得忙活个十天半个月的。现如今,留下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村民,年轻人已经没有几个。
  幸亏有了这联合收割机,将割杆、脱穗、扬尘一气呵成,需要人工解决的只剩下运输与晾晒工作。要是全套工作还是全靠人工解决的话,上了年纪的人恐怕是难以完成这么繁重的体力活的。
  一台从田头,一台从田尾,轰隆隆地一家一家地收割着。
  大多数人家,都是夫妻搭档,少数人家是全家齐上阵,唯有郁风家只有母亲一个人。
  满满一口袋的稻谷差不多有七八十斤重。对于一个男同志而言,略使点劲就搬上了小推车。但对于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来说,那就是一件为难的事了。如果只是一个口袋,拼尽全力,也能搬上去。问题是郁风家有三处面积较大的主田,合在一起有三亩多地,要装五六十只口袋。母亲一个人无论如何是搬不上小推车的。稻田都位于荒郊野外,当天得运回村上的打谷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