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揭秘 四个公务员的人生:轨迹》
第45节

作者: 林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4-20 21:45:42

  166
  正在钱程飞瞎猜想的时候,圆福问道:“这字写得怎样?”
  钱程飞赞道:“这字写得确实不错,一看都很大气。”
  “你认识‘仲仙’吗?”圆福又问。
  钱程飞本想说认识,但他考虑不合适。犹豫了一下说道:“不认识。”

  文静用手扒了一下钱程飞,用很明白的语气说道:“不就是刚才……”
  钱程飞马上打断她的话,急忙接道:“就是刚才那位老板。”
  这一切圆福看在眼里,他很快猜测到了他们的关系。上一次文静来,他开始认为她是主编的“情人”,后来慢慢地发现不是,这一次他断定他们一定是“情人”关系。但他不以为然,心想:时下就是这么回事儿了,时髦啊。
  钱程飞觉得文静有点儿莽撞,这种场合就是知道也是不能点透的。他虽然打断了文静的话,没有让她说出来,但他却对圆福认识马武君而感到敬佩,他觉得圆福很了不起,很有必要与他搞好关系,说不定会派上大用场。于是说道:“圆师父认识的都是名流大家啊!”
日期:2012-04-20 22:33:01

  167
  圆福笑了笑,没有接话。
  钱程飞看了看中堂中的那副画,又问道:“这画中人物是谁呀?”
  圆福答道:“是郭璞。”
  “郭璞?郭璞是……”钱程飞不知道郭璞是谁。
  圆福解释说:“郭璞是东晋朝人,《太平广记》中描写郭璞是:‘周识博物,有出世之道,鉴天文地理,龟书龙图,爻像谶纬,安墓卜宅,莫不穷微,善测人鬼之情况。’是个‘阴阳人’。传说郭氏家族是周朝周文王之后,郭璞精通《周易》,擅长预卜先知,实乃家族真传。郭璞是两晋时期著名的方术士,当时就号称为‘半仙’名满天下。郭璞博学广文,著书立说,其中《相学》就是他承袭了《周易》而创立的。”

  钱程飞对《易经》很感兴趣,曾经专门研究过,正因为如此他才对‘算命’不相信,认为都是骗人的。《易经》只是告诉你,你目前处在什么位置,处在什么阶段,你应该怎么适应,怎么办。并不会告诉你结果如何,你的命运如何。刚才听圆福谈到了《周易》,谈到了算卦人的祖师和《相学》的来历,顿然来了兴趣,便问道:“师父对《周易》很有研究,那么《易经》,也就是《周易》和‘算命’是什么关系呢?”

日期:2012-04-21 21:41:47

  168
  圆福想了想,说道:“老板要问这,话儿可就长了。”显然他也愿意谈他的“业务”。于是他干咳了两声,又说道:“《易经》是千古文化的精髓,《易经》算卦与《相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易经》是《相学》的理论基础,《相学》是《易经》人文思想的最好的体现,也是天人合一的最完美的体现。《易经》所说的,物物都有过程,物物都有不同的现像,人的命运同样是这样的,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模式。但人的命运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顺从自然观,合乎自然理论,也就是所谓的‘合日月者为明,合四季者为序’,顺天而行,应天而动,这是人生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命不是宿命,但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来对抗的,这就是命运学的中心理论。”

  钱程飞一边听,心里一边暗暗吃惊,他想:没有想到圆福对《易经》和《相学》还真有研究,看来“道行”不浅呀!不觉得又多了几分敬佩。
日期:2012-04-21 21:47:02

  169
  圆福接着说道:“人个体禀气成行,自然生成,其理论观点根据《易传。系辞》所说,一阴一阳为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行也。仁者见之者谓仁,知者见之者谓知。《易经》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阴阳继续为变,合化生万物。生物则成性,生人也成性。人的特征为什么会有大小、贤愚之分,人的性情为什么会有优劣的不同和善恶的区别,其中原理为:一、取决于其构成的气的质量优劣。《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烦恶混乱的气场生出的为虫子,天地精华之气才能构成人。二、取决于构成的气有多少。王允《论衡。率性篇》说:气有多少,场有优劣,人就有贤愚之分。三、取决于其先天禀赋阴阳五行行气的偏全,物是偏于五行,而人需要的是五行全。以上为人和自然、物理行成的过程,我们的祖先都作了明确的析理,我们《相学》理论也是以这种自然观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人是不可能脱离阴阳的,阴阳的气场作用,气场的力量决定了人的优劣贤愚,气机的偏全决定了人的性情,所谓的圣人全而小人偏,也是这个原因。人的吉凶祸福来之于阴阳五行气场的作用,气场来之于天道自然,顺应自然环境就是吉,逆向自然环境条件就是凶。凶吉来之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这个自然环境也就是我们在批八字之中的运程,这个运程也就是人和自然的一种结论,当你明白了需要什么条件下能得到吉的时候,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就能得到吉的应验,逆向于这种自然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凶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