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乱象》
第4节

作者: 庄大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记者可是无冕之王。不过这王权可不是滥用的,因为每篇报道,不仅要面对被采访对象,特别是被曝光对象,还要面对无数的读者、观众、听众。”

  “刚才你说的是会议记者`‘.
  ”还有跑各部委办局的跑线记者”。
  “王萧萧还有刚才的李广,他们是跑社会新闻的记者,也是社会上高危职业之一。”
  “社会新闻记者确实有含辛茹苦和诸多不易”。
  ”有一篇报道是写王萧萧的,题目是《做一名有良知的记者》。文章引用了王萧萧的一句话:有良心没有知识,做不了记者。有知道不善良,做不了一名好记者.“
  两人转眼间出了院子。
  千花村的道路是长石条铺砌的,道路两侧建有排水沟,山上下来溪水顺缓缓的流尚着,不时有小鱼游过,银光闪闪的。
  村里的房子是江南挑檐式的,月光下黑色的瓦顶与远处的山巅呼应。
  天空中不时有大鸟飞过,远处更是传来不知是什么动物的阵阵嚎叫,这让警校毕业的赵佳不仅提高了兴致。
  “说说王萧萧吧!听起来确实很神的。你们是什么时候同学,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学新闻的吧!”
  “哈哈,他不是学新闻的,是学建筑的“。
  “我们是发小,从小学到高中。”
  “大学以后,我去了政法学院,他读的是建筑专业。”

  ”他毕业后去了市政工程建设单位,还是申城市政府海外友好交流研修生,学习城市规划建设“。
  ”他参加过全国两个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
  “一条是上海新松高速公路,就是上海的新桥到松江县,现在叫沪杭涌高速”。
  ‘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条从规划设计开始的高速公路。”
  ”还有一条就是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后来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时候,王萧萧还参加了竣工庆典的报道”。
  “据说报道当天,开通了直播,王萧萧一气呵成,不用底稿,如数家珍的说出了沈大高速的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技术的各项数据,令同行记者大为佩服“。
  肖军的一通赞扬,让赵佳更是充满了好奇。
  ”进入省台之后,王萧萧几乎拿遍了所有国家、省级新闻奖项,而且是大奖”。
  “从工程师到记者,从建筑到媒体,是够神的。”赵佳来了精神。
  “确实是一个神奇。不过他的神奇和他的经历和家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肖军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赵佳听。

  赵佳对王萧萧的印象就像夜幕,越来越浓厚了,而且没有丝毫的怀疑
  。。。。。。
  两个人已经适应了室外的气温,随即向村子中心走去,江南的建筑的风格越来越浓厚。
  村子中央有一座祠堂,面向西南,据说这是村里人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祠堂座落在广场中央依照八卦形修建的八角形广场上。从东部高处流入的四条小溪汇聚到广场水渠后,又分成四条向西部流出。
  “顺水出村,逆水进村”家里人打小就这样告诉孩子。
  “王萧萧命硬,差点死过去好几回了“。
  “小的时候不到一岁,起了水豆带天花,满后脑勺和后背全是“。
  “那时候只有姥姥和妈妈在家,头上缠着纱布,天天轮流抱着睡觉,硬是把他从死神那拉了回来“。
  “上初中的时候,手指被铁刺划破,起了黄脓半个多月不封口。去医院检查怀疑是败血病,结果医生给敷上了硼酸纱布后,不到一周,神奇的好了“。
  “初三的时候王萧萧又得病了,整天头晕抬不起来。没办法,爸爸妈妈带他到医院。专家看后让第二天来医院做穿刺,也就是将大针管从腰部扎入,取骨髓进行化验,当时医生怀疑他得的是脑炎。”

  ”那后来怎么样了?”赵佳听了眼里出现了更加好奇的目光,这种目光让肖军也来了兴致。
  “当天王萧萧和爸爸妈妈从医院走回家里。从医院走到他家里住的五七楼,得半个多小时。结果第二天早上竟然神奇般的全好的”。
  “后来大家开玩笑说,王萧萧是被穿刺吓好的”。
  肖军也不知道,话题怎么聊到这些事了。。。
  两人说着说着,沿着祠堂正东的道路,上了村子的顶坡。
  远处的天空突然被升起炸开的烟花映照得五彩斑斓。
  “好美啊!那是什么地方?”赵佳兴奋的叫着。。。
  “那个地方就是王萧萧老家的方向,不远处就是距离申城最近的海——‘北海’。“
  “很早的时候,渔民要出海大鱼,也没有通讯设备。到了晚间,村里的人不放心,不停的海边燃放烟花爆竹,给出海的渔船引领方向,也告诉船上的人们,家里在等他们回家。”
  “咱们还是继续说说王萧萧小时候的事吧!挺有意思的。”
  “王萧萧小的时候是姥姥带大的,他妈妈1968年去五七干校,父亲在内蒙。直到69年带队走五七后,他的父亲也从外地回到了这里,他才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
  “王萧萧的家里走过五七!”同样的家庭引起了赵佳的共鸣。赵佳的爷爷奶奶也是五级干部。
  “1969年,他姥爷带着他乘坐绿皮火车,前往申城西部的古城子。下了火车后,姥爷背了一个大戏匣子,王萧萧那个时候自己就走了八里路。”
  “再过一年,他家搬进了村里给五七干部新建的大瓦房。”
  不待赵佳回话,肖军继续说了下去。
  “哎,给你讲讲他父亲吧!”
  “他父亲从内蒙回来后,开始带着他妈妈和他住进了一个村里的用土皮砖砌的老房子。”
  “那种老房子土得不能再土了。外墙是用黄泥拌合稻草抹的面。”

  “房子不到两米高,西墙山上有一截土烟囱。”
  “他父亲刚来的时候,青年点女知青张薇,听说他爸爸出身富农就想起点事。”
  “他父亲听说了,没说什么。”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父亲找到张薇,让张薇拎个土筐,两个人在村民房前的垃圾堆里捡了大半筐村民扔的碗渣子。”

  “张薇虽然心里犯嘀咕,表面上又不想说什么。”
  “二个人抬着大半筐碗碴子来到了知青的宣传墙前,又找来两个知青小伙子和泥往墙上抹,然后就动手拾起碎碗片往墙上粘。”
  “不一会功夫,一行标语出现在了墙上。”
  “从此,这些青年对他爸爸心服口服。”
  ”当时农村的条件够苦的吧?“
  ”苦?他幸福着呢!”
  “当时,全村只有两个大瓦房。他家和另一家五七干部住。“
  “他家前边是自留地,一直通到村里的小河边。因为古城子一带是申城有名的稻米之乡。周围稻田的水汇入到古城子村南的大坑里,形成了一个水库。”
  “他父亲来到村里后,还与申城水产公司联系,开网捕渔。据说当时全村里的人都来围观,水产公司的大网罩住了整个水库,起网的时候,一尺来长的大鱼在水中跳跃。”
  “村里每家都分到了鱼,还有红毛鲤子。”肖军一顿讲故事的叙述,让赵佳仿佛也像站到了村里的水库边上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