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乱象》
第36节

作者: 庄大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有过十年道桥建设工作经验的萧萧眼里,这样的报道完全是被当时一些传闻所误导。
  大桥中间垮塌的两孔桥面板是整个大桥跨度最大部位,从现场情况看,桥面板是预制的预应力梁板,不放钢筋,除非是有了新的发明和发现。
  但是,如果预应力梁板本身质量出现了问题,钢筋预应力被破坏,即使没有重载车辆的作用,桥梁自身也会垮塌。
  而这样的结果,是交通建设单位所不愿意看到,更不愿意承认的。不承认,问题就归结于管理不善,重载车辆行驶,导致桥面垮塌。如果承认了,从规划设计,到桥梁施工,质量检测,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而确切的说,这样一座连续多孔的入海口处的跨河大桥,从竣工通车,到垮塌,仅仅20年出头,是绝对不应该的。
  正是这种不应该,萧萧和俊锋的报道,还没有完成,就被终止了。
  报道终止得很突然。
  当天晚间,家里新闻热线直播准备工作已经做好。
  时间定在下午5时10分,现在直播连线。
  为了增加现场感,报道地点就选在了能够看到垮塌的最好位置。
  距离报道播出还有五分钟,电话已经接入了直播间,通过手机可以清晰的听到节目播出的声音。

  电话突然被接回了导播间。
  “刚刚接到通知,台儿庄大桥垮塌事故,影响很大,暂时停止报道。”
  事故性报道被中止,其实很正常。
  不同的层面会考虑不同的问题。
  单纯就大桥垮塌的事来说。事就这么简单,桥建了,这么大的桥,20多年,桥梁中间主跨部分垮塌了,车掉进去了,人也掉进去了,救上来了,送医院了。
  还有幸运,其实又是最不幸的。
  比如说没有掉下去的。走着走着,前面的车没了,接下来自己的农用三轮车,车头悬在了断桥边上,年轻的小夫妻,眼下是十几米下处,滔滔的河水。

  随时处于生死一线,那时的恐怖,不如直接掉下去来得好一些。
  细思极恐。
  但是,如果经过媒体报道发酵,这事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大桥早就被定为危桥,险桥,事故出现一个月前,省级交通部门还专门做了鉴定。

  这个鉴定结果是什么?如果鉴定结果早些出来,会不会避免大桥出现事故。
  即使鉴定结果出来了又怎么样?此前做过多次鉴定,除了定为危桥、险桥,即从来没有对危在哪里,险在哪里做出说明。
  大桥上立了两块牌子,一个是限制通行20吨 ,一个是限制能迁15吨,这两块牌子以哪块为准。即使都准,也没有影响到百姓传说的五、六十吨的大货车,在夜深的时候,在大桥上“嗷嗷”的跑。
  “那车跑的,疯了似的,跑慢一点,都得把桥压塌。它们咋不掉河里才好。”
  再就是桥头摆放的小亭亭,这是公路部门专门用来看护超载车辆的。

  亭子里没见过几回人,人都在外面呆着,当地的,好像不是正式的人员,歪戴个帽子,衣衫也不扣,没见到管事。
  晚间人就撤了,人撤了,车就没人管了,随着便的跑。
  当然,交管部门更担心的是,如果这件事情被炒得过大、过火,就会引来更上一层部门对事件的全面彻查,挖出更深层面上的东西来。
  这绝不是事故中,有没有伤亡这么简单。
  报道不做了,包袱就放下了,也算采访任务完成了。

  于是,一行三人决定赶点完,回家。
  “战绩不错啊!一周内连续枪毙了两篇稿子。”肖军举起杯,真诚的邀王萧萧干一个。
  “中奖了,中奖了。”王萧萧笑着应付着肖军的调侃。
  “怎么样,被毙是什么感觉。肚里窝火不。”
  “如果是刚开始那会,费了大半天劲,东西采到了,报道写完了。不让报了。有的报道播出去一半,叫停了。确实不舒服。”

  “这不是什么稿费多少的问题。记者,就是要采访中有影,报道中有声。将来出去,要面对的是社会。明明这事不是自己定的,却被外界猜疑,确实不是滋味。”
  “现在做了这么多年,凡事得看透、想透,深入不陷入,学会置身事外看问题,落个清闲。”王萧萧说着把一杯酒又干了。
  “听说劳模楼的报道,动静不少。”
  “是啊。三条指令,一不许再向Z新闻送稿;二、不要继续采访;三、还在播出的后续报道停止。”
  “听说是立钢公司的老总亲自找到了省里二号人物,二号人物又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台长。”王萧萧笑着说着,得意中有些怪怪的笑。
  “不过,对报道涉及到的问题,还是非常肯定的。认为采访深入,反映了劳模的生活现状和待遇没有受到重视的问题。”
  “要我说,你这篇报道,还打破了多年根深蒂固的问题,打破了一种并不平静的平静。”
  “这话怎讲。”对于肖军的见解,王萧萧问道。
  “你想想,立钢公司,直属央企。企业的老总,比立山市委书记级别还要高。而立山市的税收又有百分之七十是人家给的,一半的人口,是人家的。再加上一些特殊的光环,企业虽说是在你立山市、在咱们海宁辖区内,但打心底里,人家心里自是有另一番想法和打算。”
  “而官和管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个官如何当,管又如何管。一直是一种表面看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机制平衡。双方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泛起阵阵涟漪,甚至引起波涛骇浪。”
  “这篇劳模楼里无劳模的报道一播出,而且还送到Z新闻播出,无疑打破了久日的平静。”肖军自负的说着。
  “来,为了采访报道成功,干一杯,也算是接风了。”
  “劳模楼里无劳模”的报道是在萧萧、俊锋从庄儿台大桥回到省城后第五天播出的。
  这个时候矿业公司方面已经完全将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报道分为连续报道和短消息。分别供Z新闻、新闻热线和新闻节目播出。
  连续报道一次性在Z新闻晚间播出。播出当天晚间,立钢公司总经理连夜召开会议,将矿业公司班子人员、基建处人员、办公室人员,还有总公司对口部门人员召集起来,听汇报,了解情况,做出反映。
  “记者来了,我们也没觉得他们能够报道些什么。立项审批、规划审批、分房方案、房改方案,都给了他们。当时他们也没有说什么。问问情况就走了。”矿业公司石经理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矿业公司的经理原来总经理的秘书,总经理说起话来自然就毫不留情面了。

  “记者三次到劳模楼、工人村采访,五次到矿业公司、房产局房改办。连留记者吃顿饭都留不住,你们还能干什么。”
  总经理把应当是“你”,换成了“你们”,算是给石经理留了情面。
  事归事,情归情。
  报道播出了,共分三集,事也说得明明白白。

  第一集用事实毫不容辩的说明的劳模楼被分配给处级领导干部的真相。
  第二集反映了工人新村企业职工的生活现状,对打着劳模建楼的意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