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这破桌子?上面还有油渍呢?别跟我说还是黄花梨木的。″阿狗不服气地说。
黄花梨木前些年炒的沸沸扬扬,但真见过的真没几个,现在有人专门种花梨树,华彬都认为是脑进水的人才干得出的事。正常花梨木要百年才可成材,现在种到孙子那一代都不定能享受到,何况种植出来的能和野生的一样吗?
“你不会是去盗墓了吧?这是什么骨?″阿狗和老甘每人搬了副虎骨问到。
“这个…现在说起是…有点违法。但这个是几百年前留下的东西,嗯,如果你们家以后有需要的我会悄悄给你们一点。别跟人乱说哈!"
搬了几个来回,终于将车上的货物全搬进家里。甚至连拆下的包装纸箱也全搬了下来,近百斤呢。好像八毛钱斤,到时多了让四姐拿去卖,蚊子大小也是块肉呢。
“好了。谢谢啦,下次回来请你们去吃大餐。一会我就去省城了。"一切尽在不言中。送了阿狗老甘每人一只风干野兔,剩下的准备全带回省城。
给父母上了柱香,心里默念“爸爸妈妈,这次见到咱们的老祖宗啦。希望一切都顺利,添丁发财!希望这次带回来的东西能卖个好价钱!你们在天堂也要好好的!"上完香,华彬再给父母烧了些纸钱。每次回家华彬都会给父母上香烧纸钱,所以家里总备有。谁知这世上是否真有阴间鬼魂什么的,但流传了几千年肯定有些根据的。
将各类铜币都带上一枚,拿手机把夜光杯各种瓷器和八仙桌椅拍了照。打扫了一下家里卫生,关好家门院门。
出发!
一路顺利回到省城。市内堵了半小时将车开到水产码头仓库。
华彬将带回的货从货车搬下装上自己停在仓库边的小车里。再检查有无遗漏,装上二十两金子放进随身携带的手提袋。开着自己车到水产码头铺面。
水产码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由于改革开放,许多农场的潮汕人辞职出来经商。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后来成了规模气候,内地许多的厂家产品在此都有独家代理。加上潮汕人特别会做生意,于是全省各地的商场商店需要的货水产码头全都能供应的上。各店铺的老板也在全省各市县安排一二个推销员,订好货后发单回来。于是老板安排好货后交给司机送货。各老板也互相调货,保障了只要订出的货都会准时送到需要货的地方去。
别看每家店铺才二三十平方米,但每年批发出去的货物都是天量。厂方为了多卖货,每年拿出不少的广告费。所以有时会出现个很奇怪的现象,出货价和进货价相同。而且货物卖到一定量,厂家还有奖励和赠送货车。基本上每家店铺都有厂家赠送的货车,然后在车厢上喷上ⅩⅩ商行字样。各商铺会自行招司机送货。有的是固定工资,有的是按趟工资,主要是看情况而定。
华彬和老板吴建军是按趟结算工资。老板吴建军,潮汕人。父母是某农场知青,八十年代退场拿了买断工龄的二千八百多元钱,带着十六岁的吴建军上了省城做生意。刚开始开间小卖部,后来在水产码头租了间铺面做起了批发生意。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彬就认识吴建军。当时每到春节当时华彬的老板都会送不少洋酒给各关系户。华彬找到水产码头,见到吴建军店铺里主要是酒类为主,加上和吴建军年龄差不多。于是经过对比,在保证正货情况下每年都在此进几万块钱的洋酒。后来华彬老板出事而华彬进了旅游圈才不再来往。直到旅游不好干了,老婆和华彬总为了钱吵架,华彬才找到吴建军到他这开车送货。谈好了每趟多少钱,刚干了三个月,每月辛苦钱大概就四千出头。这个月才干了半个月吧还没算工资。
“扑拿沫!你怎么回事啦。十二万的货你送到哪里了?屯昌几个老板刚还打电话来屌我一顿!″刚进店铺吴建军就怒气冲冲对华彬吼到。
“这些货多少钱我负责给你,我也不准备开车了,想和你长期合作。″华彬不卑不亢地回答。
“扑拿沫!你每个月才四千多块钱。交三千给老婆了,剩下的够你抽烟打麻将不?十二万!不是十二块哟!″吴建军还是怒气冲冲地说。其实潮汕人的语气都是比较冲,心地倒并不是多坏。
华彬从随身手提袋里将二十两金元宝一个个拿出来摆在功夫茶桌上。二十个小金元宝亮闪闪地晃眼。
“这…是…黄金?你…去哪里弄来的?"吴建军张着个口结巴地问。
“准确地说,这是二十两古董黄金!就问老吴你这值不值十二万块钱吧!″
吴建军拿起块黄金擦了擦。放嘴里用牙咬了一下,好嘛,金元宝上出现了两个牙印。
“黄金是真的。但纯度肯定没有二十四k,但十二万块钱肯定值。怎么?拿这些黄金顶货钱吗?″吴建军双眼死死地盯着黄金看。
“想什么屁呢!我拿这些黄金抵押在你这里,你再给我拿三万块钱。这个月工资你也帮算算,一个月后我把钱全还你再把这些金子还给我,以后我会和你长期进货!″
“喂喂喂!过分了哈,谁知道你这些黄金来路正不正,再说了,一个月后你又去哪里拿十五万还我?″
“我祖传下来的东西你说来路正不正。我还有别的古董,准备拿去北京上海出售,如果你怕我们也可以去检测一下这些黄金。卖给你也可以。″
“倒丁!我要那么多黄金干什么。这样,你自己泡茶喝,我拿个去问问价。″
“可以,快去吧,别让我等太久!″
其实华彬也可以自己拿去卖的。但想到唐代的黄金肯定纯度不够,卖不上好价钱。先留着,以后手上有钱了拿去提纯了再卖。
华彬到外面小店买了瓶冰可乐,坐在店铺功夫茶桌前等。华彬对茶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功夫茶,一小杯都不够一小口的。还要咕倒半天。不像潮汕人动不动就喝茶,每个月喝茶都花不少钱。加上见过制茶,对喝茶更不感兴趣。
当年知青农场有专门种茶的生产队,大清早职工就去采茶,到中午有专门的统计员称过重量顺便分级,然后嫩中老分别开。下午三点左右。炒茶工人在大炒锅下放柴点火,铁锅热后工人拿起蔫了吧唧的茶叶放铁锅里炒。双手不断翻转着茶叶。这可是技术工种,弄不好手就烫伤了。华彬看过炒茶过程,炒茶工人身上手臂上的汗水经常滴进锅里。加上采摘的茶叶也没清洗过。现代人为了产量施化肥打农药什么的。总之华彬认为不干净,基本上不喝茶。
“你这个没到一两重,才三十一点几克,纯度才百分之八十左右!″吴建军老板一个小时后回来对华彬说。
“这是古代时的一两,古代是一斤十六两的。半斤八两的说法就这么来的。″华彬解释道。
“那这样,我们写个证明,一个月后你把货款十二万和三万块还我。但是我要买你两个金元宝!″
“没有问题!你去买纯度高的黄金不是更好些!″
“你这个好看,我要拿来放在财神老爷前拜拜″
潮汕人做生意的都会请个财神爷,但他们叫财神老爷。初二十六都会点香烧纸拜,平时早晚也会上香,还会摆上水果等供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潮汕人都会先祭拜先人,对传统习俗传承的比较完整。所以讲究的人才能赚到钱,穷讲究应该反过来说,不讲究就穷。虽然潮汕人读书做学文的人不多,但好像做生意从骨子里生来就有。哪怕摆个小摊也是个老板,反正华彬很少见潮汕人去打工的。反而见许多做大生意的全是潮汕人,虽然都没什么文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