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很值钱,曹操很牛逼,他特别组建了一支专业性极其强大的军队,针对性很强,专搞藏在地下的古物,无论古墓所在何处,山川也好,大漠也罢,只要是个藏钱的地儿,他都去挖出来。套句砖家的话,那是让古物解放,让历史发光。这支军队的最高长官唤作摸金校尉,只服从曹操本人的旨意,只打洞,不打仗。自从有了这支队伍以后,曹操再也没为军饷发过愁,可见盗墓也是很有搞头的。
探马来报,前方山谷发现一处大坟,瞧那架势估计是个诸侯的产物。刘老大是很羡慕曹操的,但总是忙于奔波跑路,即便路过古墓也只能干瞪眼白流哈喇子,谁叫别人追得紧呢,待缓过风声之后再去挖掘,早让曹操的摸金狂们掏成了大坑,连片破陶瓷也没留下,那是相当的专业。
最近军饷拖欠三个月了,只怕再拖下去,这帮大兵就该造反了。刘老大一咬牙,决定忙里偷闲的也搞一次考古,他让周仓扛着锄头带着大兵直奔大坟。为啥找周仓呢,别忘了这厮以前是干啥的,混过黄巾军,啃过树皮,当然也干过盗墓。
日期:2011-03-14 13:29:39
探马又报,大坟的主人查明了,是刘表!刘老大气得直跺脚,搞什么飞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学着曹操也干回盗墓的勾当,不在乎古墓有多大产,权当是在练手学经验,好你个刘表,死了也来跟老子作对?刘老大很想刨坟,但这事干不成,刘表怎么说也是汉室宗亲,他没理由刨自家的坟吧?
刘老大只好忍痛派关平去追回周仓,周仓那厮早在大坟四周打好盗洞了,正用麻绳拴了只麻雀在探明洞内的含氧量呢。关平来了,宣读了刘老大的最高指示,周仓虽是心痒难耐,但也只好匆匆作罢,暗地里偷偷画了张地形图,标明了大坟的所在,又找来大兵把盗洞隐藏好,这才放心的杵在一旁欣赏刘老大的即兴表演。
既然刘表的大坟不能挖,那么刘表的大坟总该有些贡献吧,刘老大奔到坟前就是一顿痛苦,鼻涕眼泪的一大把,很是逼真,哭得我们很无奈,哭得难民们很感动,纷纷称赞刘老大是个宅心仁厚的大好人。孔明偷偷暗示,磕错坟头了,刘老大便让刘封杵在墓碑前挡住字迹,又让关平堵在刘表本人的坟前做掩体。
刘老大宣布要为刘表守丧三年,谁劝也不管用,好在探马飞来,报曹操已经屯兵樊城了,忙着造船渡河呢。刘老大立即表态,守丧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记国耻,何苦拘于形式呢,在心里守丧也是一样的,有心则灵。
日期:2011-03-14 14:53:03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刘老大匆匆上路,还不忘唤来周仓,令他在此守着,待难民们走远之后,立即刨了刘表的邻居,刘表是啥身份啊,你丫也配挫在皇族的左右?周仓问,刘表的大坟是不是也一块刨了?刘老大思虑再三,说还是别刨了,刘表毕竟还是本家人。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想必曹贼是不会心慈手软的,为了刘表的尸骨不受曹贼的鞭挞,你可以自由发挥一下嘛,但切记要涂抹掉刘表的碑文,免得再次惨遭曹贼的毒手!
孔明分派了任务,关二哥领着孙乾去江夏找刘琦搬救兵去了(这颗棋子总算有了用武之地),我跟张三哥换防了,由他去断后,而我则负责照顾刘老大家眷的饮食起居,最得瑟的人当属周仓,他屁颠颠的带着大兵去刨坟了。
孔明很担忧,这些难民走得太过缓慢了,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跟曹操玩龟兔赛跑,我们这只大乌龟肯定会玩完,因为曹操是只聪明的兔子,他可不会轻易在半途打个盹的。漫漫长路,是谁在哭?
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
日期:2011-03-14 20:45:18
049
在刘老大领着十万难民郊游之际,刘琮投降了,曹操正式兼并荆州。或许刘琮是无奈的,文臣们夸曹操有人文气质,武将们赞曹操有金戈铁马,只有无权派王威不买曹操的账,可又有啥用呢,能用意念搞死曹操么?
刘老大得知刘琮投降之后,差点吐血落马,他是否有些后悔当初没配合魏延杀进襄阳呢?曹操接过花名册,马军五万,步兵十五万,水军八万,共计二十八万,这是何等的军事力量,也难怪曹操会笑得那么欢了。刘老大望着手下的三千大兵表示很寒碜,如果那二十八万大兵是老子的,那该有多好!可惜那也只是一个假设罢了,还是接受现实吧,残酷是残酷了些,但总比活在梦境里踏实。
和平解放襄阳之后,曹操搞了一个夜宴,论功行赏,该拜将的拜将,该封侯的封侯,该宰杀的宰杀,谁也别想跑。
蒯越作为荆州举白旗的第一人,得到了曹操的亲自接见,这厮字异度,果然是火星人,是投降派的忠实粉丝。曹操很高兴,封蒯越为樊城候,兼职江陵的太守(虽说此刻江陵还不在曹操的势力范围内),夸他识时务,是个俊杰。蒯越很感动,没想到劝降都能劝出一个樊城候来,早是内流满面,果然跟着曹操有肉吃。
傅巽也是祖坟冒青烟,靠着一张嘴巴成功上位,谋了一个关内侯,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由于劝降的第一炮被蒯越抢先一步,他没捞到太守这块肥肉,心里有些嫉妒,论马屁功,他自认不在蒯越之下,可恨的蒯越,让他抢先一步。
日期:2011-03-14 21:52:45
王粲的名气很大,文学成就也很高,搞得曹操这个半路文人很有压力,好在曹操有个儿子叫曹植,这帅小伙的才气还在王粲之上。不可否认,王粲的劝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曹操对外宣称赏罚分明,没理由不给王粲封个关内侯的嘛。曹操曾私底下跟王粲切磋过文学,无奈败北,又派曹植上,总算挽回了老脸。
文臣搞定了,该轮到武将上场了。荆州地面上谁人不认识蔡瑁这个二愣子啊,拜将怎能少得了这厮?果然,蔡瑁被封了镇南侯,兼职水军大都督。这名头看上去很美,但没啥含金量,还水军大都督呢,不就是原本蔡瑁手下的那些水军么?至于马军步兵呢,早被曹操帐下的猛人瓜分完毕,哪还有蔡瑁的菜?
张允也被封了助顺候,拜水军副都督,继续跟着蔡瑁唱双簧,就不知啥时唱到脑袋落地了。张允没啥追求,能混个助顺候的虚名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手下有多少大兵,他是不在乎的,头衔才是硬道理,虚就虚点嘛!
日期:2011-03-14 23:02:52
文聘还算半个忠臣,前半段忠于刘表,后半生忠于曹操,这厮还有些羞耻心,在曹操跟前为荆州失守痛哭一场,搞得曹操都为之感动了,也封了关内侯,还兼职江夏的太守(此刻江夏还在刘琦的手中),比蔡瑁更有实权。估计此刻的蔡瑁很眼红吧,但更眼红的在后面,因为文聘可以领兵出征了,而他还在河里钓鱼。
最忠心的人当属王威,他骂过蔡瑁,无视过曹操,只可惜结局有些悲壮,被乱兵砍死,他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灿烂的一生。
最郁闷的人非刘琮莫属,本来曹操给他画了个芝麻大饼(永镇荆州,永为荆州之主),但大印一交,兵符一撒手,曹操就翻脸不认人了,只给了个刺史的官位,还他娘的发配到了青州,远在荆州的千里之外。刘琮哭了,他娘蔡夫人也哭了,哭得跟窦娥似的,但没人鸟他们,大伙都封侯拜将了,谁还有空看哭戏?
曹操是个狠角色,刘琮一步三回头的前往青州之际,于禁的轻骑已经追杀过来了。于禁很有礼貌,问候了刘琮母子之后,亮出砍刀,说曹丞相不忍心看着你们背井离乡,特地派俺来终结离乡苦,就让你们在荆州归西了吧!
刘荆州已成往事,和平解放少流血,文臣们升官了,武将们发达了,至于刘琮的血溅三尺只不过是个不和谐的小插曲罢了,早堙没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日期:2011-03-15 11:33:39
05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