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是不要紧,也得主义真,为了一点面子而葬送整个国家的前途那是一点也不值。这个道理呼韩邪单于是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确实有些走投无路了。不仅军事上打不过郅支单于, 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净抓革命了,忘了促生产。主席的教导好是好,可惜没听全。如果不找个地方喘息一下,连吃的都有问题了。那在草原上更没法混,这就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呼韩邪单于别无选择。
呼韩邪单于真的要投降汉朝吗?准确地说是归附,单于君臣希望借助汉朝的力量取得喘息的机会,休养生息,与郅支单于再决雌雄。之后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于是,呼韩邪单于率众南下。不管汉朝愿意与否、接受与否,向汉朝边塞靠拢,同时派其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到长安做人质以取得汉朝的信任。而郅支单于在得到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的消息之后,也派其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到长安做人质,以示臣服。
对于两位单于入质称臣的举动,汉朝方面的反应很平淡。一幅无动于衷的样子,很无辜。有点被搞懵了。幸福来的太急、太突然,让人一下难以接受。不来则已,一来就来个选择题,汉朝君臣还真犯琢磨。平心而论,汉朝现在的策略是不急于介入匈奴的内斗,让他们充分的表演,在最后结果出笼之前就进行选择不太明智。
毫无疑问入质称臣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下一步也得看一看是不是有效忠的真实行动。听其言、观其行。汉朝既没有采取行动驱逐南下近塞的呼韩邪单于所部,也没有采取行动、伸出援助之手。而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等。看看两位单于还有什么后续手段。
在汉朝君臣坐山观虎斗的同时, 西域的乌孙国正上演一场龙争虎斗。
日期:2010-03-31 17:55:41
西域都护之宴设鸿门
鸿门宴的故事几乎人人知晓,一听说有人摆鸿门宴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今天,解忧公主就要摆一桌鸿门宴,对手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乌孙王泥靡。
元康二年的乌孙事变实际上的效果是汉廷抛弃了解忧公主。不仅公主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局面毁于一旦,汉朝丧失了对乌孙的控制力,影响力剧减,而且公主一家的未来也成了问题。虽然解忧公主现在还是乌孙王泥靡的妻妾之一,两人还生了一个孩子,但毕竟只是之一。而且两人的感情并不和睦,也不可能和睦。解忧公主五十大几了还要重新嫁人,其心情可想而知。此时的解忧公主已经是五十岁多岁的老妇人了,再有魅力也是人老珠黄。乌孙王泥靡之所以接纳解忧公主只是心存对汉朝的恐惧而已。公主必须为自己以及后代的未来着想,这是于私。
于公的方面,泥靡并不是一个可以承担大任的人。泥靡,人称“狂王”,从这个别称就可以看出品行一定与众不同。登基之后不说倒行逆施,得到的评语也是暴恶,而且暴恶得大失民心。这也是被压抑多年的井喷现象,想干啥干啥,也就没有了节制。从事态的发展可以看出,除了他的儿子细沈瘦为他出头之外,其他的乌孙贵族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汉朝使节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出使到了乌孙。解忧公主就与二位使者商议,摆一桌鸿门宴除掉“狂王” 泥靡。这个举动有些冒失,按照汉朝的说法就是谋逆、弑君,如果准备不充分会造成大的危机。二位使节商量之后还是答应了公主的请求。
当然,使节的正常职能是不可能包括摆鸿门宴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体现他们能力的机会,以前的使节,如常惠、冯奉世都由于临机处理了一些超出使节职能范围的事情而名扬天下。这样的机会不常有,现在就在眼前。如果能除掉“狂王” 泥靡,使汉朝重新控制乌孙,一雪前耻也是大功一件。
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鸿门宴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刘邦不就成功地逃脱了吗?不是举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就是打个野猪也得准备一枪手、二枪手、三枪手,以防万一。可是这二位爷只准备了一个刺客,砍了“狂王”一刀,结果让“狂王”绝尘而去。
这一下通了马蜂窝。“狂王”的儿子细沈瘦发兵围困赤古城达数月之久。直到数月之后,都护使郑吉的救兵赶到才解围而去。剩下的就是如何善后。从汉朝的角度看杀夫、弑君是无论如何不能鼓励的。
汉朝派出中郎将张尊前往乌孙,并且派出医生为狂王疗伤,又赠金又送礼物进行安抚;同时,将魏、任二位使节押送长安,斩首。魏、任二位使节是该杀。不是因为不该做这件事,而是因为虑事不周,手太潮。
车骑将军长史张翁则留下来调查事情的经过。最可恶的是张翁不分青红皂白就痛斥解忧公主的行为,表现出一负什么什么的嘴脸。太使人寒心了。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几十年,为两家友谊是呕心沥血,在需要娘家支持的时候说抛弃就抛弃了;自己动手还要遭到娘家人的斥责能不伤心吗?
虽然此时汉朝错误地回护了“狂王”,“狂王”并没有逃脱败亡的命运。一个并不神秘的第三方果断出手,一击而中。
日期:2010-03-31 18:01:29
西域都护之异军突起
这个第三方就是乌孙先王翁归靡与匈奴公主的儿子:乌就屠。
解忧公主的刺杀行动看似冒失,实际上是有惊无险的一招。如果运筹得当那就是成功的范例。事件发生之后,乌孙的贵族并没有如有些人所预料的那样起来反对公主,大多数贵族而是象乌就屠一样,撒丫子跑哇。说明什么?害怕,打心眼里害怕。公主在乌孙几十年所积累起来的威信、人脉对他们还是有威慑力的,更重要的威慑力来自郑吉的西域都护府。
乌就屠和一些贵族跑到北面山中躲了起来。沧海横流才显出英雄本色,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在度过了初期的慌乱之后,乌就屠很快从纷繁复杂的情势中理出了头绪。
“狂王”失去人心,除了亲生儿子没人帮忙,已经不足为虑;公主一家虽然有汉朝作后盾,现在被困在赤谷城也是动弹不得。大多数乌孙贵族没有介入双方的争斗,而是静观其变;普通乌孙民众更是不知所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在与部署商量之后,乌就屠果断采取了行动。一方面放出了消息,扬言匈奴的援兵马上就到,来支持他成为新的乌孙王;一方面派出部署招降纳叛,聚拢人气。
乌就屠的身份确实比较特殊。老王翁归靡的儿子,又有匈奴背景,在乌孙国内还是很有号召力的。于是老百姓就纷纷归附乌就屠,很快在他周围就聚集了大批民众。有了人之后,乌就屠一不做二不休袭杀了“狂王”,自立为乌孙王。
这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不服不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反观解忧公主的儿子,储君元贵靡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一点声音都没有。中国的母亲对孩子真的没得说,好,就是好。有的时候好的过了火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等到赤谷城解围之后,已经物逝人非,恍如隔世。但是解忧公主在乌孙数十年的耕耘还是起了作用,围绕赤谷城也聚集起一大批乌孙民众。乌孙事实上分裂了。
汉朝现在也明白过来了。中郎将张尊等人还没有回到长安,解忧公主的上诉信就到了。具体情况一说,汉廷里面也不都是糊涂虫。汉廷意识到前期的操作错了,张尊首先就被送到监狱去了。
随即就派出了破羌将军辛武贤出兵敦煌通渠积谷,准备征讨乌就屠。
日期:2010-04-01 18:31:39
西域都护之冯寮定局
如何处理事实上已经分裂的乌孙使汉朝君臣是大费脑筋。乌孙本来是汉朝的战略资产,现在变成了战略负担,不能不使人感叹世事的变幻莫测。
到现在为止汉廷的选择非常有限,甚至不能象承认泥靡那样一走了之,以维持表面的光鲜。乌孙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一山不容二虎,即使是公、母各一只也少不了掐架,何况是两个团队。
放任双方开战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这至少说明汉朝失去了对乌孙局势的控制力。西域都护府刚刚建立就出现这样的事,简直就是一个下马威。况且,一旦开战,凭借乌就屠所表现出的神武和掌控的民众数量,公主一家很可能不是对手。那样的结局更是无法接受的,从感情上就无法接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