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至暗时刻》
第15节

作者: 全贵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假如袁斌因为迟到的原因被撵回原单位,没人会听你解释实际的原因。纪委的领导只会为你迟到的现象生气,什么原因导致你迟到,他们根本不会关心。
  纪委书记林生源来之前,纪委副书记王一同,和另一位副书记兼监察局局长的殷忠朴一同进到到会议室。
  后面还跟着市纪委的两名干事。
  其中一人从后面走到两个副书记前面,先是对他们点头示意,似乎在请示什么。
  两位副书记相继点头过后,这名干事转过身,对会议室的所有的借调人员说道:“还有十分钟,林书记就要过来开会,大家先落座。”
  虽然他说落座,可在场的人没人敢坐。
  屋里两个副书记都站着,谁能那么不长眼,让坐就坐?
  干事说完话,眼睛忽然落在了袁斌身上。
  整个会议室,除了两个纪委副书记,就只有他一个人没穿正装,很容易被人注意到。
  这名干事看着袁斌问:“这位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袁斌知道对方在说自己,回应道:“我叫袁斌,是教育局的。”
  这名干事接着就问:“你怎么没穿正装?你们单位没人告诉你么?”
  实际的情况就是没人告诉,可袁斌绝对不可以这么说。

  这样说,首先等于给自己的单位抹黑,让人们对整个教育局都没有一个好印象,也更加不会对袁斌有好印象。
  其次也容易让人们觉得袁斌是把责任推给自己单位的人。
  袁斌其实想到市纪委报到,应该穿正装,可他实在找不到人借西服。
  唯一的好朋友刘佳明大腿比他的腰都粗,他的西服借过来也只能当裙子穿。
  除了刘佳明,他找不到其他人去借西服。

  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成了自己进入市纪委的第二道考题。
  此时一屋子人都等着看袁斌应对。
  这件事如果应对不好,会让他之后的工作十分被动。
  袁斌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
  太难了。
  袁斌脑子快速转了一圈,觉得与其撒谎,不如实话实说。
  就算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可以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找补回来。

  他于是和对方解释称自己的西装之前坏了,去缝补过,但缝补后的效果并不好,穿着过来,会显得对新领导和新同事的不尊重,他于是在家里找了一件在颜色和款式上最接近正装的衣服。
  袁斌说话的时候不卑不亢,语言和表情都很真诚。
  但干事听完没敢立刻表态,而是回头去看王一同和殷忠朴,见两位领导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他也没再说什么,继续让大家等纪委书记林正源。
  袁斌松了一口气,自己算是过关了。
  几分钟后,一个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会议室。
  此人的气场非常强大,令人感觉似乎多大的场面,他都压得住。
  他正是鞍阳市新来的市委书记林正源。

  袁斌看到林正源的瞬间,就明白为何是自己被抽调到市纪委。
  这林正源,不就是救的那位老太太的女婿么?
  之前在商场,两人也算见过一面,当时袁斌就觉得对方气场非凡,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就是新来的市纪委书记。
  果然做好事是会积福报的,自己如今就尝到了福报的甜头。

  不过林正源能够把这个抽调的名额给自己,已经算是换完了人情。自己想要在市纪委立足,还要完全靠自己。
  会议开始后,林正源开始讲话。
  他重点讲了这次大检查的背景。
  最近几年,外界一直都在传,鞍阳市的风气不正。
  先说教育。

  老师上课不好好讲课,回头给学生们推各种补习班。
  补习班的老板和各科老师勾兑,给他们抽成。
  这种做法完全把学生和家长变成了牟利的工具,让教育脱离了本来的面貌,变得邪恶和扭曲。
  此外,学校还和印刷厂勾兑,低价批量购置练习册,然后高价卖给学生。
  传言有个别校长一年光是练习册这一块,就收入几百万。
  继续这样下去,鞍阳市的教育口碑,要彻底崩盘。
  再说医疗。
  鞍阳市的几家医院,医生收病人红包已经是普遍现象,明明是医生的分内工作,如今不给红包,医生基本都是糊弄,对病人的健康没有丝毫的责任。
  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根本连问都不问,直接就让病人各种拍片子,搞各种化验,拿到结果后再诊断。
  实则很多片子和化验项目根本就没有任何必要。
  个别医院更离谱,和教育界如出一辙,低价进药,高价卖给病人。以至于外界有传闻,医院的药,比毒.品还暴利,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林正源最后说的是领域是养老行业。
  鞍阳市有几家养老院,里面的服务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一些有子女的老人情况还算好,无儿无女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还不如家养的牲口。
  国内的主要养老方式又是家庭养老,去养老院的,很多都是没有子女的。
  林正源最后给出结论:任何时代,民生问题都是最大的问题,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不得到妥善的解决,日后都将是巨大的隐患,会严重影响公信力。
  他们作为市纪委部门,一定要在这些领域严格的把好关,还百姓一片净土。
  林正源一番话讲完,博得会议室众人的一片叫好。
  会议结束之后,市纪委的工作人员对所有的抽调人员进行分组。
  一共三十一人,分成了六组。
  其他组都是五个人,只有袁斌所在的这一组是六个人。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袁斌他们所在的这一组组长,正是他刚刚帮忙搬东西的林木。
  除了林木,还有一个人让袁斌感到意外。
  此人就是之前和他一同被招进教育局的陶娜。
  只不过陶娜在教育局待了不到一年,就被调到了别的单位。
  当时很多人打听陶娜去了哪个单位,比较多的说法是财政局。

  陶娜一看到袁斌就说:“袁斌,我听说你不是停职了么?怎么被抽调到这里来了?”
  一句话就把袁斌置于无比尴尬的境地。
  听了陶娜的话,小组其他成员都投来不太满意的目光。
  别的小组都是原单位的精兵强将,怎么自己的小组连停职的职工都调过来。
  难怪这人连个像样的西装都没有?
  袁斌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我服从上级的一切安排。”
  陶娜没再说什么, 但小组其他成员还在小声议论。
  “来这报到连西装都不穿。”
  “竟然是原单位停职的员工。真离谱!”
  这些员工被抽调过来,都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袁斌的存在,似乎拉低了他们的档次。
  抽调到市纪委的人员,市纪委统一安排住宿。

  袁斌所在的小组坐一辆车,去宾馆的路上,陶娜拉着另外几个人聊天,似乎有意的在孤立袁斌。
  袁斌倒是不太在意,这种模式,他早在半个月前就适应了。
  他倒是思考到一种可能,陶娜没准和吕政有关系。
  首先这两个人当初是一同被招进教育局的,而且两人念的是同一所大专学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