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词——西汉后宫波诡云谲的斗争》
第2节

作者: 侯虹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骜刚刚满二十岁,即位不过一个月,他竭尽心力,才把父亲孝元皇帝的丧礼主持得稳妥不出岔,安顾了新老臣子,还未来得及制定什么施政措施呢,他就面临了大堆的指责了。好几份奏折认为这种黄雾是天象异兆,是上天的震怒,要求皇帝反躬自问。
  刘骜最怕的就是这个。百姓民生如何是一回事,都可以召集众议,找办法解决;而大臣总要求他为天象承担责任,这才是他的烦恼。他能承担什么呢?他管得了天下,还管得了天上吗?这又不是他的错。这难道就是让他当皇帝的意义吗?刘骜有点忿忿然。
  再说了,大臣们主要的焦点还是要找王凤的茬。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是他的舅舅,刘骜只能去找他的母亲了。
  这个时候,王太后正在寝宫里梳妆。宫女虞儿扶好菱镜,王太后照着镜子,紧紧地端详着自己。镜子中的那个女人,依然唇朱眉碧,丰润秀逸,她不禁有些满意。其实我也不过才四十岁。看着看着,王太后又发现,毕竟是老了,她的眼角眉梢间已渐渐生长出凌厉之气。她侧过脸去,用指肚轻轻地抚着眼角,睨着眼,试图看清那鱼尾纹。还好,并不明显。可她不知道,那种在生活中训练出来的戾气,比皱纹更能雕刻出一个人的衰老。水滴石穿,最后血液里都流着怨妇的毒素了,那张喧嚣的脸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训练出来的。

  王太后有点灰心,定了定神,往脸上补了点粉。刚好,在镜里远远就看到她的儿子过来了。
  王太后先就笑了,说:“皇帝来得正好,我也正想找你呢。”
  王太后跟刘骜说的是个劝他广纳妃嫔的打算。刘骜虽已纳妃,但还没有子嗣,二十岁了,也不小了,她想趁着他刚刚登基,在民间采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还告诉他,这也是王凤的意思。刘骜听到王凤也是这个态度,就笑笑说:“母后既与大将军意见一致,那又何必再问朕呢。现在还没有立皇后,后宫的事情,还是暂且由母后作主吧。”

  “对了,”王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你还记得有一位名叫班伯的中常侍吧?听说他有一个妹妹,不仅饱读诗书,德行出众,而且容貌也十分俊秀。”
  提到班伯,刘骜想起这个与自己一样大的青年,以前一起师从博士师丹学习《诗》,曾经做过短暂的同学。只不过这个人太沉默,刘骜与之并不投契。他答道:“是,朕不久前刚在宴昵殿上拜班伯为中常侍。舅舅曾向朕推荐过他,群臣也都认为他是个人才。”
  王太后点点头。“嗯,你舅舅是看重他。班伯的父亲班况也是左曹越骑都尉,班家算得上家学渊源,我觉得,你可以把他的妹妹征诏入宫。”
  刘骜心里冷哼一声。又是王凤。他连我娶后纳妃都惦记着呢。不过,刘骜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对王太后说:“母后既然亲自举荐,那当然是不错的。朕回头就交给掖廷令去办吧。”
  王太后回身叫侍女拿来盥洗用具,留下刘骜午膳。刘骜回过神来,侍女伺候着他洗了手,用热水敷了脸,又拿来铜镜。刘骜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他一下子明白了,他与班伯,其实长得有几分相像。

  从没有人敢说臣子与皇帝长得相似,他自然也未曾留意到,然而,他对班伯这个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感。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有一张相近的脸?
  日期:2008-9-16 14:56:11
  王太后也在看着他。“怎么,皇帝又有什么事不顺心了?”
  “母后怎么知道?”刘骜端坐起来。
  “皇帝现在是比以前稳重多了。但你毕竟是我的儿子,怎么能瞒过为娘的呢。”

  刘骜笑了:“母后,有一件事,朕委决不下,又怕你担心,特意先禀知。你也看到了,现在到处都是黄雾,朝廷大臣纷纷上奏议,认为这是阴盛侵阳导致的,怀疑这昭示了外戚的势力太大。他们都说,是因为王凤舅舅太过专权,才导致这样的异兆出现。”
  说实话,刘骜内心对这些说法深以为然,他的舅舅们声势煊赫无比,连他也压不住。刘骜即位后,按惯例,马上封母亲为皇太后,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阳平侯王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另一位哥哥王崇也封为安成侯,食扈万户;其他的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人,则全都封为关内侯。而王凤总领朝政。他虽然担心他的舅舅位权势过重,可是他不敢拒绝母亲。

  看着母亲的脸色渐渐阴下来了,刘骜赶紧往下说:
  “母后不必担心,朕不会真的处分舅舅的。舅舅是朝中重臣,如果没有他,我怎么能降服朝中那帮先帝留下的老臣子呢?禀知母后,就是不想让你听到非议而疑虑寒心……”
  刘骜心里有点发慌。就在早朝的时候,刘骜才刚刚驳回他的老师、光禄大夫张禹的请辞。他不让张禹辞职,而要张禹继续担任尚书的职责,就是想用来牵制王凤,防止王凤的势力进一步坐大。要是母亲知道了自己用心这么深,她会怎么想?刘骜只得硬着头皮说下去:“朕先向母后坦告,是想让你放心,也是希望你能否提醒一下舅舅……。”

  王太后直视着他。“骜儿,这种话是谁说的?”
  刘骜嗫嚅着不出声,过一会才说:“这就不必母后操心了。众人均在朝堂之上禀直而言,没有隐匿,舅舅当时亦在场。”
  王太后一时说不出话来,大概是在想措辞。停了一下,她说:“骜儿,你是不是也跟那些大臣一样,认为你的母亲与王氏一家眷恋权位?你错了,我不喜欢。我只想平静地过些安生日子。可你要知道,如果朝中没有你的近亲,没有你自己的肱股大臣,你这么年轻,根基又这么浅,如何能够让天下信服!你不坐好这个位置,你以为会有安宁日子吗?这二十年来仰人鼻息的生活,你难道还不曾受够吗?”

  刘骜只得挨着母亲,刚刚抬起头,想要劝说母亲,竟然看见她的脸庞上有两行泪水,滚滚地滑落下来。
  他有点纳闷。这些年来,母亲谦恭少言,坚韧温驯,多大的委屈都吞得下去,多苦多凄惶的日子都能熬过来。现在就了为这么丁点事,她却当着儿子的面掉眼泪了。看来,母亲要用眼泪证明她的强悍了。
  刘骜一看到女人哭就心软,哪怕这个人是她的母亲。有人弹劾王凤,明明她内心只有三分的怨气,可不知为何,她却当作七分来发作,眼泪哗一下就漫了出来。她分明在蓄意失控。这么多年了,王太后不敢流露她的不快,不敢哭泣,时时刻刻担心背上“怨望”的恶名。太累了,等了这么多年了,她的眼泪才敢流了出来。
  刘骜只得伏地陪罪,久久不敢起身。他一再向母亲保证,一定会保住舅舅,而王太后只是不说话。刘骜又何尝好过。他来之前的勇气和决心,被母亲的几粒眼泪都冲洗得干干净净了。
  结果,这一顿饭吃得心事重重。

  日期:2008-9-16 15:50:24
  这是我的新长篇小说,已完成,尚未出版。
  这里先穿插一下故事的重要人物谱,希望大家感兴趣。
  今天先贴两个,其余明天再继续。
  刘骜:(公元前51-前7年)

  西汉孝成皇帝,汉元帝刘奭与皇后王政君之子。刘骜较为重要的政绩,大概就是任命刘向对先秦典籍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改造,以及治理黄河两项。而他在后世建立起广泛的知名度,则是因为他专宠后宫,他的名字附在了史上有名的女子班婕妤、赵飞燕、赵合德身上。
  一个智力中上,颇有学识,性格温和甚至可以算是仁厚善良的皇帝,辖治着一个既无内忧、又无外患,刚刚中兴起来的帝国,为何沦落成为大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外,则大权旁落,由王氏家族专政,直至把王莽推向历史前台;在内,则耽迷女色又娈好男风,在位二十六年没有继嗣,这是帝王史上也十分罕见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