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词——西汉后宫波诡云谲的斗争》
第3节作者:
侯虹斌 然而,政治失败的刘骜在个人感情上同样一败涂地。他最爱的人是赵合德,也曾爱过皇后许娙、婕妤班媞、皇后赵飞燕、富平侯张放。但是,张放被朝廷赶走,许娙实施巫蛊,班媞轻视他,赵飞燕半公开广蓄面首并假装怀孕,赵合德杀死他的几个儿子令他终生无后。每一段感情都不得善终,他也没能在感情中找到出路和安慰。刘骜的彻底失败,是性格悲剧。
面对一个把情欲放在至高位置的皇帝,显然带来的就是朝廷上下的道德幻灭感。太后和大臣用理性和各种制度与皇帝的性生活斗争了二三十年,仍然一败涂地。维系王权,一方面是依靠强大的制度保证中央集权,一方面是依靠在朝廷中绵延下来的道德力量,才能使文武百臣肝脑涂地为帝王服务。而刘骜无意中把两项都破坏了。皇帝的信用和能力遭到朝廷和百姓强烈的质疑,他的一生便成了一个笑话。
班媞:(约公元前48年-?)
班婕妤,汉成帝之妃。史称班姬,是《后汉书》作者班固之姑母。
她是历史公认的才女,也是有名的道德典范;其拒乘帝辇的举动,以及退守长信宫、退守帝陵的决定,可以视为是她的侄女班昭所著的《烈女传》中人物品行的先导。
班媞在宫中度过二十多年的人生,就像每一个湮灭在史料中的女性一样,几乎不留下痕迹。历史没有告诉我们,一个年轻的、美丽的、聪明的、渴望温暖的女子,在见不到异性,又得不到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情况下,是如何度过她们的漫长的一生的。同时,并不是每一个入宫的女子,都会如向日葵一般爱慕着皇帝、追逐着皇帝、等待着皇帝。正如不是每一个女子都有机会见识到爱情一样:那得有非常好的运气。
作为一个聪明敏感,又矜持自重的女人来说,班媞显然对自己的可悲命运有着比常人更清醒的意识。这让她痛苦。然而,因为她有着自己的人生底线,这种痛苦又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消解。刘骜对她的宠爱改变不了她的悲剧感,著名的才华也挽救不了她。到了后来,“大概只要有一种方式能安慰她所谓的灵魂,不管是伤天害理,还是杀身成仁,都没什么区别,她都肯去干。”然而,还是没有。
成帝刘骜是班媞生命中惟一的男人,很重要,但是班媞并没有爱上他;刘骜只好弃她而去。赵飞燕是她最爱慕的人,但在这段摇摇欲坠的暧昧的同性恋情之后,班媞选择了不了了之。她本性善良,但过于自我,过于冷漠,偶尔也会作恶。她在命运加诸于自己的苦难,以及因为迷失所栽种的苦果面前,失去人生的信念。
班媞的情敌概括说:“班婕妤,你是一个没有追求也从不迷惘的正常人。我怎么能跟你比呢,你聪明,有才华,而且不爱任何人。”
日期:2008-9-16 20:51:26
即位方才一个多月,刘骜已经有点厌倦了。他的权力并不如想象中的大,而且,它需要通过一种精确的、对各种关系的权力制约才能获得。
还在三岁的时候,刘骜就被父亲孝元皇帝刘奭立为皇太子,母亲也被立为皇后。但这十七年的太子生涯,实在是太漫长了,也滋生了无数的危险。刘奭只偏爱傅昭仪,她的儿子定陶王又有才艺,刘奭便一直想废太子改立。王皇后失宠,太子刘骜受冷落,已是宫中和朝廷上公开的秘密了。谁又比谁傻多少呢,大家分明都猜测出来圣上心里的天平已经倾向定陶王了,不过时机未到,谁也不敢轻率地做出表态。越是在这种关头,群臣在太子及定陶王、中山王诸位王子中就越不敢下注。谁都不敢用力,包括傅昭仪和王皇后。
元帝素来有仁厚的名声,可是这些年来,刘骜在父皇的威严之下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对能否能继位,本来刘骜内心并不那么在乎,大不了回封国做个逍遥王子。但他知道,母亲王皇后非常在乎。王皇后虽位列中宫,然而自从封了皇后以来,便很少见得到皇帝了。皇帝对傅昭仪、冯昭仪的宠爱都远过于她。这么些年,王皇后隐忍不发,忍得牙龈发软,忍得笑脸都像浆洗过的皮革一样结实。为了母亲,刘骜必须成为天子,别无选择。在他的父皇去世当天,他正式接过玺印那一刻,他还有点恍惚,甚至潜藏着一丝被强行按捺的欣喜。那时,刘骜还以为,当太子时的隐忍、压抑与卑微的日子,从此将彻底告别了,他将自由。
然而很快他就明白,他错了。
就在第二天早朝,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再次上奏,声称太后诸位兄弟,通通都没有功劳而封侯,有违高祖非功臣不得封侯的约定,所以上天才显示异常,黄雾就是老天的警示。而王凤,这次居然不辩解,当众请辞,上书乞骸骨。
看他神情朗朗,哪里是告老还乡?刘骜心里很不痛快。王凤是有备而来的,他在威胁我。在朝中,舅舅公然辞职,我怎么敢不挽留?不挽留岂不是要昭告天下我和太后的矛盾?刘骜不仅不准辞,还把所有的过错都一力扛在肩上,承认天象异常都是因为自己执政日浅,年幼无知所致,下令谁也不得请辞。
其实,阶下的大臣,全都嗅到了刘骜话里负气的味道了。刘骜也知道这一点,可他是故意的。
黄雾还是绵延不绝,一切都是糊的、虚的,浮游在空中,在每一个角落。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每个人都恨不得把自己躲起来。那些黄雾似乎把所有的声音都吸收了,整个未央宫,静得像一块铁。
日期:2008-9-17 10:45:18
第二章
不能说他的生活没有变化。包括对对待太子妃许娙的方式上,刘骜也添了许多烦恼。刚刚登基,还没有来得及封皇后,可是许娙已经整天纠结在这个问题上了。
其实,他心目中的皇后人选,除了许娙不作他想。可是刘骜不能刚刚即位就马上册封皇后,那不合适。如果这么干,他甚至都能想象诸大臣的奏折上会怎么说:先帝山崩不过半年,即行封后大典,陛下有何仁孝可言?难道陛下的封后之事,尤比百姓的减免赋税急切吗?朝中职责未明,陛下便擅行立后,岂非重女色而轻社稷?
奈何女人是不需要道理的。刘骜不由得叹气。怎么连许娙都这么难以理喻。她饱读诗书,熟知历史,先帝刘奭对这一点很满意,认为这样的女子能母仪天下。这几年来,刘骜也很迷恋她,不必念书的时候,日日在桂宫里与她厮磨。她那么轻,那么暖,抱着她的时候,刘骜不舍得动脑子,哪里都不想去。
许娙说:“陛下,我觉得你变了。”
“哦?”
“当了皇帝,你更不快乐了。看你老是皱眉,这样我会很心疼的。想替你分忧,又不知该为你做些什么。”
她的甜言蜜语就像一双细嫩的小手一样,轻柔地抚摸着刘骜的一颗心,刘骜又抱紧了身边的这个女人。可许娙又接着说了:
“你最烦恼的还是王凤吧?”
刘骜看着怀里的许娙,不说话。许娙接着说:“臣妾真的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不能及早封我为后?那样,你就可以封我的父亲了。比照前朝旧例,卫皇后之弟卫青将军,就比王太后的兄弟盖侯王信权势更高,皇后的父亲当然要比太后的兄弟地位尊贵。那样,就可以有人来牵制王凤了。”
叹了一口气,刘骜道:“我会的。可现在还不是时候,刚刚登基就立后,会有人议论的。”
许娙不高兴了:“你是皇帝,怕什么议论?为什么一说到这,你总是推三阻四的?你心里已经不在乎我了么?”
“怎么会呢?”
许娙的声音越发尖了:“算了,你明明已经不爱我了。自从三年前我们的孩子夭折后,你就不爱我了。你不听我的建议,不理会我的劝告,只重视你们王家的亲戚。你还悄悄地宠幸王凤举荐的张美人,当我不知道么?”
“好了好了,这上次你已经说过朕了,朕再也不去了,还不行吗?”
“哼,那你借着醉又召了两个歌女陪宿呢?还有姓王的宫女呢?你这个骗子!骗子!!”
刘骜看到许娙又歇斯底里了,只好百般抚慰。
他多爱许娙啊。当太子的这些年,刘骜只立了她一位太子妃,再无别的宠姬,连良娣都没有立。他的母亲对他专宠一个女人已经很不满了,但刘骜一心一意只想讨许娙欢心。可是许娙,许娙老是在抠这些细节,她为什么就不能明白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