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祖国的蓝天——一个八航校飞行教员的札记》
第21节作者:
银鲨SU47 很好,一切按平时空中实习去飞。孙团长在后舱一言不发,我暗自认为自己飞得不错,就不需要无线电提示了,团长大人越不吭声,越说明我飞得好。就这样,我连续飞了二个航线起落,滑回停机线。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关车,等待孙团长的训话。这时我的李教员也飞快跑到飞机前听候指示。只见孙团长慢悠悠爬出座舱,只对李教员说了四个字“可以放单”,然后拍拍我的肩膀,“就这样飞。”说完,孙团长下了飞机,让李教员绑后舱。绑后舱就是把后舱驾驶室的安全带——肩带和腰带用卡环扣死,使其不再乱飘,然后盖上机舱盖。
但,孙团长为什么不给我讲评呢?以往每次带飞,李教员和大队、中队干部总要讲评一下。孙团长也不给点儿具体的指示,一句简单的“就这样飞”,让我心里多少有些空落落的。唉,管他呢,不说也罢,此时无话胜有话,不批评就是肯定。我是全团二十一期第一个放单飞,这比什么都重要。
日期:2010-10-18 21:49:20
这回是正式放单飞了。李教员在我的机翼旁站立,满脸笑容,示意我开车。我不再多想什么,果断按照步骤要领,开车,升温,报告滑出。我仿佛看到全场学员都在盯着我,是的,我能感觉到。我是第一名单飞,我光荣,我自豪!
在滑行道上滑行时,我用余光瞥到后舱空空荡荡的,不免有点儿心虚。这种想法只是瞬间,一闪而过。我已经建立了足够的自信,冲上蓝天,鹰击长空,辛辛苦苦几个月的训练准备不就为了这一天嘛!我不再胡思乱想了,认真做好每个动作才是。
我在跑道上停稳后,塔台“泰山”传来指令。
“82起飞!”
我立即松刹车,加油门,起飞。飞机平稳离地,收起落架,一转弯后,二边上升,二转弯后改平飞,看到机场跑道,修正方向,进入三边,到T字布正侧方,开始报告。
“82起落架放好着陆!”
“可以着陆!”塔台“泰山”那熟悉的声音今天听起来格外亲切。
一切都正常,我晃晃驾驶杆,踩踩方向舵,这是我自己驾驶的吗?我回头看看后舱,李教员确实不在,后舱驾驶室当真空荡荡的。我再看看蓝天大地,看看祖国大好江山,看看机场的跑道,我们的营区,塔台休息区……地面上的一切,像玩具?积木?童话里的小人国?我不是第一次上天,但这次俯瞰的感觉的确不同了,所有熟悉的事物都变得更加新奇,是那么的不一样。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奔向前……真是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啊!
四转弯对正跑道,开始着陆了。这才是真正考验飞行员水平的时候。我判断,下滑线正常,方向好,下滑速度和下降量正常。好!高度50米,收油门,拉杆,减速,拉平。好!进跑道头高度1米,收光油门,飞机开始一米平飘。好!继续减速下滑,继续拉杆,让机头高高昂起,两个后轮轻轻触地。好!刹车减速,脱离跑道,收起襟翼,滑回停机坪。
成功了!第一个单飞起落完成得真漂亮!
关车后,李培元教员和李水清同学快步走来向我表示祝贺。李教员只说了一句,“飞得不错!好好总结,明天继续单飞。”然后便和李水清一块儿上飞机去完成他们的带飞任务。如果一切正常,李水清将在第二天放单飞。那是他们的事了,我这时候无比轻松,什么也顾不上了。
我兴冲冲走回休息区。大队政委耿德志过来祝贺,其他同学围过来听我讲单飞体会,我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我喜滋滋地观察着其他正在放单飞的学员的情况,他们也同样按计划放了单飞,但按照顺序,他们在我之后,我仍是第一名。我那个自豪感啊。虽然兴奋和喜悦是压抑不住的,我还是告诫自己要注意掩饰心情,就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保持平静心态。
回过神来,我一下子想起,我要毫无保留地去帮助我们的组长陈国正,让他千万别掉队,争取早日单飞。如果他放不了单飞,我飞第一又有什么意义?我们的李教员仍然不算旗开得胜,功德圆满。还好,陈国正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第四天放了单飞。李水清则第二天放了单飞。
全中队10名学员,全部按计划放了单飞。我们二十一期100名学员还没有出现因技术原因而遭淘汰的,说明我们这期学员个个都是过硬的,千锤百炼的。这其中就有现在在大连和我同处一地,老来相处的朋友,预校十二期学员江崇超和十三期学员张才。
--------------
TBC
日期:2010-10-20 14:14:11
十五、特技飞行
歼击机航校培养的是战斗机飞行员,在所学的航线起落、特技飞行、暗舱仪表、编队飞行、空中领航五大科目中,特技飞行是重点。
特技飞行包括简单特技动作和复杂特技动作。简单特技动作,比如俯冲跃升、急上升转弯、大坡度盘旋,等等;复杂特技动作有横滚、∞字、筋斗、半筋斗翻转、半滚倒转、空中螺旋,等等。这些动作都是空战中要运用的基本动作,是每个学员在航校学习中必须下苦功夫掌握的本领。评价一个飞行员飞得好不好,不仅要看他驾机着陆的动作是否轻巧平稳,更主要的是看他的特技动作是否漂亮过硬。因此,我们学员对特技飞行的科目都特别重视。
歼击机学员淘汰率极高,主要就是特技飞行这一关过不去。因为飞机在天空上下翻滚,做各种特技飞行动作,比如高速俯冲、快速拉起、疾速转弯、横滚、半滚倒转、跃升半转的时候,螺旋桨式初教六上的飞行员大约要承受4-5个G的重力加速度载荷,喷气式歼击机的重力加速度载荷将达到6-9个G,甚至更高,飞行员需要穿抗负荷衣才能升空。超常的载荷造成了人的血液非正常流动——拉起时,血液向腿部流动,头部缺血,飞行员眼前发黑,飞行术语叫“黑视”;俯冲时,血液向头部流动,头部充血,飞行员眼前发红,飞行术语叫“红视”。在实战中,飞机经常会追击或者逃逸,以及各种特技机动,这时候双方飞行员不仅要拼技战术,拼勇气,同时也在拼体质,拼耐力,谁先发生黑视或红视或者谁的过程长零点几秒,谁就可能“玩儿完”。二战时期的飞行员有句名言:“丢失敌机1秒钟即等于死亡。”可想后果如何。
所以,我们飞行学员每天练长跑、练游泳,甚至在陆军的千里行军拉练,都是有利于锻炼腰、腹和大腿的肌肉力量的。这在今后的飞行训练中也会起到极大的作用,尤其是歼击机飞行员,至关重要。有了强壮的腰、腹和大腿肌肉,遇到黑视或者红视时,便会下意识地绷紧肌肉,控制住腹动脉、股动脉等大血管,延缓黑视或红视的发生时间,或者降低黑视或红视的程度。也就是说,活命的机会就比敌手要多。
有些学员在训练时,身体承受不了特技动作的巨大载荷,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惨遭淘汰,要么就改行飞别的机种了。另外,空中特技机动的上下左右翻滚倒转,需要飞行员有极强的方位判断能力和对飞机状态的控制能力,这一关过不去,就只能跟飞行告别了。所以说,特技飞行科目是训练的重中之重,是空战中制胜的基本功。
我们这期学员中有两名不适应特技飞行的翻滚动作和负荷力,每次都呕吐不止,脸色苍白,浑身冒冷汗,从而影响了飞行。没办法,只好以“身体不适合飞行”而停飞。
日期:2010-10-20 14:16:51
初教六飞机飞特技,要求在高度1500米以上做动作,每做完一个动作后,还要检查高度表,高度不够要爬高。柳树泉机场的海拔高度就有800米,在此基础上又加上1500米的高度做特技,飞机真正处于的海拔高度就高达2300米。可是初教六的马力不足,爬高慢,飞得挺费劲。换了在内地,在海平面低的机场飞行,初教六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