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词——西汉后宫波诡云谲的斗争》
第50节作者:
侯虹斌 班媞心里冷笑。太后真在乎谁更贤能吗?如果她真把江山放在心上,就不会整天变着法子来给自己娘家的兄弟讨好处了。班媞听说过王莽,但并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人,在王太后的一再要求下,班媞还是告诉王太后:“如果皇帝仍觉不可,太后不妨想想冯野王,反其道而行之。”
王太后“哦”了一声。冯野王是王太后死敌冯昭仪的弟弟,才华横溢。元帝时,让尚书选第中二千石,而野王操行和能力都排第一。但元帝认为野王是昭仪之弟,为避嫌特意不用冯野王而选用后面的太子少傅张谭。野王虽然做不成三公,但仍然脱颖而出,名声流传一时。
太后笑笑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我怎么忘了?他有才德而不获用,我可不能让王莽像冯野王那么倒霉。”
数日之后,朝中果然下诏了,封王曼之子王莽为新都侯,以南阳新野之都乡为封邑,食邑一千五百户。王太后喜滋滋地对班媞说:“果然就是按你的说法说动了皇帝。你果然比我还要了解他。”
依班媞的恳求,废后许氏在昭台宫呆了一年多之后,被迁往长定宫。这个地方比昭台宫宽敞明亮得多,数年前为了庆贺太后寿辰还曾修缮过。念在许家与孝宣皇帝的渊缘上,王太后把许废后的品佚降为贵人,发还了部分从她的椒房收缴的器物,并配给数名年长宫女。可班媞明白这远远不是许娙想要的结果:长定宫是离未央宫最远的一幢,已接近外墙。见不到刘骜,这些对许娙又有什么意义?她将比孤独更孤独。
班媞知道自己没有办法面对许娙。班媞欠她的,何止是一条命?于是便更不想见到她了。
日期:2008-12-01 20:39:40
不过这一次,王太后和班媞都猜错了,刘骜不仅早有了封王莽的打算,而且还想重用他。成都侯王商曾上书赞颂王莽极为贤能,德才兼备,甚至愿意把户邑分给王莽。同时,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这些当世名士总是不时地找机会称美王莽。刘骜见过几次王莽,总是觉得这个人尖脸猴腮,老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姿态低得令人生疑。可是王莽以一介贫寒博得了崇高的声誉,甚至在众人口中传颂为国家的中兴和栋梁之才,刘骜不由得不信。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收买的,要摆平王商和那些名士,就不是王莽付得起的价格,只能解释为他们都是真心的。只是,王家已权倾朝野,他实在没勇气再提出来封王家子弟了,怕顶不住压力。
这一次是王太后主动提出来的。王太后所说的冯野王这个例子也很有说服力,因为冯野王才高而不得重任的确是元帝的一块心病,这成了刘骜的好借口。群臣有的已知闻王莽的贤达名声,不知道的听到诏书中众人对他的交口赞誉,便不再说什么。就这样,永始元年五月的时候,小小的射声校尉王莽不仅晋身为新都侯,还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在以后的日子里,刘骜觉得册封王莽还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的表现没有辜负大家,而且,他的爵位越尊贵,他就越是夹起尾巴做人。和他的几位叔父不同,王莽对钱财似乎没有兴趣,略有余钱,都随意分人,得到什么舆马衣裘的赏赐或馈赠,也都转手送给宾客。不管是公卿将相,还是贫苦名士,他都广为结交,一视同仁。而且,王莽从不瑟瑟缩缩,敢作敢当,敢于仗义执言。后来,不管是京城贤达还是外来进谒官员,都想法和他结交。一时间,王莽就像长安的一颗明珠,在混沌的暗夜里熠熠发光。
照理,这样应当会让朝中大臣不安,王莽的五位叔父也会嫉妒。竟然没有。不仅如此,王音、王商、王根等诸人,并没有觉得别人夸王莽胜于自己有何不妥,反而为王家出了这样一个人才而自豪。
关于王莽的为人,已经演绎成传奇,许多有关他的段子在京都中广为流传。一个说法是,王莽对待他亡兄的儿子王光,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为了给王光找门好亲事,连自己儿子的婚事都耽搁了。又有人说,王莽不仅对王光好,连带着对王光的老师同学都很好,经常送东西给他们。另一个传说是,王莽悄悄地高价买了一位美貌的侍女,多事的人去打听,王莽说:我听说后将军朱博的儿子朱元膝下无子,又听人说起这个女人面相是很适宜生儿子的,所以替他买下来,打算送给他。当天,就把这个侍女送到了后将军府。
就这样,这位还没有什么建树的外戚忽然飞黄腾达起来。他不仅没有政敌,连嫉恨者也没有,只有无数的崇拜者。包括刘骜和王太后在内,还有众多大臣,甚至老百姓,都听说过王莽,知道王莽的道德风范。他们不明白,像这样一位信念坚定高远、人格高尚纯粹的智者,怎么会忽然降落在汉帝国。这难道是上天赐予的福祉吗?凭什么大汉配享有这样的仁人呢?
日期:2008-12-02 10:54:25
第八章
从王太后那里回来,班媞就向刘骜呈递了内奏折,自求去侍奉太后。刘骜收到折子,马上转给了王太后,同时立即就批可。似乎怕班媞意志不够坚决,刘骜令黄门给增成舍颁下诏书,还送来厚赐,以表示对她孝心的嘉奖。
这样看起来,被天子嘉奖的班媞就应当马上收拾行李搬走了。班媞看着那些绫罗绸缎,心生厌恶。刘骜竟然不肯来看她一眼,就高高兴兴地送她去长信宫养老。那么好吧。班媞只带着十余个较年长的亲近的宫女,搬进了长信宫中的大庆殿。班媞每日的工作就是安排和服侍王太后的饮食起居,陪她说说话。
这么多年以后,班媞一点一滴地把破碎的片断拣起来的时候,她理解了终生郁郁寡欢的母亲。母亲,你的女儿走了那么远,始终走不出你的老路,而且更不堪。当初我曾想象有“假如”的话,我会不会更幸福一些。现在我才知道,它们本来就是同一条路,最终,所有的路都是同一条路,它们都会殊途同归。
一天又一天,她的理智在歌唱,欢呼她加入庸人的行列,从此好去心平气和地过日子。偶尔冒起的坚持或梦想,就像沼泽里隆起的泡泡,自己膨胀着膨胀着,就爆了。父亲曾对班媞说,你是一个刚烈的女子,以后要吃苦头了。他说的时候,是基于对这个女儿的品德和才艺深深的敬意,尽管那时她才十七岁。只可惜,生活证明了她不是。为了活下去,她放弃了尊严,躲在太后的羽翼之下。
刘骜曾经很想掳获她,差点了。班媞不是不后悔的,只要两人都稍稍努力,她想她会爱上刘骜的。可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自己苦苦服侍了十多年的男人亲口对她说,她太讨厌。如果不是班媞用“我不爱他”作为支撑的信念的话,大概她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
到了如今,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班媞对刘骜的感情哪里经得住她这样无休止地反刍,早已变成了一块嚼剩的渣滓。她把与他的关系当作一个标本,夹在书里,像一片枫叶,一瓣荷花,可以细细端详。开始还有恨意、有心痛、有怅惘,到了后来,像绞下的头发,像修掉的指甲,虽是自己的,却可以冷静地拈起来,无痛无痒,跟自己了无关系了。
还有一个人,也让班媞耿耿于怀。自从赵飞燕封后第二天晚上,班媞醉倒在昭阳殿之后,赵飞燕便再没有来找过她。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个月而已,班媞已觉得无比漫长。某一个时刻,她心里会忽然一动:赵飞燕此刻在哪里呢?每当宫人过来通报的时候,她总有一种错觉:皇后殿下来了。可惜,都不是。日子变得毛毛糙糙地,开始磨人。
就这么结束了,再也不会什么将来了。赵飞燕真的没有再来找过她。此刻的赵飞燕,正与赵合德一起陪伴着天子,逍遥快活呢。这些,班媞在太后身边都听到了。她心想,现在的女孩心真狠哪,说不见,就当真成了永别!
她当然知道,狠心的人里面,包括她自己:她从来不曾找过赵飞燕,也没有给过她机会。
日期:2008-12-02 21:27:24
第六部:皇子
第一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