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祖国的蓝天——一个八航校飞行教员的札记》
第35节作者:
银鲨SU47 我们一团老飞们下到了三团的飞行队。带飞我的教员是栾连续,1966年的兵,哈尔滨人。他很精干,滑冰滑得相当好,据说当年还是哈尔滨市少年速滑的运动员,在滑冰比赛中拿过名次。栾教员技术精湛,从柳树泉机场飞完初教六后,便分到哈密三团飞高教机,毕业后留在三团任教,之后当了中队长、大队长、团长。
说起来,在三团学习喷气式飞机,带飞的教员大多是我们曾经的学员,现在风水轮流转,又给我们当教员了,我感觉总是怪怪的,有点儿那个。但栾连续对我们很恭敬很热情,弄得我们这些老教员都不好意思了。我明白,人家恭敬客气,也是希望在教学中不落后,飞行进度和质量都要争先创优。我们曾经的老教员当然得在学习中更自觉,更要下苦功夫,替小教员争光,为我们自己争脸了。
我所在的教学组,三个学员都是初教六的老教员,地面预习阶段都顺利过关。很快便迎来了飞米格十五的第一个飞行日。
坐在后舱的老教员重新坐进前舱当学员,还是挺兴奋的。特别是要飞梦寐以求的喷气式飞机,更是格外激动。飞行前的那一晚上,我居然好长时间没有睡着,好像又回到了自己飞初教六放单的前夜。新鲜?兴奋?紧张?恐惧?……难以言喻的各种感觉向我袭来。终于,那个高空大速度的喷气式飞机等着我去飞啦!这多刺激啊。我要迎接挑战,我要战胜困难,在反苏修的最前线,我要掌握好克敌制胜的利器,要升空作战,保卫我们祖国的领空,这是我们飞行员的神圣使命!我带着即将飞喷气式战机的猎奇感、使命感、崇高感、幸福感,晕陶陶地进入梦乡。
翌日清晨,起床哨声响起,这是飞米格十五的第一飞行日!我像年轻学员一样迅速起床,洗漱吃饭,穿戴齐整,奔赴机场。
赶到机场停机坪一看,真威武啊!银白色的战机就在眼前,透着精气神儿,比我们初教六的一片暗绿色漂亮多了。初教六机型瘦小单薄,机身的蒙皮是极薄的铝合金,机翼的副翼和升降舵、方向舵蒙皮居然是帆布的,整架飞机重量轻架子薄,显得不怎么结实。而人家米格十五,机身蒙皮泛着好看的银白色金属光泽,材质是厚实的铝合金,一般子丨弹丨都打不透,很是坚固;机翼呈后掠角,上面有三道起整流作用的翼刀;机身下外挂一挺2.3毫米口径的机关枪,和一挺3.7毫米口径的航炮,空战时能提供强劲的火力;方向舵高高竖起,向后有个倾角;水平尾翼则不在机身上,而是带有后掠角高悬在垂直尾翼上,这是为了在高速飞行中更好利用空气动力而设计的。
米格家族的战机线条流畅,外挂武器,十数架整齐排列在停机坪上,像是银盔银甲整装待发的武士,要多壮观有多壮观。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机啊!
再回想那初教团,我们天天面对的都是没有武装的轻型小教练机,有点儿找不到感觉。现在,我仅仅是走近这些银白色的战机,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
我们三个老学员随栾连续教员做飞行前的检查。米格十五飞机和初教六飞机的检查内容和程序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喷气式飞机由于性能优越,在操作使用上便加了不少设备。
就如之前提到的液压系统,再沉重的飞机,只要安上液压系统,操控起来就身轻如燕,毫不费力。再比如座舱密封系统,喷气式飞机能做更多的特技动作,升降也迅速,而飞行员身上的压力差就很明显,为了保证飞行员的安全,密封式的座舱能减少由于压力差变化太快而给飞行员造成的伤害。
又比如供养系统,米格十五飞行高度能达18000米,空战时,战机多在6000-7000米左右的高度缠斗,而航空医学认为,海拔4000米以上就得吸氧了,否则飞行员会因为身体缺氧而影响战斗力,所以,喷气式飞机上都有供养系统,包括飞行员自身携带的氧气面罩,在上飞机时便要和飞机的供养系统连接好。
还比如弹射跳伞装置,由于喷气式飞机在高空中速度太快,飞行员要跳伞时,在强大的气流冲击下根本爬不出机舱,只能凭借坐椅底下的炮弹发射装置,将飞行员连人带椅一齐弹射出座舱。弹射的初速度也很快,瞬间便会造成飞行员的休克,但如果初速度太小,飞行员能自主出舱,人也会被飞机尾部的垂直尾翼或水平尾翼砍伤或撞死。所以,弹射跳伞的初速度必须快。米格十五上的弹射装置全是大红色,非常醒目。
除此之外,米格十五还有很多老初教六不具备的“法宝”,什么射击系统、雷达火控系统,诸如此类。即使不用,也要天天检查,保证设备完好。总之,喷气式战机设备复杂,绝对是高科技的复合体,没有真本事还就驾驭不了它呢。
日期:2010-11-07 19:56:06
一番细心检查后,我们上飞机准备开车。我钻进了一架“乌米格”。米格十五的双座“乌米格”和单座“比斯”的外形和性能基本一样,只不过在带飞阶段,“乌米格”是教练机,放单飞时,就可换成“比斯”了。
机务人员帮助开车,发动机点火成功后,机务人员赶紧下了飞机。我和栾连续各自扣好座舱盖,确保密封,开始检查发动机的各类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人在舱内,立刻有了切身之感。我在地面听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声,其动静那是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怎么身在座舱里,反倒听着飞机发动的声音那么小,像吹口哨一般轻柔了。还有,初教六飞机发动后,整个机身抖个不停,像开着大拖拉机一样颠动,而米格飞机发动后,机身平稳如常,坐在机舱里很舒适。
原来是发动机安装的位置不同。初教六的发动机就装在机头部位,米格飞机的发动机则在飞行员座舱后;初教六的发动机是活塞式的,米格飞机的发动机是涡轮喷气式。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点火可产生强大的高温高压气体,在高速旋转的转子推动下排出机体体外,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飞机前进。由于高速旋转的转轴具有定轴性,因而很平稳。再加上喷气式战机的座舱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飞行员在座舱里,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和感觉到的震动都小得多了。
难怪内行人都说,最舒服的飞行员还是喷气式飞机的,飞活塞式发动机的飞机,噪音大震动强,对飞行员的身体损耗也大。我现在有了感同身受,真真体会到喷气式战机的性能之优越了,也更羡慕在三团飞高教机的同仁们了。
飞机进跑道准备起飞,松刹车,加油门。
“不能蹬左舵!”后舱传来栾连续的声音。
是的,飞惯了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的人有个习惯性动作,就是加油门蹬左舵,收油门蹬右舵,唯此才保持飞机直线前进。这也是为了克服发动机旋转所产生的力距影响。而喷气式飞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故而飞喷气式的米格,一定得时时提醒自己要克服飞初教六所形成的痼癖动作。
飞机继续滑跑,增速,抬前轮——怎么机头还那么低?对了,不能像初教六飞机那样,用机头仰起卡天地线的方式抬前轮了。初教六的机头大,把机身前的视野遮挡住一大片,而米格的机头小,飞行员视野开阔,抬前轮不宜用机头抬起卡位的方式,用座舱前面的瞄准镜卡位,很方便。
飞机很快离地,高度30米收起落架。只听到机身下面一阵巨响,飞机抖个不停,片刻就又平稳了,倒吓了我一小跳。栾教员说过,米格飞机收放起落架时震动很大,但没想到会这么大。
飞机爬高很快,高度100米时一转弯。为不使飞机爬高过快,还要收小油门,这点也与初教六不同。初教六在爬高阶段得始终加满油门,而米格机发动机的推力大,在爬高时不一定非加满油门,反而要收小油门才能保持稳定的上升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