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断案录》
第35节

作者: 白马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乞丐紫胀了面皮,把鸡骨头一扔,愤怒的站起身,口齿不清的吼道:“他就是我……我兄弟,我们一起同……同生共死,我还……还救过他的命!”
  沈鉴忙拉住乞丐问道:“你如何救的他?”
  乞丐突然一哆嗦,把手抽回去,疑神疑鬼的望着四周。他仿佛来到一处空旷的所在,边向前走边边说道:“土地烧着了,天上也下着火雨。到处都是人……死人。我跟他说:别打了,回家吧。高元奎却说:我们是吃皇粮的,要对得起皇上。我俩往前走啊,走啊……”

  他说到一半,眼睛突然猛地瞪大,像是看见了什么极可怕的事物。
  铁牛问道:“然后怎么了?”
  疯乞丐举起手,指向虚空中。“然后,迎面来了个骑白马的恶鬼!”
  铁牛冷哼一声:“真是疯子。”
  沈鉴却颤声问道:“那……那恶鬼做了什么?”
  疯乞丐道:“他折断我们的大旗当作长矛,刺中了高元奎,又把我撞倒了。他和几十个小鬼一阵风似的冲过去,过不一会儿又翻身杀回来。我背起高元奎藏到死尸堆里,他们……他们没看见我俩。”

  说罢他长出一口气,喃喃的重复道:“没看见,没看见……”
  沈鉴忽已泪流满面,垂首对乞丐道:“对不起。”
  乞丐抬起头,仔仔细细的看着沈鉴。突然间伸出双手,抓住沈鉴的脸庞。半晌后,他突然迸发出一声绝望的嚎叫:“你就是那恶鬼,恶鬼来找我了!”
  三人都吓了一跳,疯乞丐不顾一切的夺门便逃。
  沈鉴喝道:“别跑!”然后紧紧在后追赶。
  那疯乞丐的体力出人意料的好,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居然还有余力,和沈鉴一前一后跑到后山。
  此地是古建邺遗址,几段废弃的城墙高高耸立着。
  疯乞丐低头狂奔,前方忽然闪出一个人影,结结实实和他撞到一起。乞丐一屁股坐在地上,而那人却是纹丝未动。
  疯乞丐抬起头,只见那人头戴面甲,手持长矛,宛如修罗一般。
  疯乞丐吓得魂不附体,双腿在地上乱蹬,哀告道:“别杀我,别杀我!”

  那人走上前,拦腰将疯乞丐扛在肩上,一步步登上古城墙的墙头。
  沈鉴也赶到了,气喘吁吁的喊道:“我知道你是谁!你把他放下,咱们有话好说。”
  鬼面战士沉默的注视着沈鉴,突然一撒手,将疯乞丐从城墙上扔下去。
  疯乞丐的头撞开了花,鲜血染红了碧草和灰色的墙砖,而那战士几步消失在城墙后面。
  沈鉴已无力再追,大口喘着气,一拳又一拳锤在地上。
  半晌后铁牛也赶了过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老沈?”
  沈鉴道:“那鬼面战士又出现了,他杀了乞丐。”铁牛上前看了看疯乞丐的尸体,跺脚道:“可恶,线索又断了。”
  沈鉴却摇了摇头:“并没有。事实上我已知道这几人的身份了。”他上前拨开疯乞丐的衣服,擦去胸口的污泥,竟赫然纹着一对交叉的画戟。
  铁牛惊道:“这是……”
  沈鉴点点头:“不错,是禁军特有的纹身。这个乞丐,还有胡庆、高五,他们的确都当过兵,而且是战友,只不过在靖难之役中是建文帝一方的!”
  他边说着边站起身,望着空荡荡的墙头道:“而且凶手的身份也可以确认了。他是我的战友,一直在猎杀我们曾经的敌人。唉……十年过去了,你的怨恨还没消吗?”
  两人回到城隍庙时已是将近黄昏,但见一群群乌鸦鸣叫盘旋,真有说不出的凄凉。刚踏入山门,沈鉴便远远望见柳眉儿似乎在和什么人说话。与她对话的人被半扇门隔开,只露出一角白袍。

  两人刚到近前,便见袍角一卷,不速之客便消失了。
  “刚才有人?”沈鉴问道。
  柳眉儿有些不自然的答道:“没什么,一个……一个熟人罢了。”
  沈鉴点点头,没有细问,他知道这时不该说太多话。三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后,柳眉儿忽然道:“沈大人,你要带妾身去哪?”
  沈鉴道:“你今晚先在兵部将就一下,明天一早我就送你去江北。到了那边你不用害怕彭百龄那王八蛋,安心等案子结束再回来。”
  柳眉儿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似乎并不怎么高兴。

  第二天卯时,沈鉴便已在渡口等待。可是一直到辰时,柳眉儿依然迟迟没有出现。
  沈鉴不禁心中惊疑,想道: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
  正这时,嘈杂的渡口忽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男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朝同一个方向望去,一个仿佛画中仙子般的女人款款行来。
  她身着月百合天蓝冰纱主腰,下配白春罗洒线裙,飘飘渺渺好似腾云驾雾。肩上披着薄雾般的藕荷色罗衫,玉肌依稀可见。那鬈鬈的云鬓间藏着玉丁香,金海棠,明月珰;香额上贴五瓣莲花,一颦一笑间真有千般风流,万种柔情。正是姗姗来迟的柳眉儿。
  沈鉴不禁也看得呆了,直到眉儿朝他嫣然一笑才回过神儿来,说道:“柳姑娘,你来了!”
  柳眉儿点头道:“嗯,我来了。”

  沈鉴干咳两声,指着身后的渡船道:“既然如此,就请姑娘登船吧。”说罢往旁边一让。
  柳眉儿走上船去,忽然回头道:“沈爷,你也上来。”
  沈鉴一愣,道:“我上船做甚?”
  柳眉儿道:“您救我离开火坑,恩同再造。奴家无以为报,只能抚琴一曲送给恩公,请您万万不要拒绝,好吗?”
  沈鉴听她话语真挚,便点了点头,一步跳上小船。
  柳眉儿摆好一张瑶琴,轻启朱唇,唱的乃是唐末韦端己的一首《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沈鉴听了不禁一愣,心道:她这词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唱给我的听吗?

  琴声悠悠,眉儿把最后一句“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重复了不知几次,真婉转欲绝,使闻者落泪。
  沈鉴愣了半晌,嗫嚅道:“柳姑娘……”
  他话音未落,大江上忽的长风骤起,洪波奔涌。掌舵的船夫见状突然割断缆绳,自己一步跳上岸。那小船便随着江水如离弦之箭般飞驰出去。
  沈鉴望见两岸景物飞快的掠过,不由得一阵眩晕,扶住船帮问道:“柳姑娘,这是何意?”
  柳眉儿惊慌失措道:“我……我不知道。”
  沈鉴厉声喝道:“什么叫你不知道!说,这到底是何人指使的?”
  柳眉儿泫然欲涕:“昨天在城隍庙时有个人找到我,让我在分别之时邀你登船,并抚琴给你听。”
  沈鉴杀气腾腾的问:“然后呢?”
  柳眉儿低下头,脸颊泛起一层红晕。“他还说……你听了琴声,或许就不会赶我走了。”
  沈鉴就是再木讷十倍也懂她的意思了,满腔怒火顿时消了一半儿,长叹道:“你这又是何苦呢?”
  这时小舟突然触到什么东西,猛地一歪。沈鉴向江里望去,不禁暗暗心惊。原来这是一条险滩密布的水路,礁石像怪物的利齿在白浪中若隐若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