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37:他是谁》
第9节

作者: 沪上Wolf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苏市长,感谢您的邀请,我一定会准时到的。”
  “敢问周先生是上海人吗?”:
  送周冬凛离开宅院的路上,苏锡文问道。
  “祖籍浙江宁波!”
  “哦,那周先生可认识周春生?”
  “那是我家大哥!”
  “我说与周先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您与周春生先生眉宇之间还略有几分相像,那上海船王周明海?”
  “正是家父!”
  “哎呀,那大道市政府成立后可少不得你们周家的支持啊!”:
  苏锡文转身伸出了双手握住了周冬凛的右手。
  周冬凛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苏市长,您客气了!”
  离开时张家花园已过了上午11点,周冬凛并没有感觉肚子饿,再说浦东这边商业也不发达,便决定直接返回报社。
  骑去渡口的路上,周冬凛留意了一下周围,早上跟踪而来的人此时并没有出现,他便加快了频率,在马路上飞驰起来。
  “爽快、舒服!”:

  周冬凛一阵猛骑来到了东昌路渡口,原来做侦察兵的时候一直动惯了。
  做了这周家公子后除了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晨跑,其他时间多数都在坐着运动量远远不足。
  浦东这边虽说路没有浦西修的好但是车少了许多,今天这通发泄式的猛骑总算是发泄了他剩余的精力。
  他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享受着发泄后的快感。
  要是跟踪的那小子看到,非把他当成疯子不可。
  回到报社,周冬凛偷偷的将大道市政府的主要成员都抄录在了一张小纸条上。

  随后将小纸条折叠好后塞入了钱包,和钱包里的纸币混在了一起。
  周冬凛翻看着上午送来的资料:
  今天凌晨2点,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带领第一营官兵410人进入四行仓库,其中包括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排。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
  临下班前,前方的记者又传来了最新的消息:

  午后一点,日军开始对四行仓库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由于仓库附近就是公共租界,日军怕流弹落入公共租界,所以一直没有动用飞机投弹和大炮轰炸,在国军的誓死抵抗下,四行仓库暂时未丢。
  周冬凛下班前将自己采访苏锡文的资料全部交给了俞主编。
  “俞主编, 国军现在退守四行仓库,现在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那里,我想这几天也去那里驻守,争取多拍些素材,将我们中国军人的英勇展现给世人!”
  “好的小周,你自己千万要注意安全,轻易不要离开租界!”
  “放心吧俞主编,我会注意的!”
  离开了申报馆,周冬凛便沿着汉口路向大升米行骑去。
  他将自行车直接停在了米行的门口,走了进去。
  张大海正站在柜台前。

  “你好,老板,给我来一袋大米!”
  周冬凛说着从钱包里掏出了夹着小纸条的二十法币递了过去。
  张大海接过纸币没有动,看着周冬凛,说道:
  “先生,钱不够!”
  “不是14元一袋吗?怎么不够了?”
  “那是之前,现在粮食运不进来,一袋大米30元!”
  “你们是黑店吗?怎么能哄抬物价!”
  周冬凛嚷道。
  “先生,您可以去外面看看,我们这现在可是全上海最便宜的了,再说了,日本人来了这法币能不能再用下去还说不准,我还不想收这法币呢!怎么样,这米你还要不要?”
  “要要要,三十就三十,你给我装车上,价格我会出去问的,要是你家确实便宜我还会来的!”
  周冬凛从钱包里又掏出了十块钱扔在柜台上。
  “放心吧,先生,价格您随便打听,我保管您还会再来!”
  张大海让店里的年轻伙计抗了一袋大米装在了周冬凛的自行车后座上。
  周冬凛刚要走出米行的大门,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年轻男子从门前走过,周冬凛站在门口等年轻男子离开后走到自己的车旁,看着年轻人的背影撇了撇嘴。
  离开了大升米行,周冬凛骑着自行车直奔南市。
  淞沪会战开始后,上海及周边省份大量难民向上海租界涌来。
  法租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南市华界与法租界交界处设围栏、拉铁丝网并派部队看守禁止难民进入。
  大量的难民都集中在了南市区,最多时有20多万人。
  周冬凛将自行车后座上的大米交给法租界这边负责救济难民的工作人员后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周夏芷。
  “喂,大姐吗?我是冬凛,晚上我有采访任务,不回家吃饭了,你们不用等我!”
  “冬凛啊,什么任务啊?这么晚了,你不会是去看打仗了吧,你可不要瞎跑八跑啊,现在外面乱的很!”
  “姐,我不会离开租界的,放心吧,我去四行仓库那边看看,晚点回来!”
  “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姐,没事的!”
  挂了电话周冬凛便向四行仓库的南岸骑去,到了南岸发现这里已经集聚了很多的人。
  虽然此时天色已经转暗,可人群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
  仓库内的守军用沙袋筑成了一道墙,一直筑到了公共租界与华界连接的新垃圾桥边,几个士兵驻守在那边。
  此时敌我双方正在对峙休整阶段,周冬凛将自行车锁在了一间商铺的旁边,随后向着新垃圾桥公共租界这一边走去。
  到了英美军人看守的租界大门前,周冬凛看到了几个同行装扮的人正在跟守军商量着什么,周冬凛走了过去:
  “我是《申报》记者周冬凛,请问现在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

  一个戴着鸭舌帽矮矮壮壮的小伙转头看向周冬凛:
  “你好,周记者,我是《时报》的张东升,我们正在和守军商量让我们过去采访驻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
  “算我一个,现在什么情况,守军同意了吗?”
  一个先前在最前面负责和守军沟通的人指挥着众人向后退了几步,这个人瘦瘦高高,三十岁不到,目光锐利:
  “守军为了维持租界内的秩序,不允许我们全部过去,他们只给了我们三个人的名额。”
  “我要去,我要去,算我一个。”:
  众人纷纷伸手表示自己要去。

  “出了这个大门就是战场了,外面的形势错综复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应对的,我希望参加这个任务的都是做过战地记者的,这样能够保证我们这次任务的成功率。大家把需要了解的问题都汇总一下,让最后选中的三人替你们来采访。”
  “我是《申报》的周冬凛,我做过战地记者,我有经验。”:
  周冬凛第一个举起了手。
  《时报》的张东升也举起了手:“
  我是《时报》的张东升,我也做过战地记者,算我一个。”
  “好,我是《新闻报》的陈济升,这次就由我们三个人来完成这个任务,大家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我来负责登记”:
  先前负责与守军沟通的那个记者说道,随后拿出了笔记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