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胤禛才是最了解皇上的人,皇上年岁渐长,逐渐开始担心身强体壮的子嗣们是否意图皇位想着取而代之。
心里也一直对废太子寄予厚望,即便几次失望仍抱有以之承继大统之心。
胤禛拥立太子,虽在太子被废初期得了几次训斥,但因对废太子的偏私,皇上私下认为他的行为并非结党营私而是兄友弟恭。
故而也更加看重胤禛。
除了为废太子奔走,胤禛还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于皇上生病时侍疾问探,至诚至孝,以至于被皇上认为他可以做将来太子登基后的第一辅政之臣。
胤禛一如既往的爱重姐姐,什么稀奇玩物、珍馐美味、御赐珍品也都是紧供着福晋。
为了哄姐姐开心还托人给幼弟升了职。
然这些时日他也三不五时的来我院子里坐坐。
这些都是他和我说的,在他看来,我这个人谨慎,嘴巴也紧。实在不知道找谁倾诉就过来找我念一念。
近些年他深藏内心的欲望,韬光养晦,表面上支持太子,私下与年羹尧、隆科多交往密切。
想来如此忍耐心里也实在憋得难受。
终于,三月,废太子复立了。跟这个消息同时来的,还有胤禛被封亲王的圣旨。
胤禛受封,我和姐姐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了亲王福晋、侧福晋。
是日姐姐并我和李氏带着孩子们到宫里谢恩,参拜了太后,我们到了永和宫。
“给额娘(德妃娘娘)请安。”
“起来吧,难得你们来请安,不必拘礼了。赐座。”
“如今胤禛已为亲王,你们作为福晋、侧福晋,当妻妾和睦,打理好后宅,让王爷没有后顾之忧。”
“是,臣妾等谨遵额娘(德妃娘娘)教诲。”
“宜福晋,弘晖可还好?”
“蒙娘娘记挂,弘晖一向康健,今日被太子家的弘皙拉去跑马了,故而没进宫给娘娘请安。”
“弘晖年岁渐长,如今正是好动的时候,也不必过分拘着他。”
“是。”
“柔则,你与胤禛成婚十年有余了吧?”
“回额娘,十一年了。”
“胤禛已过而立之年,如今只得三个庶子和一个格格,至今没有嫡子,弘昀又病弱。是你这个福晋不称职。”
“额娘恕罪,都是臣妾的过失。”
德妃一击戳到了姐姐的肺管子上。
“胤禵福晋如今已育有两子,前些日子还求了两个格格回去侍奉,你自小产后便再未有孕,胤禛后院儿人又不多,我这有两个可心的姑娘,一会你便带回去吧。”
明眼人都知道德妃更喜爱养在身边的小儿子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虽然年纪不大,如今已经却已有四子五女,其中两子都是嫡出。
胤禛虽不曾提过,我却晓得他心里是羡慕的,羡慕这个同母弟弟有嫡子继承,也羡慕他能得额娘疼爱。
本来进宫谢恩是喜事,结果领回来两个女人。
回府的路上,姐姐肉眼可见的萎靡了许多。
“宜修,如今已八年,这八年我吃了多少补品喝了多少苦药,太医也说是有希望的,怎么我却始终不能有孕。”
“姐姐,此时强求不得,你若因此郁结,便是做再多努力也无用,要放宽心。”
“教我如何放宽心,额娘此举是觉得我善妒,不愿他人为四郎诞下子嗣,叫人如何看我?”
“德妃娘娘慈爱,姐姐莫要说这种话了。”
“是,额娘慈爱,是我的过失。”
我的安慰收效甚微,她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见姐姐不欲再沟通,我的心思也越飘越远。
先前姐姐难产而死,为了保住家族荣誉,德妃和阿玛联手将我推上了嫡福晋的位子。
这两个格格先前也是被我领回了府,一个是敬妃冯氏,一个是欣嫔吕氏。
两个成功活到了胤禛死的女人。都是甄嬛的人。
因为人是德妃送的,姐姐不得已安排了他们侍奉,吕氏肚子很争气,不过一个多月便有孕在身。
消息知道的时候,正是中秋的家宴,诸位准备举杯之时。
“今日乃中秋佳节,宫中特御赐佳酿以表对王爷的看重,吕氏,你为何不举杯同饮?”
“回福晋,妾近几日脾胃不适,请了府医诊脉,说....”
吕氏说话间手扶着小腹,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她身上。
见此动作,姐姐敏锐的意识到了吕氏想表达的意思,脸色恍然有些难看。
“说妾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有孕…竟然这么快…”吕氏的话印证了姐姐的猜想。
“福晋不欢喜吗?”见姐姐喃喃自语,吕氏紧接着问了一句。
“怎么可能,福晋只是太欢喜了,王府里几年没有过孩子出生了,这自然是大喜。”
乌拉那拉氏为一体,我自然不能让吕氏把这句话掉在地上。
桌下我伸手轻拍姐姐,示意她不论如何万不可此时失态。
这些年虽不比我早已理事多年,姐姐业已成长为一位合格的主母,王府福晋。
打理庶务,冷静的安排府里的女人们侍奉王爷,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
但是怀孕生子这个事似乎成了她的死穴。
丈夫在朝堂上的地位直接决定了在各种集会宴饮上各位福晋夫人的地位,众人都知道成婚多年姐姐一直无所出,却无人敢出言置喙,或私下议论。
胤禛也知道当年的事让姐姐身体又亏,出于爱意和愧疚也一直不曾提过此事。
可德妃的举动直接戳中了姐姐这根紧绷的神经,如今吕氏有孕更是雪上加霜。
“宜修说的是,吕格格有孕,往后一切待遇皆参照庶福晋规制,府中各姐妹也应多行关照,万不可错了心思。”
至此家宴便一切平和如旧。
好在胤禛并未过多关注吕氏,吕氏也聪慧且安分,并未仰仗有孕恃宠生娇,对姐姐一向敬重。
至此姐姐心头的郁结也算消了许多。
如此平静了几个月直到吕氏临产,姐姐作为福晋坐镇。
到底是体质适于生育,两个时辰多吕氏便诞下一个女婴。
姐姐带着消息回了正院,不过半日便传来了胤禛的喻令:二格格惠宁交由福晋抚养,格格吕氏晋为庶福晋。
要走了孩子,晋位算是补偿。
先头惠宁一直是吕氏自己抚养,直到胤禛登基孩子们被带到乾西五所一起教养。而吕氏也一直是格格。
我听闻正院儿去人的时候,吕氏狠狠地哭了一回,甘棠依然狠心的从她怀里生抱走了孩子。
吕氏聪慧且低调,懂得厚积薄发,实为可用之人,此事乃上佳的契机。
我去姐姐那看了惠宁,和前世一样是个玉雪可爱的小姑娘。
她说,其实我本想养个庶子,奈何吕氏的肚子不争气,只得个女儿。
我问她怎么不抱弘时来,那是个能养住的男孩,姐姐却说弘时已七岁,怕是永远也忘不了生母,不如襁褓婴儿,女儿也比养不熟要好。
这句话说的倒是真真儿的,李氏蠢笨,弘时这孩子也不聪明,确实不是上佳之选。
何况,合纵筹谋之下,大抵也难。
从正院出来,我借着替福晋安抚吕氏的名义到了流萤阁,府里的格格侍妾都住在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