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辛芷兰不离左右,徐母对这个外甥女越来越喜欢,临出院的时候对儿媳林文静说:“找个时间请你表妹回家吃饭。”
“好的,娘。”林文静答道。
职工医院与徐家强家别墅一路之隔,距离不到五百米远,周末辛芷兰如约去舅妈家吃饭,徐母为外甥女做了一桌子好吃的。
晚饭后辛芷兰与表姐徐山妹在也是玩到很晚,辛芷兰告辞的时候已是亥正时分(22:00),她骑着电单车回家,正带着路林队巡护班正在巡护袁学军问辛芷兰:“辛护士,这么晚还没有休息?”
“没有,我刚刚从舅妈家出来,准备回职工公寓。”辛芷兰说。
“我送送你?”袁学军说。
“不用了,一会就到家了。”辛芷兰说。
“那你慢走。”袁学军说。
“拜拜。”辛芷兰说。
“拜拜。”袁学军回道。
辛芷兰吹着晚风慢悠悠地行驶在徐桃路,沿路的路灯亮如白昼,不一会回到职工公寓。
徐茂芳正在看韩剧,辛家铧在书房忙着更改图纸。
辛家铧听到妹妹回来,在书房问:“阿兰,你还有多少钱?”
“哥,不到三万。”辛芷兰说。
“明天取两万给我用。”辛家铧说。
“哥,卡在娘那里,你自己去取。”辛芷兰说。
“行。”辛家铧答道。
“哥,你在设计什么?”辛芷兰问。
“我在设计一艘画舫。”辛家铧说。
“什么是画舫?”辛芷兰问。
“画舫就是指装饰漂亮、美丽的游船,专供游人乘坐的船。一般用于在水面上荡漾游玩、方便观赏水中及两岸的景观,有时也用来宴饮。”辛家铧说。
人活在这世上,难的就是保持一份谦卑和平和,而这份谦卑,来源于内心的真诚和踏实的努力。生活给了他太多的打击,但他却用冷静和坚定的心去面对。
辛家铧设计画舫已经三年,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照《传统木帆船的建造流程》和《古画舫建造工艺》以及《现代仿古造船工艺》等文献,设计了画舫船。
画舫船豪华而又古典,船上的建筑按照中国古代建筑里的亭台楼阁,建筑工艺之复杂,要求之严格,仿古画舫游船的特点飞檐翘角、玲珑精致的四角亭子逐渐成形,赫然立于船头,美人靠、盘龙柱子、彩画……龙柱上的浮雕盘龙和祥云一层扣着一层,层层错落有致,雕刻精细到盘龙身上的每一个鳞片都细细可数,古代皇家标志性元素,在画舫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雕刻、花窗,整条船还有一个看点,那就是弧线优美、高高翘起的船尾。
画舫游船并不大,长约18米、宽5.4米,但是整体看起来堪称一件艺术品。船尾的雕花栏杆与船舱、船头的雕刻遥相呼应,船身四周贴着浮雕祥云,给整条船增添了富贵、华丽的气质。船顶采用的是铜瓦,一共分为两层,可乘坐近百名游客,里面有客厅、厨房、卫生间。
仿古铜瓦按形状大致划分为三大类。传统上将横断面小于半圆的屋面瓦均称为板瓦,铜制板瓦一般西式建筑和日式建筑用得较多。有些欧式或中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展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亦采用板状铜瓦。但总体上讲用量颇少。板瓦中,鱼鳞瓦为比较典型的代表。一般规格较高的藏式庙宇所用铜瓦皆为鱼鳞瓦,且表面鎏金或镀金,看上去金光闪闪、气势非凡。
铜瓦表面有小弧度的隆起和凹槽,形似水波,故此得名。波状铜瓦的使用范围及地域和板状铜瓦大体相同。
凡弧度大于等于半圆的铜瓦均称之为筒状铜瓦(又称仿古铜瓦)。筒状铜瓦为中国传统古建所独有,目前我国仿古建筑(除部分藏式建筑外)所用铜瓦,基本上均采用筒状铜瓦。筒状铜瓦根据建筑物风格和体量大小可选择不同的形制,按琉璃瓦尺寸通常又有2~9样瓦之别。筒状铜瓦(带钩头铜盖瓦)筒状铜瓦(带滴水铜底瓦)筒状铜瓦。
辛家铧把设计十比一的画舫模型制造好,送个表哥徐家强,徐家强把模型放到村委会展览大厅。
“家铧,你设计的这个画舫建造需要多少钱?”徐家强问辛家铧。
“表哥,需要六十至九十万。”辛家铧说。
“我给你一百万,半年之内把画舫建造出来,并在如意桥附近建造一个观光码头。”徐家强说。
“行,表哥。”辛家铧答道。
“兄弟公司的事情交与你副手,你全力建造画舫,工料和人选你自己定,我要在国庆节前这艘画舫下水试营业。”徐家强说。
“保证按期交工。”辛家铧说。
这艘满载排水量72吨,吃水0.8米的画舫钢壳底在如意桥现场施工焊接,焊接船壳是江南造船厂专业技术工程人员,双体船壳加双螺旋桨安装在两个月之内完成。
船壳焊接完成,辛家铧对木工师傅说:“我们要在一个月内把画舫上层骨架竖起来,然后在两个月之内装修完画舫,最后还要留半个月的髹漆干燥器。”
“是,工长。”工人们答道。
“根据所造船只的用途以及载重量来备料,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各种合适木料的准备。以咱们地区造船木料选择来看,主要有松木、杉木、樟木、柯木、黄楮木及其他坚韧的杂木。‘水浸千年松,搁起万年杉’的意思是说浸在水中的松木和在干燥环境中的杉木,它们的使用寿命都很长,所以龙骨一般选用尚未出脂的松木,连接在主龙骨前端的艏柱、桅座、舵座则用樟木制成,而舷板、舵叶等则由轻便韧耐的杉木制成。”辛家铧说。
“工长,竖龙骨可是件大事,就如同建造房子上梁一样重要,东家要不要请客?”工人们问。
“要,东家也会给造船师傅红包,加工好的龙骨被端正牢固地安置在地面上后,要在龙骨木料前部缚一棕片,尾部扎一红布,俗称‘头棕尾红’,寓意从头到尾都能红艳吉利。到了事先择定的吉日良辰,船主要置办三牲、果盒、酒醴等供品,并举行礼祀、焚香、烧金、鸣炮等一系列仪式。请造船师主祭,并将镜子、铜钱、五谷之类的吉祥物放进龙骨的接合处。主祭人还要抛撒五谷与铜钱,手拿芙蓉枝拈水挥撒,你们要大声呼叫:‘天下龙门天门开,鲁班先生降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不准有人跨过龙骨,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辛家铧说。
“是,工长。”工人们答道。
龙骨竖好后,接下来的工序就是装配隔舱板。船工根据掌线师傅定下的尺寸,按船板弯曲的需要确定间隔距离,然后装上一支支弯曲的木条,钉上船尾板、船头板和船壳板,还要装配上一条条肋骨。这样一来,就组成了一个坚固的船体结构。
在船体完成后,用扁木雕出椭圆形的“龙目”,也即是船眼睛,并安在船艏舷墙外侧。装钉时,要在龙目周围套上五彩小布条,钉上三根特制洁净的铁钉,也叫“圣钉”,且须一次钉成,意使“龙目光彩”。一般商船的船眼睛朝前,可观远方船只,明察海域;渔船的船眼睛朝下,可探明鱼群,避开暗礁险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